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2017-12-14陶国琴
陶国琴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陶国琴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目的分析和评估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72眼)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6例(37眼)和24例(35眼)。A组给予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B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比术前与术后7 d的视力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对比两组视力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A组视力<0.3与视力介于0.3~0.9之间的比率显著低于B组,视力>0.9的比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7 d,对比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不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B组为37.1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法小切口摘除术能够显著改善其视力水平,并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佳,可推广。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效果;安全性
白内障在临床眼科中属于高发病,其是致盲的首要原因,据数据显示,2010年间,该病占全球致盲性眼病的50%左右,是威胁人类眼部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1]。其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常见术式是超声乳化术,其治疗效果较佳,但治疗费用高昂,对手术仪器的要求偏高,具有一定的治疗局限性。目前,手法小切口术成为该病的首选疗法,但临床中对于该术式的整体疗效鲜有报道。本文旨在分析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72眼)白内障摘除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6例(37眼)和24例(35眼)。A组中,男15例(21眼),女11例(16眼);年龄22~73岁,平均(52.64±3.12)岁;其中,老年白内障12例,并发性白内障14例。B组中,男14例(20眼),女10例(15眼);年龄23~72岁,平均(52.58±3.07)岁;其中,老年白内障11例,并发性白内障13例。对比以上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A组给予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为患眼进行散瞳处理,所用药物是托吡卡胺滴眼液(0.5%),再利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0.4%)进行患眼麻醉。选上方角膜边缘部位,并以穹隆作为基底做球结膜剪开操作,采用烧灼方法进行止血。在角膜后缘约为2 mm部位用巩膜隧道刀做一半层巩膜切口,长度是6~7 mm。向前延伸巩膜隧道直到透明角膜缘内的1 mm部位,于前房位置进行穿刺,并直接注入黏弹剂,于9点位置做一个辅助切口,并做一连续环形撕囊,进行水分离,并将巩膜切口扩大,核旋直达前房。采用劈核手法,通过圈套匙使晶状体核直接娩出,并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前房行冲洗处理,缝合巩膜切口,并使用电凝做结膜闭合处理。
B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前期处理同A组,利用原位超声乳化方法将晶状体核吸出,并将其内部皮质彻底清除,扩大切口为5.5 mm,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到囊袋内部,冲洗黏弹剂,并将残余皮质全面清除。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7 d的视力情况,并记录并发症情况,包括虹膜损伤、前房渗出、切口渗漏、角膜水肿、后囊破裂等。1.4 统计学分析: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用(±s)表示,经t检验,视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对比:术前,对比两组视力情况,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A组视力<0.3与视力介于0.3-0.9之间的比率显著低于B组,视力>0.9的比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比:术前,A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335.14±206.11)cells/mm2,B组为(2370.21±204.26)cells/mm2;术后7 d,A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210.25±315.24)cells/mm2,B组为(2189.57±301.27)cells/mm2,对比不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B组为37.14%,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2。
表1 对比视力情况[n(%)]
表2 对比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白内障多发病于老年群体,具有治疗时间长、创伤性大、康复缓慢等特点[2]。临床中多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该病,但其治疗仪器费用较高,手术技术要求严格,所以无法在基层医院开展。相比较而言,手法小切口具有操作安全、手术技术简单等治疗特征,可显著提高该病患者的预后性[3]。其显著的治疗优势是:第一,切口小,可减少组织损伤,通过圈套器取出晶状体核能够防止大切口操作对眼球造成严重挤压,进而杜绝眼球变形,减少虹膜突出等不良后果的发生概率。第二,自闭性好,手术切口的切口方式为巩膜隧道,可使内外伤口呈渐进式阶梯状,进而有效闭合切口[4]。术中强调前房深度的维持,可使手术全程均处于密闭环境,且前房在术中的波动较小,能避免后囊破裂发生。第三,术后散光的发生率较低,利于术后康复。术后散光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与切口实际形态、大小、具体缝合等因素相关,而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便是切口大小[5]。手法小切口手术中,将切口长度设定在6 mm左右,只有晶状体核较大的情况下,才将手术切口延至7 mm左右,这会提高切口的自闭性,且无需进行缝合处理,治疗步骤较简单[6]。此外,手法小切口手术能够直接对晶状体核产生作用,不受患眼晶状体核硬度等因素干扰,所以更容易被吸出,因此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损伤性[7]。结果中,术后7 d,A组视力<0.3与视力介于0.3~0.9的比率显著低于B组,视力>0.9的比率高于B组(P<0.05);术前与术后7 d,对比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不具有差异(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因此,手法小切口摘除术能够显著改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水平,利于其眼部健康维护,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可推广。
[1]刘海凤,杨洋,李艳华,等.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高龄硬核白内障中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5):570-573.
[2]袁超峰,陈刚,候习武,等.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双切口注吸法的设计[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3):203-206.
[3]尹丽婷,赵萍.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3):129-131.
[4]金亚利.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8):44-46.
[5]徐林.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医药前沿,2016,6(20):118-119.
[6]张维.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临床可行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22-223.
[7]熊格端.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98-99.
R776.1
B
1671-8194(2017)33-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