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做大做强蒙古语广播电视

2017-12-14赵春涛乌哈思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7年10期
关键词:蒙古语内蒙古广播电视

■文/赵春涛 乌哈思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做大做强蒙古语广播电视

■文/赵春涛 乌哈思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广播电视工作者迎来了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为蒙古语电视开播40周年作出批示1周年。

在草原、在田野、在林间、在大漠,哪里有蒙古族群众,哪里就有蒙古语广播电视。蒙古语广播电视自诞生之日起,便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推出广大蒙古语听众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广泛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为促进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高蒙古族科技文化水平、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多年发展,蒙古语广播电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进入了从大到强的历史发展阶段。今天的蒙古语广播电视规模大、实力强、影响广,品格高雅、特色鲜明,是蒙古语听众观众获取信息、了解外界的重要平台和国外人民了解中国、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

以新闻为龙头,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突出新闻节目的龙头地位,精心组织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蒙古语广播电视各档新闻节目以现场访谈、记者连线、跟踪报道、专家解读等形式,全方位开展迎庆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开设“民族区域自治70年·草原巨变”“牢记嘱托一往无前”等专栏,做好成就宣传、形势宣传、典型宣传,做到新闻宣传立体全覆盖,尤其是蒙古语卫视、文化频道在今年8月8日庆祝大会当天连续12小时并机直播“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大型活动,创造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直播时间最长纪录,同时在庆祝活动期间连续3天进行网络直播,点击量突破40万,在青年网民中产生巨大影响;在迎庆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中,蒙古语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先后开设“砥砺奋进的5年”“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民生看点”等多个专栏,同时深度利用新媒体资源,精心组织、策划进行了会前、会中、会后报道,还精心策划部署,圆满完成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中蒙博览会、呼和浩特·蒙古国文化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任务。

蒙古语广播根据各自频率定位,结合广播、融媒体特点,全面、及时、准确、深入地宣传报道党的十九大精神,完成了“绿色鄂尔多斯”大型联合采访报道、“算账过日子,如期达小康”系列采访活动、“陪你一起看草原”大型采访报道活动。

蒙古语广播电视工作者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自治区成立70周年,自2016年底起,组织录音、拍摄大型乌力格尔《孔飞将军》100集、蒙古语原创电视剧《在草原上》等节目,并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后播出。电视剧开播后创造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原创电视剧的收视新高,网上点击率超过160万,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业内专家认为,这是我区蒙古语影视创作史上的一次飞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值得向国内外大力宣传推广。

优化整合频道资源,自办栏目亮点纷呈

优化整合频率频道优势资源,提升节目质量,打造精品节目、品牌节目,从而推动蒙古语广播电视的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蒙古语频率频道栏目架构,提升了品牌化形象。蒙古语广播《农牧民之友》栏目播出的“万元户的今天”“我们的故事”,《少儿天地》栏目 “少儿说书人”有奖知识竞赛、蒙古族传统习俗知识有奖大赛,《服务直播间》栏目播出的“神奇的内蒙古”知识竞赛、“智慧之光”系列节目以及《欢聚今晚》《心灵港湾》《文艺在线》《文化时空》《乌力格尔》等栏目播出的节目均异彩纷呈。蒙古语电视《索艺乐》栏目推出了大型电视纪录片《萨拉乌苏》、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西拉沐沦河》,《文化时尚》栏目推出了自治区70周年系列节目、走进河套大学系列、走进新疆系列,《喜鹊踏枝》栏目推出《哈乐珍和三十年前的一首情歌》《老哈河岸上有一村》,《又说又唱》栏目推出了“亮丽内蒙古,民歌风景线”首届内蒙古蒙古族民歌及旅游文化知识大赛等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的节目。

对外宣传有声有色,两大项目继续推进

蒙古语广播电视在国家大外宣工作框架内,着力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牢固树立国家站位思想。草原之声广播与蒙古国FM107.5广播联合举办第二届听众见面会,并在乌兰巴托市胜利者中文学校成立草原之声广播听众俱乐部,同时推出了“走进内蒙古·感知七十年”中蒙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蒙古国专家讲述内蒙古故事”系列专题报道、“蒙古国人眼中的内蒙古”系列专访、 “北疆口岸行”全媒体联合采访报道、“一带一路”草原行——中蒙媒体联合采访报道等大型活动,积极有效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向蒙古国听众倾力讲述中国故事中的内蒙古篇章。蒙古语电视继续组织推进“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和“中宣部译制工程”项目在蒙古国的本土化译配工作,并集中力量办好自身外宣节目,进一步提升对俄蒙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影响力。在蒙古国本土化组织实施的国家影视剧译制两大项目,已成为推动中国影视剧海外开拓的先锋模范,成为我国在周边国家组织实施相关影视剧项目的样板和标准,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的充分肯定。蒙古语卫视还向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布里亚特世界》电视台提供142集影视剧和8部纪录片进行播出。同时,在乌兰巴托电视台国际频道每天播出6小时的中国影视剧和专题片、纪录片,为中俄蒙人民相互了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如今,蒙古语广播电视已成为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语电视和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总结经验,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精心部署,扎扎实实做好蒙古语广播电视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进一步谋划自治区提出的做大做强蒙古语广播电视的重大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新时代蒙古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新局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新要求下,要进一步提高广大蒙古语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中华文化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党媒姓党,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好党的喉舌,反映人民心声,向海内外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宣传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引导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主题宣传。蒙古语广播电视是我们党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做大做强蒙古语广播电视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也是蒙古族听众观众的需要。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打破体制、机制束缚,调动优势资源,投入精干力量,尽早开办蒙古语少儿频道和蒙古语文艺频率、实现蒙古语文化频道上星播出和蒙古语广播24小时播出、延长“草原之声”对外广播在蒙古国播出时长、加强蒙古语广播电视融媒体建设等多项主题任务,夯实蒙古语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础。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节目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内蒙古篇章,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

其一,坚持新闻立台、新闻立频道的理念,突出新闻的龙头地位,加大投入继续办好《译制中央联播》《内蒙古新闻》《全区新闻联播》《早间新闻》《新闻透视》《新闻驿站》等新闻类节目;加大自采新闻占比,提高节目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可视性和服务性;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适时开展大型主题报道活动,进一步扩大蒙古语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创造条件尽早推出一档直播新闻节目。其二,整合优势资源,重点打造《欢聚今晚》《心灵港湾》《文化时空》《与诗同行》《艺术盛典》《索艺乐》等一批民族文化体育类品牌节目,加强电视剧拍摄、广播剧创作、译制节目资源引进等,大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进一步提高蒙古语电视传播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其三,提高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在讲什么样的故事、讲给谁看上下功夫。其四,加大外宣力度,提高话语权,巩固和深化同俄蒙同行之间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发扬蒙古语广播电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善打硬仗的优良传统,一如既往地做好全国两会和自治区两会的同步译制及其他形式的宣传报道工作,提前策划有温度、有品位的主题报道,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做好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任务。迈入新时代,蒙古语广播电视要为引导广大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台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猜你喜欢

蒙古语内蒙古广播电视
《自由》
基于端到端的蒙古语异形同音词声学建模方法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提高翻译水平对年轻一代蒙古语广播工作者的重要性
“守望相助在美好家园”全区蒙古语原创歌曲演唱会精彩上演
首届蒙古语RAP专场演唱会——“无线内蒙古MONGOL RAP之夜”
可爱的内蒙古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