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2017-12-16杨昌春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杨昌春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情境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运用策略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低、理解能力弱等特点,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采用“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灌输语文知识,势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积极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成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必要方式。

一、明确目标

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就是明确情境教学目标。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输点,学生往往被动地学习课堂知识,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把课堂安排得非常紧凑,导致很多知识学生无法很好地吸收。实践证明,填鸭式教学法无法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成效通常事倍功半,无法实现信息多方交流。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要创新模式,引入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获取语文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待到教师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对应的课堂情境。作为语文教育的辅助工具,必须要保障情境设置的合理性,让学生通过情境内容初步认识到语文知识。例如,在《少年闰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少年闰土刺猹”的图片,之后进行提问:“同学们,图片中的这个少年在干什么?”“大家看了图片有什么感想?”“表达了文章什么思想?”连续发问形式,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学生在问题中会不断思考、摸索答案,待到情境教学环节结束之后,进而深刻理解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

二、营造教学氛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展示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合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形式,营造出一个合适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涵和思想感情,从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學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结合语文教材内容,合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了解到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以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魅力,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谈一谈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

小学生的年龄是比较小的,他们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利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使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实现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分配的方式,创设体验式情境。小学生通常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动态表演的视频,随后将所有的学生分组,分别进行表演,让学生将自己对于视频的理解表达出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部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小鹿的玫瑰花》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分别扮演小鹿、小鹿弟弟、黄莺、微风,还要添加一个旁白、学生结合旁白内容开始表演,在表演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总体内容,可以总体掌握具体的情节,大家一起探讨小鹿和小鹿弟弟应有的说话语气。当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学生让他们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加深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使其记忆更加深刻。在轻松的氛围当中,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可以逐渐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这样才会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发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催化学生思考。

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我根据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没解决问题。教师运用优美的语言巧妙的引导学生:“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文,稍后老师会让你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看谁的脑筋动的最快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维也纳“音乐之都”的来源?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具体原因?学生在质疑、探究中真正地感受到维也纳这座城市浓厚的音乐氛围,领略了它“音乐之都”的独特艺術魅力。

结语:情境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本人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五点教学建议。情境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情境建立是否契合学生情感需求,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使学生认知、教学过程与知识内容三者和谐统一,真正提高情境教学的实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超.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4):166-166.

[2]王艳春.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创设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29):14-14.

[3]刘红英. 探讨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 读书文摘, 2017(7).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