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地方医药院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2017-12-15徐红岩曾令宇陆召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仪器设备仪器

徐红岩, 曾令宇, 陆召军

(徐州医科大学 科技与产业处, 江苏 徐州 221004)

·仪器设备供应与管理·

构建地方医药院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徐红岩, 曾令宇, 陆召军

(徐州医科大学 科技与产业处, 江苏 徐州 221004)

促进地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不仅可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和效率, 还可以增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所以加快推进地方高校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进一步提高仪器利用效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的现状,重点分析推进地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存在的困难和难点,针对性的提出了实现地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具体措施。

地方院校; 科研仪器; 开放共享; 使用效率

0 引 言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必要基础条件,科研人员对科研仪器应用技术的深层次开发也是衡量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1]。精密科研仪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数据分析得出,诺贝尔奖成果获得与大型科研仪器开放与使用的有着直接关系[4]。

地方高等医药学校作为培养区域性医药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5]。为地方培养高层次人才,利用高校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都离不开高校的科技资源[6]。如何在满足高校教师内部科研需求的同时,将高校科研资源逐步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发挥科研仪器的服务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值得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国务院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意见》(国发[2014]70号)文件的正式出台,如何合理布局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进一步面向社会开放,提高科研仪器的使用率,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7]。

1 地方医药院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

1.1 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分布严重失调,整体闲置率偏高

地方医药院校由于基本为地方政府主管学校,获得资金和资源分配的条件远远不及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一般会集中资源发展某3~5个学科、重点实验室,以仅有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科为投入点,为实验室配置了大批科研仪器,造成科研资源的严重失调[8]。同时在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上,缺少行之有效的设备购置论证机制,设备购置没有前瞻性和计划性,重复购置现象时有发生,盲目购置的后果使得很多大型仪器使用率较低,更有甚者一台仪器全年开机使用甚至不超过100 h,这与国家要求的最低800 h相差甚远[9]。

1.2 缺乏共享制度和合理的共享机制

地方医药院校的科研仪器设备往往集中在少数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由于重点实验室数量少,必然得到学校主管领导的特别关注和重视,有的实验室主任自身就是学校领导,管理模式一般以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理念淡薄,同时很多地方高校并没有硬性的开放共享制度要求,难以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共享很多都流于形式,纸上谈兵[10]。

1.3 实验室管理机制不健全

限于地方医药类院校的办学规模,获得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一般仅有有限的几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稀缺的宝贵资源,使得重点实验室获得学校的重点关注,同时管理的职能部门各有不同,有的在科技处,有的在国有资产处。使得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较为混乱。重点实验室落后的管理模式,也导致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混乱、责任不清,使得科研仪器的使用率普遍不高,共享更无从谈起[11]。

1.4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缺失现象严重

管理人员的合理配备是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越先进的仪器设备越需要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来开发、使用和管理[12]。地方医药院校在人才引进上往往重点关注高层次人才、紧缺博士以上人员引进,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引进往往不很重视,专业技术人员远远不足,很多投入巨额资金购买的大型仪器设备,却难以落实对应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由于地方医药类院校现行的人事体制问题,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上升通道受限,最高级别也仅仅对应教师系列的副高级,因此部分实验技术人员往往选择继续考研、读博,流失现象严重。管理人员的缺失也是科研仪器难以共享的重要原因[13]。

2 地方高校科研仪器资源开放共享的必要性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将优质科研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14]。随着国发[2014]70号文件的正式发布,使得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制度化、规范化,地方医药院校虽然大型仪器设备比不上教育部部属高校,但可依据自身优势结合所在地方的优势产业,提供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在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仪器使用效率,使科研仪器真正发挥作用[15]。

3 地方医药类院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对策

3.1 构建具有操作性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

制度的设立要建立在可执行的基础上,要将制度的执行效果和激励、奖惩紧密结合,才可以有效推进开放共享。我校作为省属医药类院校,学校十分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科研、国有资产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领导小组,经国有资产管理处、科技与产业处、徐州医科大学科协等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的“徐州医科大学科研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开放管理办法”“徐州医科大学大型科研仪器管理绩效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向全校公布,自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学校领导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工作作为二级学院、重点实验室每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学校建立开放共享奖惩制度,每年度组织专家开展专项考核检查,对仪器设备使用率高、开放效果好单位进行奖励,进一步追加建设经费,同时在每年度科研仪器的购置上给予倾斜。对于开放积极性不高、效果差、甚至不开放的单位,减少建设经费的划拨,停止新增科研仪器的购置。目前我校的大型仪器开放效果良好,所以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开放共享的有效保障。

3.2 设立专项共享开放基金

科研仪器在开展校内外开放共享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试剂、耗材使用和维修,为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学校单独设立校实验室开放共享基金,每年由学校单独下拨经费,维护开放共享工作的运转,同时在“徐州医科大学科研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开放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校内共享基金的收入分配方法,及时将各实验室开放共享获得收益及时下拨各实验室,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并及时利用共享基金的经费,对于开展共享效果好得单位,及时给予物质奖励。有力的经费支持,极大提高了各实验室的开放积极性。

