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
2017-12-16徐向阳
徐向阳
口语交际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诸多元素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升学考试等原因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书面、轻口头”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那么,怎样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消除障碍,让学生有话“敢说”
教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幼儿园的小朋友整天是叽叽喳喳的,小学课堂上孩子们的小手总是举得齐刷刷的,课堂非常热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初中以后,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时,也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课堂非常沉闷。可是和自己的家人、亲友在一起时,他们又变得无拘无束,滔滔不绝,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前后判若两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时候之所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那是因为童心无邪。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们的自尊心增强了,生怕自己说错了,引起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所以选择少说或干脆不说,而和关系亲密的人在一起,不需要有这种顾虑,因此,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话,教师一定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一方面,教师要善于用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真诚的鼓励密切师生关系,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训斥和批评;另一方面,教师要教育全班同学,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只有学生心里有了安全感,自然敢于开口说话了。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作用。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单纯的说教难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教师可创设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去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自己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主动性。
其次,加强榜样激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口语交际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讲述一些古今名人运用口语交际能力化解困境的经典故事,如讲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故事等,从而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三、训练有法,让学生有话“会说”
如果说学生有话“敢说”、有话“想说”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前提,让学生有话“可说”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基础,那么,让学生有话“会说”则是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标、有方法的系统训练,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技巧,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语文课堂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倾听。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是要学会倾听,只有听明白了对方说话的观点和意图,才能有针对性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二是朗读。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技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个人朗读、分组朗读、齐声朗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三是复述。复述训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有利于学生复述的材料,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常性开展复述训练。四是辩论。口头辩论是初中生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口语交际训练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达到内省的教育效果。开展辩论训练,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有关辩论的规则以外,还需要根据初中生认知的特点,找准辩论的话题。五是编演课本剧。选取适合表演的课文,如《陈毅市长》《威尼斯商人》等,让学生编演课本剧,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增强自主合作的能力,激发想象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讲述、讨论、口头作文等形式。
(二)以活动为載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凭语文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除了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训练外,还应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校内活动,如: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大赛、诗歌朗诵、成语接龙、模拟法庭等。校外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开展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