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策略

2017-12-16陈建军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对策

陈建军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实验条件和教学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物理实验; 对策

为了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应从这些方面进行,应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战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使之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的实验教学的素质,既要有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知识,又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还必须脚踏实地亲手实践。

科学在发展,教育也要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要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例如对物理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改进一些实验等;也应接受新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针对物理实验方面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组织在职教师进修。可以进行针对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对实验的设计,实验测量的操作技巧,设计、改进实验以及排除故障的创造性能力,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此外,还可通过举行各级物理实验研讨会,提供物理教师间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从而相互促进。

二、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師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还要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不要求统一的格式,只要求与物理教学相联系,写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即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做”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大胆设想认真设计,精心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在这一活动中,应始终坚持真(原理科学)、新(设计新颖,采用新技术)、美(设计简单合理,主次分明),在整个活动中自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并由一批骨干队伍带动,发展到全班学生纷纷动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内容。

四、课外实验的开发

新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物理课由于实验多,往往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注意力最集中的课。但是长时间的一成不变,学生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多开展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有效补充,也让物理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物理就是生活中、科学就在身边。我常常在备课时就设计了一些简单课外实验,让学生下课后、回家后去做。不但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的好处是让大多数学生有成就感,其效果胜过做几道书面题目。

课外小实验及小制作是课内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有效补充,是以学生独立为主的实践活动。在选题、取材、时间、空间上都比课堂教学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有利于施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能力,发挥创造力。学生从独立实践中,能够不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教学手段所无法传递的教育信息。

总之,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脱离实验,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对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独特育人作用。将对学生今后的生产生活实际有重要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探索
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改革对学生的评价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析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