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更好地理解题意
——选择题应试技能点拨

2017-12-14江苏焦玉蓉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选择题题意关键

江苏 焦玉蓉

如何更好地理解题意
——选择题应试技能点拨

江苏 焦玉蓉

做好选择题,是历史学科取得高分的关键,选择题的题型虽然多种多样,如概念型、因果型、数据计量型、图片解读型、逆向否定型等等,在笔者看来,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选择题,对其精准到位的理解才是正确选择的关键,理解能力虽然因人而异,但理解题意的技能却可以在实战中不断提升,从而正确选择,提高正确率。

技能之一:抓关键要素

无论哪种类型的选择题,都具备一些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在审题时,把题中的这些关键要素圈出来,综合考量,往往就能够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题中呈现的关键要素并非一定四者皆有,可一可二,亦可三可四,但只要题中有所呈现,解题人就不能忽略不计。这是理解题目的基本技能,入门技能,也是必备技能。题题皆适用。

如:(2017·全国卷Ⅰ·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此题很显然选B。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共同利害”。“陕甘宁边区”是一个很有时间维度的词语,是指1937年至1949年之间的中共的根据地,是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那么A项土地革命是1927年至1937年,C项国民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两项所述事件从时间上判断就出局了。而D项的表达跟“共同利害”之说有冲突,需排除。所以抓住关键词做答,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答题素养。

技能之二:寻一致表达

什么叫一致表达?以笔者的做题经验来看,对一段话、一件事、一个概念的解读,文字可以不相同,但意思可以很一致,所以历史选择题中,题目中所突出的核心观点、所运用的语言文字、所强调的事物主题,往往在选项中也一定有不同文字的一致表达,有时只是隐藏的深了些或角度刁钻了些,找到这种一致表达,就好比找到了“亲人”。寻一致表达,还可以关注选项的主语和材料的主语是否相一致,这也是可以遵循的一个做题原则。

例如:(2017·全国卷Ⅰ·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当看到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的字样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亲近A选项。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当学生在A和C之间徘徊不定的时候,就需要反观一下题面到底想说什么,题中有很明显的关键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那么题中想要突出的正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的生成,而A项中只有干预没有市场,显然就不能表达题意。C项虽然没有明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但却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讲出了与题面一致的内涵,即摆脱旧的模式,发展一种新的模式,旧的模式倡导自由经济,新的发展需要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这些隐藏式的解读,给出了与题面一致的表达,因而成为此题的正解。学会寻找一致表达,贴近题面主题做出判断,往往能够轻松做出抉择。

技能之三:观全意而定

之所以强调观全意而定,是因为这类题目的迷惑性很大,学生失误于此的很多。几句话构成的题目,每一句话的意思单独都能理解,然而,组合在一起的时候,题意往往就有了新的内涵。图表题亦如此,单看某一类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未必是整组数据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学生需要视全意而定中心思想,断不能以题中某一部分的理解而一叶障目。倘若这类题目在错误选项的表述上没有实质性的文字错误,只是不代表整题的题意而已,误导性就更大。做好选择题,是历史学科取得高分的关键,选择题的题型虽然多种多样,如概念型、因果型、数据计量型、图片解读型、逆向否定型等等,在笔者看来,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选择题,对其精准到位的理解才是正确选择的关键,理解能力虽然因人而异,但理解题意的技能却可以在实战中不断提升,从而正确选择,提高正确率。

如:(2017·全国卷Ⅰ·33)

表1

综合表1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作为表格题,提供的素材可以解读的内容往往很多,此题正确的选项是D。为什么?因为D项才是对表格整体含义的解读,两组数据想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要快于工人工资的变化,只有通过对比数据而不是单纯的看其中某一组数字的意图,方才推出正解。其他若干项的解读要么存在错误,要么就不能表达全意,因而舍弃。断章取义,盲人摸象的思维模式,是学生极力要避免的一个误区。

技能之四:晓人事关联

说到底,历史事件及其诸多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客观的、普遍的以及多样的联系,掌握基础知识,就是在知晓这些人事关联。有的知识要素之间的关联是简单且直接的,诸如何时何地发生何事,某人写了某部著作,此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等,这种题目的考查只要知识点不错误记忆,通常都可以做出正确判断。但有些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不说在明处,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积累。

如:(2016·江苏南京、盐城联考·15)“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材料中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 )

A.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B.维护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D.巩固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A。然而,在考前训练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误选C,究其缘由,学生没有明确货币贬值与刺激出口之间的关联,其实在人教版必修二的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一课中,谈到罗斯福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列出的具体做法中就有: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因而很明显,C项中的国内市场的刺激与题面中的货币贬值是没有直接关联的,刺激出口无疑和A项殊途同归。

人事关联不仅需要背得,更贵在懂得。通过错题加以积累,一定会事半功倍。

运用适当的技能,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题意,技能的使用,绝不是单一而呆板的,恰当合理借助各项技能,提升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解题的精准度一定会水涨船高。

应试技能的提升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理论从书本中来,多背多看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从训练中来,多做多练就有了解题的灵感和悟性,结合一定的错题反思,思维度真正得到提升,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增长,方能治本。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猜你喜欢

选择题题意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高考考好是关键
单项选择题狂练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