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光电专业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15刘军

职业·中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三个维度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为满足区域光电产业人才的需求,从学生职业发展出发,探索并实践以“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通过现代班组长管理能力内容的教育与实践,更具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现代班组长 培养模式 三个维度

课 题:本文系厦门市集美区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中职光电技术专业现代班组长管理课程的研究》(课题号:16032)的研究成果之一。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国中职学校开设光电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实训基地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半导体照明产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具有较强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厦门光电产业总产值已达千亿元,占全省光电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厦门的光电企业数量有300多家,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为适应区域光电产业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对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做出调整,确立“立足服务企业,助推区域经济,为光电企业群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及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管理者”,并逐步构建“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内涵

中职学生在多元智能的发展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除了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还在管理、服务、人际等方面比较突出,结合区域企业调研、教育部职教所专家的意见,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加入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这种“接地气”的目标既符合现今的人才培养,又为学生的未来指明方向,学生只要努力还是可能实现的,从而打破中职学校只培养一线员工的现状,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打造学校光电专业的办学特色。

班组长在不同的企业叫法不一,可以是工段长、线长、班长等,它是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是企业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中职学校所培养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并不意味着毕业后就是班组长,而是在校内进行班组长内涵的培养,最终学生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可能从一线的普通工人成为班组长,进而通过努力成为车间主任、厂长,甚至成功创业变成老板。内涵的培养除了学生本身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心态、职业礼仪等职业素养,时间管理、会议组织、作业计划等通用能力,精细化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建设、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二、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从建设第二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始,笔者学校光电专业就针对区域光电产业的发展情况,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评价、教材建設、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推进。探索与实践“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条主线”是指培养企业所需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两个方面”是指所培养的学生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有基层技术工人的工匠精神和班组管理能力;“三个维度”是指通过“教学实施、活动管理、社会实践”的三维融合来培养人才。

1.在教学实施中培养

一是走入企业认知专业岗。每年新生到校,为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个感知,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将来有哪些岗位,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素养,学校会安排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听企业人开讲。这可以使学生对企业文化、员工的工作状态、岗位内容有初步认知,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等。

二是贴近产业完善课程体系。只有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有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学校与三安光电、立达信、阳光照明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并紧密联系高校,建立行业、企业专家指导,高校专家参与的光电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当前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中职学生学习内容,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光电专业出版教材《半导体光电器件封装工艺》等。在课程设置中,还特别邀请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以企业案例介绍、小组讨论、优秀员工分享、演说等方式为学生进行班组长管理、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学习。

三是以企业为标准建设实训基地。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真实的场景实践是不可或缺的。笔者学校实训基地已形成了“工业文化进学校,企业岗位到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设备添置、场地布置等都邀请企业人员参与论证,并按企业岗位需求设计,让学生感觉进校如进厂、上课如上岗。并且实训基地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严格按照企业的7S标准管理、工单式操作,班组化管理。通过实训基地的实践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以及相关素养。还成立竞赛实训室,以班组素养为根本,践行团队协作,近几年取得了国赛二等奖、三等奖数次。

四是“生产性”实践推进教学改革。“一个项目划分多个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光电专业LED封装工艺、LED应用课程为例,根据光电企业真实的岗位进行分析,LED封装工艺需要从固晶、焊线、封胶……包装入库等,LED应用则是后期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素养,基于贴近企业真实岗位的实训场所,特制定“生产性”实践教学模式,将课程划分为多个项目,又将项目划分多个任务。按照学情与岗位将学生进行班组划分,推行班组长负责制,其中设置了工艺组、QC组、7S管理组、生产组、设计组等,由班组自行查找资料明确任务细则、做好人员分工、小组协作、班组互评监督等内容,在LED应用教学过程中更是让学生全程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过程。整个实践过程由老生负责协助教师做好全程的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出现的问题。还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资源平台,覆盖了LED封装的完整工艺链,大大提高了学习成效。

2.在活动管理中培养

一方面是参与校内社团活动管理。笔者学校开设了30多个社团,这些社团的日常管理与运作都是学生自己负责。社团每周要举行训练,还需要策划一系列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一次次的活动举办将提高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学生多参与、多实践,自我提升,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在现代班组长课程中需要掌握的相关能力。endprint

另一方面是参与校园及科室日常管理。笔者学校提出“基于工作岗位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安排每班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管理活动,包含了学校卫生管理、各科室小助理、校园接待等。校园卫生管理组需要将学生按照工作任务划分11个大组56个岗位,按工作岗位要求进行清扫、保洁、管理;科室小助理组参与科室的日常管理、办公软件操作等等。校园接待组参与校园外宾的咨询、引导等。这些校园的管理岗位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沟通交流、信息处理等能力。此外,还有宿舍区的各楼层学生楼长,都给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在社会实践中培养

一方面是在勤工俭学实践中学。勤工俭学的实践有校内外之分,校内由学生报名,学校进行协调安排,校外则由学生自行联系。校内学生的实践场所为食堂、超市,主要提升在接待、沟通等服务方面的能力。校外实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周末及暑期的勤工俭学,大多数学生选择在餐厅、商店、工厂等场所充当“临时工”的角色,体验社会大环境,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与技能为他人提供有偿服务。

另一方面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学。志愿服务是很好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笔者学校的志愿服务队伍一直都是市区级优秀团队,并先后发布了《星级志愿者评比办法》《志愿者管理条例》等规范化文件。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组建了以“专业”为主的服务小分队,还有常规的绿色环保服务队等等,并与街道、社区结对子,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一次活动的开展,学生需要根据活动项目与对接负责人进行联系并详细安排,学生在参与各项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还通过活动培养了吃苦耐劳、奉献精神、常怀感恩之心等素养,既提升了管理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品德。

三、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光电专业在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紧密联系企业、高校,助推光电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整理出光电实训项目集、光电实训作业指导书,编写校本及出版教材共7本。并将企业化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基地,布置企业文化长廊,给学生企业化的感知。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给师生讲学,开设“质量管理概念”“企业人才素质要求与培养”等内容。安排教师下企业也形成固定模式,教师不仅要学习工艺还需要学习班组的管理。以2017年光电专业毕业生为例,学生就业率达100%,其中2人直接担任企业班组长职务,3人作为储备干部培养。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是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一次创新,突显校企合作共培的新方向,促使光電专业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掌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同时,又能接受班组长管理能力的教育与实践,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培养的学生更接近区域光电产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杰.班组长管理实务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军,吴梨萍.中职学校光电专业现代班组长培养的课程研究[J].职业,2016(9).

[3]钱红,方雪梅.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J].职教论坛,2015(5).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个维度培养模式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把握“两学一做”三个维度 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吸引力
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课堂容量问题的案例研究
以《武陵春》为例谈如何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