3.3 校企合作,建设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

徐州医科大学现拥有设备原值大于4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60余台(套),设备原值大于2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近200余台(套),学校与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符合徐州医科大学特殊需求的大型科研仪器管理共享平台,将我校现有设备原值大于40万元以上的所有科研设备纳入共享平台统一管理,所有仪器必须面向校内外开放,将共享平台和我校的数字校园紧密对接,校内所有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全纳入平台,截止目前,平台运转良好,下一步准备将所有设备原值大于20万元以上的仪器也纳入平台管理。通过网络共享平台的运行,我校全面提高了科研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助于管理部门实时了解科研仪器工作状态,为下一步仪器设备购买和运行经费的投入做好前期工作。

3.4 强化开放共享在仪器设备购置论证过程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更新购置,学校在“徐州医科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徐州医科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购置论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新购置的科研仪器在前期做好专家论证的前提下,同时必须保证向校内外共享开放的基础上方可购买,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处在收到二级学院、重点实验室申报购买科研仪器计划后,及时提供各单位拟定购买仪器校内已有量和使用率,做到全校一盘棋,减少重复购置。通过专家论证、校内摸底,使得购置科研仪器更有计划性,减少盲目购置和浪费,进一步推动各实验室开放共享。

3.5 建设直接隶属学校的大型分析测试中心

目前徐州医科大学正在筹建直接隶属于学校的分析测试中心,该平台独立于二级学院和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从校内招募或招聘,测试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就是为校内外做好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工作,学校对中心的技术人员的考评重在服务。学校拟定将校内通用性强、适用领域广、设备原值高的大型仪器统一划归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结合我校的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所有科研仪器实行预约制度,由于该平台独立于校内各单位,对校内外所有测试对象保持公平、公正,做到有效共享,同时提倡对科研仪器实行二次开发。

3.6 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

徐州医科大学作为地方医药院校,以往实验室管理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很多管理人员选择到机关做管理工作或继续深造。为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学校改革人事管理制度,设立教授级高级实验师,人事制度的改革,保障了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的职称、待遇等利益,使设备管理人员和和教师享有同样的地位和机遇,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能够安心做好现有岗位、尽职尽责,进一步促进他们专心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证了科研仪器设备高效运行,提高了开放共享服务的积极性。

4 结 语

地方医药类院校在为地方培养众多优秀医药类毕业生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才优势、设备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校内资源合理有效地向社会开放,是地方院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我校通过建立健全科研仪器共享开放制度,建立专项开放共享基金、建设共享管理管理网络化平台、强化设备购置管理、改革人事制度等措施扎实推进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提高了我校的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今后将不断摸索和创新,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

[1] 孙绪华.关于促进我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0-14.

[2] 刘丽奎,贺丽苹,伦 璇.提升大型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效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287-290.

[3] 丁心庆.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资源整合与共享[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140-143.

[4] National Science Board,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R].NSB 02-190,2003.

[5] 陈忠林,赵 贞,徐勇鹏,等.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5(32):5-7.

[6] 段 妍,吴珏珩,蓝秀健,等.仪器共享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314-317.

[7] 刘国荣,曹小柯.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问题的探究[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5(4):15-17.

[8] 陈华东,任耀军,刘永泉,等.实验室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32-235.

[9] 靖 泽,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的问题和实现的设想[J].商场现代化,2011,12(669):73.

[10] 王一柏,温 涛,王惠琴,等.北京市属高校仪器设备共享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 (3):383-385.

[11] 邱伟强,殷曦敏,周颖越.高校院级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55-258.

[12] 史天贵,周 勇,彭绍春.注重激励机制推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3):10-12.

[13] 程敬丽, 楼建晴.美国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管理与启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168-170.

[14] 李宜祥,张竞宇.加强教育引导营造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良好氛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215-218.

[15] 刘 明,荆 晶,岳鑫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6):4-7.

ExplorationandPracticeofConstructingOpenandSharingPlatformofLargeScientificInstrumentsinLocalUniversities

XUHongyan,ZENGLingyu,LUZhaojun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4, Jiangsu, China)

The sharing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of local universities not only enhance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promotes cross-integration among disciplines.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s, an important task the universities facing is to open and shar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stru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pen and sharing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equipment resourc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promoting the open and sharing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open and sharing of large-scale scientific research equip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local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instruments; opening and sharing; utilization efficiency

G 482.0

A

1006-7167(2017)11-0252-03

2017-05-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0096)

徐红岩 (1981-),男, 硕士 科研基地管理科科长,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与研究。

Tel.:0516-83262286,13775849947;E-mail:hyxuyh031@163.com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仪器设备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