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创新现状调查研究

2017-12-14傅贻忙罗小玲

中国市场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现状调查工匠精神

傅贻忙 罗小玲

[摘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路径,是推动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职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掌握情况,致力于为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创新;现状调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4213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工匠精神”越来越重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它的内核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高职教育是以高职大学生就业为核心的职业化教育,主要是培养在生产、建设、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结合“工匠精神”来培育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符合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但是,我国目前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培育体系才刚刚起步,很多高职院校仍存在重视技能传授、文化教育,忽视职业素养培育的误区,所以了解高职院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和高职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掌握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

2研究对象、方法与地点

2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各二级学院部分专业的大一、大二在校学生为主。共随机发放了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998份,有效问卷789份。共调查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118人,占1495%;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85人,占1077%;铁道机车专业80人,占1013%;铁道供电技术专业74人,占937%;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77人,占975%;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76人,占963%;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63人,占798%;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138人,占1749%;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78人,占988%。

22研究方法

(1)面谈调查。面谈调查可以面对面与被调查者交谈,观察其反应,听取其意见,不仅可以保证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还可以提高其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本次调查的789份问卷中,随机选择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面谈调查,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2)问卷调查。随机选取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1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时间为2017年4月到7月,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问卷998份,有效问卷789份。

23研究地点

本次调查的地点选自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食堂与学生宿舍。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和从容的作答,保证回收问卷的效果,调查都是在午间休息时间与晚自习下课之后。

3调查结果分析

31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调查

“工匠精神”指的是一种精益求精、好中求优的高贵品质。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就是高职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是树立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成果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通过数据调查分析,只有1032%的学生对“工匠精神”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与不太了解“工匠精神”的学生占比分别是2885%、4288%,可见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只是在表层含义上,还有1811%的学生对“工匠精神”是完全不了解。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5817%的高职学生通过网络传播的途径了解“工匠精神”,2230%的高职学生通过日常书籍了解“工匠精神”,通过学校宣传和政府宣传了解的高职学生占比分别是1089%与861%。可见,在“工匠精神”的传播渠道中,网络传播占据主流,少部分来自日常书籍,学校与政府宣传上还需加强传播力度。

通过一对一面谈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校“工匠精神”氛围很好的高职学生有1166%,认为一般的高职学生占有5259%,认为较好的高职学生有2332%,认为很差的高职学生有1242%。同时,也有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不是社会每个群体都应具有的,特殊的工作者才需要。

32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程度调查

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这个问题的提出,从自身立足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几个方面,高职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占比(%)分别为4993%、6653%、6058%、8048%。

可见,“工匠精神”是这几个元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国家及企业经济发展升级的关键,是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生存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在培养工匠精神时应更加注重工匠理念,减轻对“技”的注重,多向“艺”的层次深入,同时,加快建立相关组织机制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进行完善,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适应企业不再局限于普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形成吃苦耐劳和严谨的工作责任心。

33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创新能力调查

“工匠精神”中创新能力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工匠的“造物”能力和“造物”工艺是工匠智慧与灵感的结合展现,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关键之处,更是现今信息时代赋予“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工匠精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精神是工匠的必然要求。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创新、对技术以及工艺做出改进鼎新,使产品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或是相对于原有技术更为出色的生产效率。创新思维即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一种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去思考的方式。创新环境是指能够对创新产生一定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其中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的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

从调查的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环境三个方面选择一般选项的较为多数。这就说明,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上,对创新能力的培育要继续加大力度,深入对校园创新型环境的建设程度,通过环绕校园文化,打造浓郁的校园工匠与创新精神氛围,从环境因素上加强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认同感;重视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自创能力,使高职学生形成坚持精益求精,坚持自主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素质。

34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品格素养调查

“工匠精神”在职业素养中代表着高素养、高水平的职业精神,是从业者与工匠们对职业的态度与优秀素养的体现,是不断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过程。

高职院校培育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责任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几个部分,从调查数据结果分析,高职大学生在职业素养中差的占1596%,思想道德中差的占1305%,心理素质差的占823%,责任意识差的占2496%,绝大数学生都选择了一般选项,这就说明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品格素养有所注重,但也有待加强。

“工匠精神”代表着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德、日两国是制造业强国,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上的强国,它们把“工匠精神”视为非常重要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达到了在实践中传承以及发展这一精神。在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很大程度上都还处于“理论、口号”式的存在,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中国劳动力大军的主要阵地,必须加强对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上的重视。通过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把重视效率优先与品德素养均衡,从根本上诠释技术为人民服务和“工匠精神”的原则。

35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通过实践活动来培育“工匠精神”选项中,有4917%的学生选择的是一般选项,223%的学生选择的是很少选项。职业精神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质。当高职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工匠精神”与职业场景相关联时,便能切身感悟“工匠精神”的实质价值,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能只是限于形式上的说教,要合理运用实践活动的作用,促使高职学生在多方面的社会实践体验中感受“工匠精神”,体悟其的社会价值。

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是通过老师教导完善自身“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大力开设思政课程,通过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地制定高职学生的培育方案,把“人生价值观、职业观以及专业观”三个方面作为培育的主要方向,以“思想道德、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文化素质”为关键,构建全新型的培育体系。使高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一个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并掌握理论知识,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高职院校在创新项目、创新活动等方面还需加强重视,有2737%的高职学生很少通过学校创新项目、活动来培育自身“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有意识地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造应有的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并通过这些方式来刺激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行为,使学生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感受到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6开放式问题

为了本次调查能够获取更加客观、有利的信息,还设立了两个开放式题目,分别是“作为高职学生,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怎么培育工匠精神”“你认为高职院校应该怎么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因为是开放式问题,每个答案都有所不同,为便于研究,现将回答情况简述。第一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日常生活自身要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践行社会价值观、开阔创新思维来培育“工匠精神”。第二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工匠精神”氛围建设、文化结合素养、技能培育、增加实践活动、创新授课方式等。

4结论

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一定要加强人文教育,力戒高职文化教育功利化;要在保留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培育“工匠精神”的氛围,使“工匠精神”逐渐变成一种习惯。在课程培训方面,教师要以严标准要求學生,将学生培养为高职业、高素养的人才,让学生减少功利性的影响,加强对敬业精神以及忠诚、担当意识的注重,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培育出一批强有力的中国劳动素质大军。

参考文献:

[1]冯乐雯,孙国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与措施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

[2]颜惠庚,曹叔亮TRIZ理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

[3]汪楚凡,孙阳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掌握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市场,2017(5).

猜你喜欢

高职大学生现状调查工匠精神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