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建构,实现习作教学的华丽转身

2017-12-15叶雪茹

赢未来 2017年9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随文练笔多元评价

摘要:该文针对学生怕习作、练笔难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培养信心,指导讲评相结合,让学生敢写,坚守习惯,习作与练笔相结合,让学生爱写,联系生活,练笔与观察相结合,让学生会写。通过多元的互动,学生习作有了提高。

关键词:多元互动;习作教学;随文练笔;多元评价

引言:

又一次满怀不舍地送走了六年级毕业生,这次没有从四五年级接起,而是又接了一个六年级的班级。开始的几周很不适应,没有了四五年级的感情铺垫、知识铺垫,学生对我的感情有些冷淡,对语文的学习比较冷淡,对于习作更是想逃避。与他们在一起上课,我莫名地有了一种当后母的感觉。如何才能实现本班习作教学的“泥泞转身”?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培养信心,指导讲评相结合,让学生敢写

(一)扶写起步,在作前指导上作努力

每年九月份是我镇举行暑期电影观后感和暑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评比的旺季。我看看学生写的观后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较少“感”,甚至没有“感”,充其量只能算是故事梗概。于是,我围绕“如何写读后感”这个话题,上了一节指导课。之后,让学生练笔。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开始有些感觉了。我便再上一节作后指导课,展出学生习作中可圈可点的地方。这样,刚刚会写的同学得到了肯定,信心更足;先前糊里糊涂的学生,开始有了意识,能围绕一点感受,联系生活实际来发表议论了。于是,我得到了一点欣慰。之后的多次习作如“学写演讲稿”、“学写建议书”、 “学写漫画”等,都严格遵照“作前指导,随堂习作,作后讲评”这样的模式来上。就拿寫《我的小伙伴》为例说说。我先在班上找出两三个个性比较鲜明的同学,让学生说他们的特点,并说说是从哪些事例看出的。学生的兴致来了,有的从“馋嘴”这方面,将同学的特点描绘得活灵活现;有的则抓住“狡猾”这一特点,对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说得淋漓尽致。说完之后再写,就不成问题了。

但作前指导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首先,就是部分学生不动脑筋地仿写。于是作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就产生了,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只会套用别人习作的格式,不会自我表达。

其二,学生缺乏独立习作的胆量和能力。每学完一组课文,我们习惯要进行一次单元自查,习作以“话题习作”和半命题习作居多,不外乎是写人、记事。但往往会发现学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写作言之无物,该重点写处轻描淡写,两三句了事。为了凑够400字,后面则空发议论。而有的同学则花两个多小时也写不完一篇习作。个别同学甚至将课文单元习作生搬进去。于是便成了离题、偏题的习作。

这很值得我反思:总是作前指导,就如总是拖着婴儿走路不放手导致婴儿不敢独立行走一样,学生离开了老师的指导,便不敢动笔,无法写作。

(二)放胆尝试,在作后讲评上下功夫

之后,凡是写实的文章,尤其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便改换指导方式。首先指导学生审题。之后,适当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之后,让学生放胆习作。对于“无米下炊”的同学,则逐个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找题材,让他们先口头说话后再写。学生完成习作后,我在批改和作后指导上下功夫。将学生写得具体的、生动的用红笔画出来。并告诉学生:习作中给老师划的红线越多,说明你的习作越精彩。在讲评时,展出给画线最多的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品味好在哪里,查看还有哪些地方写得也不错但老师没有画线的。

同时,我也借助单元自查这一契机,因为这是检测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我会对自查题中的习作进行精批改。凡是学生写离题或偏题的,我会在卷子中写上“离题”,还把习作题中学生抓不住的关键词圈起来。讲评试卷时,由于没有较多的时间,则采用机动式:有时会展出佳作,有时让对老师扣分有疑惑的同学读习作,师生共同指出存在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看习作,对不足之处共同找原因,帮助扣分多的同学口头修改习作。

若学生提出要重写,我是应允的。修改后的习作还可以在单元自查卷中加分。这样,从学生逐渐由“要我写”转化成“我要写”。

二、坚守习惯,习作与练笔相结合,让学生爱写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仅靠一个单元才完成一次习作,哪怕再加上一次单元自查,学生练笔的量还是不够的。六年级教材的文章每篇都是佳作,都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因而,我选择了在坚守教材——上好每一次单元习作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挖掘文本的练笔点,设计随文练笔作业。每次练笔学生应写不少于一百五十字,积少成多。

(一)找准练笔点,有米可炊——风景这边独好

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往往带来“别有洞天”的神奇美妙。我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练笔点。

1.以话题引出为练笔点——孤帆一片日边来。

学完《两小儿辩日》后,学生对孔子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甚至赞赏,我让学生想想自己面对不懂时,又是持何种态度的,以“面对不懂”为话题写不少于150字的小练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字数要求也较低,学生顿时没有压力,立刻动笔写起来。

2.以情感宣泄为练笔点——听取蛙声一片。

《北京的春节》后面“阅读链接”中梁实秋的作品《过年》,是围绕着“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这么一句话,从六个方面写出了不喜欢的原因,富有真情实感。我以此为话题,说:“其实老师小时候对过年也会有些不喜欢,比如亲戚聚在一起,总会让孩子们比高矮,比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学生一听就来劲了,也纷纷诉起苦来。

学生诉完苦之后,我让他们围绕“其实我也有点不喜欢过年”这句话进行练笔,让自己的感情得到宣泄,同时也学会了先概括后具体的习作方法。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J].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012-10.

[2] 江苏教育[J].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012-11.

[3] 江苏教育[J].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012-12.

[4] 徐军. 随文练笔训练点的确定[J]. 内蒙古教育,2011-07-15.

作者简介:

叶雪茹,单位:大朗镇崇文小学,职务:教导主任。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随文练笔多元评价
多元互动,开展主题阅读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