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生后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2017-12-15王恋
王恋
【摘要】 目的:探讨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临床特点,为其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单中心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NICU的581例中晚期早产儿(32周≤胎龄≤35+6周)的临床资料,对双胎早产儿(双胎组,164例)和单胎早产儿(单胎组,417例)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出生时一般情况、新生儿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早产儿临床特点及早期结局差异。结果:双胎组中晚期早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单胎组,剖宫产率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胎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率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低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的低白蛋白血症、EUGR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组,光疗发生率显著低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及生后早期生长发育情况与单胎者存在明显差异,密切监测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早期营养及生长发育情况至关重要。
【关键词】 双胎; 早产儿; 宫外生长发育迟缓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0-0030-03
早产仍是全球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定义32周≤胎龄≤33+6周的早产儿为中期早产儿,34周≤胎龄≤36+6周的早产儿为晚期早产儿,这两个群体称中晚期早产儿。2005年,美国早产儿约占全部活产儿的12.5%,而中晚期早产儿占全部早产儿的86.4%[1]。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出生的比例逐渐升高,其中近60%的多胎儿出生平均胎龄为35.2周[2]。文献[3]报道认为,双胎早产儿的围产期病死率低于单胎者,但双胎早产儿的新生儿期发病率及早期临床结局是否优于单胎者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NICU的中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早期结局,为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分娩出生胎龄≤35+6周的早产儿均常规住院。故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笔者所在医院NICU住院且存活出院的中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32周≤出生胎龄≤35+6周;入院日龄<24 h;住院时间≥7 d。排除标准:三胎及以上多胎妊娠者;双胎妊娠中一胎死亡者;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影响发育的先天畸形。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记录每例早产儿的住院病历资料,包括母孕期情况:年龄、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产前出血、产前感染、产前激素是否使用等;出生情况:分娩方式、出生体重、出生胎龄、性别、双胎、出生窒息史、小于胎龄儿、羊水情况、胎盘(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及脐带异常(脐带绕颈、脐带扭转或脐带脱垂)等;新生儿疾病情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肺出血、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脑损伤、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辅助通气(包括有创及无创通气)需求及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出院体重等。
1.3 评价标准
所有母亲妊娠合并症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7版诊断标准;新生儿疾病诊断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诊断标准。参照“Fenton生长曲线2013-胎儿、婴儿生长曲线(供早产儿参考)(WHO生长标准版)”[4],将出生体重小于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定义为小于胎龄儿;将出院时体重小于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定义为EUG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中连续性变量呈正态分布者以(x±s)表示,偏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即M(IQR)表示,连续性变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比较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符合条件的中晚期早产儿581例,中期早产儿183例,晚期早产儿398例;出生胎龄32~35+6周,平均(34.3±1.0)周;出生体重1010~3240 g,平均(2158±381)g。双胎组164例,单胎组417例;双胎组的平均出生体重(2090±343)g,单胎组为(2203±379)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5,P=0.002);双胎组平均胎龄(34.3±1.1)周,单胎组为(34.3±1.0)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P=0.632)。两组中晚期早产儿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妊娠合并症比较
双胎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率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低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早产儿新生儿疾病及早期结局比较
双胎组的低白蛋白血症、EUGR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组,光疗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全球中晚期早产儿约占全部早产儿的70%~75%[5]。虽然中晚期早产儿的发病风险较极早产儿(胎龄<32周)低,但因其人数众多而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6]。因此,中晚期早产儿依然是新生儿科医生需重点关注的高危人群。双胎妊娠是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近5年来,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高龄产妇等因素,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增加了20%[7]。endprint
文献[8]报道,晚期双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为(2418±383)g,低于同孕龄单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2745±45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iernik等[9]对欧洲9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胎龄为24~31+6周的双胎早产儿出生体重与同胎龄单胎者出生体重不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双胎妊娠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单胎者的差异与胎龄有关。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中晚期早产儿,即胎龄为32~35+6周,结果显示,双胎组的平均出生体重显著低于单胎组,与上述文献报道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与胎儿自身生长特点有关,影响胎龄<32周双胎和单胎妊娠早产儿出生体重的主要因素是胎龄,而胎龄≥32周单胎妊娠胎儿在宫内得到的营养,多于双胎妊娠胎儿,导致二者出生体重有显著差异[10]。
近年来晚期早产儿核黄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考虑原因与红细胞破坏增加、肝酶活性差,肠肝循环增加、喂养困难等联合作用有关。晚期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且需光疗的比例为10.7%~18.0%[11]。笔者研究显示,双胎中晚期早产儿需光疗比例为12.8%,单胎组为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晓莉等[12]报道的结果一致。
多胎妊娠由于宫内多胎对营养需求超出母体提供的能力,加上宫内容积的限制,在胎儿发育上会与单胎妊娠存在某些差异。但文献研究认为,多胎早产儿生后早期的生长发育状况与单胎者无明显差异[13]。杨丽等[14]通过分析59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31例双胎早产儿为研究组,462例单胎早产儿为对照组,发现双胎早产儿EUGR的发病率是单胎早产儿的2倍。本研究显示,双胎组早产儿EU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组,与既往报道相符。近年来临床上常用血清白蛋白水平作为评价早产儿营养状况的指标,本研究显示双胎组的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于单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加强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营养管理,真实、客观地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估,并进行适宜的营养干预,将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目前多认为多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RDS的发生率高于单胎。欧洲2010年版RDS治疗指南中提出多胎极低出生体重儿在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方面应更为积极。但笔者的研究未支持这一观点。剖宫产被认为也是RD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笔者研究中双胎者的剖宫产比例高达90.2%,但双胎组与单胎组的RD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多胎与单胎中晚期早产儿在出生后住院期间需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者比例及通气治疗时间、用氧时间、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方面,与单胎组无明显差异,提示多胎早产儿的肺部发育成熟情况与单胎者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中晚期双胎早产儿新生儿期的主要疾病情况与单胎者无明显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单胎者,EUG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者。因此,密切监测中晚期双胎早产儿的早期营养及生长发育情况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Horgan M J.Management of the late preterm infant:not quite ready for prime time[J].Pediatr Clin North Am,2015,62(2):439-451.
[2] Martin J A,Hamilton B E,Ventura S J,et al.Births:final data for 2010[J].Natl Vital Stat Rep,2012,28,61(1):1-2.
[3] Petit N,Cammu H,Martens G,et al.Perinatal outcome of twins compared to singletons of the same gestational age:a case-control study[J].Twin Res Hum Genet,2011,14(1):88-93.
[4] Fenton T R,Kim J H.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o revise the Fenton growth chart for preterm infants[J].BMC Pediatr,2013,13(1):59.
[5] Bont L,Blanken M.Viral respiratory burden in moderate-to-late preterm infants[J].Early Hum Dev,2013,89(89S1):S37-S39.
[6] Shapiro-Mendoza C K,Lackritz E M.Epidemiology of late and moderate preterm birth[J].Semin Fetal Neonatal Med,2012,17(3):120-125.
[7] Ananth C V,Chauhan S P.Epidemiology of Twinn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J].Semin Perinatol,2012,36(3):156-161.
[8] Ribicic R,Kranjcec I,Borosak J,et al.Perinatal outcome of singleton versus twin late preterm infants:do twins mature faster than singletons?[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6,29(9):1520-1524.
[9] Papiernik E,Zeitlin J,Delmas D,et al.Differences in outcome between twins and singletons born very preterm: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based European cohort[J].Hum Reprod,2010,25(4):1035-1043.
[10]夏敏,楊平,崔伟,等.双胎妊娠早产的临床特点及早产儿结局分析[EB/OL].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5):590-596.
[11] Melamed N,Klinger G,Tenenbaum-Gavish K,et al.Short-term neonatal outcome in low-risk,spontaneous,singleton,late preterm deliveries[J].Obstet Gynecol,2009,114(1):253-260.
[12]王晓莉,胡绪林,田文娟,等.188例双胎晚期早产儿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7):1053-1055.
[13]崔其亮,吴繁,张慧,等.单胎与多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生长发育状况比较[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18-22.
[14]杨丽,钟庆华,齐志业,等.双胎早产儿神经精神发育水平随访研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8):1400-1403.
(收稿日期:2017-06-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