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事会兼任经理层、审计需求与审计意见
——从第一类代理成本角度

2017-12-14

财经问题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经理层审计师董事会

郭 林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财务与会计·

董事会兼任经理层、审计需求与审计意见
——从第一类代理成本角度

郭 林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随着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层面逐年攀升,经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董事会兼任经理比例与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首先,兼任比例与代理成本、高质量审计需求成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能够识别审计师的质量,对本土大所的品牌认同度不高;其次,我国整个审计市场的质量偏低,还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尤其是本土大所可能存在与经理层合谋行为,出具有利于经理层的审计意见欺骗外部投资者。

董事会兼任经理层;审计需求;审计意见;外部投资者;代理成本

一、引 言

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认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具有战略咨询与监督控制的职能。由于董事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并且两项职能的发挥对经理层共享内部信息的激励不同,因此,董事需要在两项职能中做出权衡,而权衡的直接方式就是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兼任。兼任使得董事会与经理层的联系更加紧密,因而可以缓解董事会与经理层间的信息不对称,但同时也削弱了董事会相对于经理层的独立性,故董事会的战略咨询职能得到了强化,但监督控制职能却被削弱。

为保证董事会职能的发挥,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兼任进行了直接或者间接的规定,包括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不鼓励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等。从这些规定来看,现有法律法规允许但是并不鼓励董事会与经理层兼任,特别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对兼任经理层的董事比例要求最多不超过2/3,并从独立董事比例角度强调董事会的独立性。但实践中董事会与经理层兼任现象越来越普遍,并呈逐年攀升趋势,公司治理中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凸显,这就使得合理有效的经理层制衡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重新考察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在这种环境下国际“四大”、综合排名十大、本土十大和其他小所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主要通过构建董事会兼任经理层变量的二次项,研究不同董事会结构(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的公司与外部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关联。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从审计需求角度,受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的上市公司会选择怎样的外部审计师?在资本市场有效性上,上市公司能否识别不同审计师的审计质量?或者上市公司是否相信“审计师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2)从审计供给角度,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了上市公司存在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吗?被市场认为具有较高声誉的N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与经理层合谋,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真实可靠信息”的信号却并未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代理成本

代理问题是企业有效契约观的基本问题之一。现代企业中通常存在着两类代理问题:第一类是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的代理问题,第二类是控股股东和外部中小投资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代理问题主要是指第一类。一般而言,关于董事会兼任经理层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兼任比例的增加使得经理层的权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减弱,此时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以CEO为首的经理层掌握着董事会议程、提交给董事会的信息和决定董事会讨论议题等重大问题,在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不一致时,往往会选择维护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代理成本增加。另一种是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人既有可能成为自利的代理人,也有可能成为无私的优秀管理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不仅有追求物质满足的动机,也有追求荣誉和成就的动机,无论是经理层向上进入董事会还是董事会成员向下担任经理层,均是对高管个人能力的肯定,是一种权力表彰,此时,经理层决策的出发点更会从股东利益出发,以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价不断攀升为目标。除此之外,兼任使得董事会与经理层的联系更加紧密,可以缓解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经理层对公司经营状况比较了解,有利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有用性和公司运营的效率,促进董事会战略支持功能的发挥,代理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因此,随着兼任比例的逐步上升,经理层的掠夺效应明显,表现出兼任比例与代理成本正相关,但随着兼任比例进一步上升,并不会导致经理层掠夺程度的进一步上升,而是使经理层的行为从企业整体的利益出发,从而又将表现出兼任比例与代理成本负相关的。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代理成本呈倒U型关系。

(二)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审计师选择

根据代理理论,公司内部存在严重的代理冲突将导致其对外部监督或约束机制的内在需求,尤其是信誉较好的外部审计师,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价值。自从 Jensen和Meckling[1]以来,已有一系列西方学者从管理层持股、成长性与外部审计的角度,实证考察了公司是否会通过聘请高质量审计师,以降低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公司价值,并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根据代理理论,成长性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越低,代理成本越高,因而越会选择更大的审计师事务所。Simunic[2]、Firth和Smith[3]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越低,IPO时越容易选择“八大”作为主审事务所。Eichenseher等[4]发现,那些主审事务所从非“八大”变更为“八大”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明显高于从“八大”变更为非“八大”或者保持原来事务所不变的公司。我国学者也发现,现阶段代理冲突严重的公司有动力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曾颖和叶康涛[5]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代理成本,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四大”呈倒U型关系。李明辉[6]从公司规模、成长性、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几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发现公司规模与选择大事务审计所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与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呈倒U型关系。王烨[7]研究发现,控制性股东的控制权结构所产生的代理冲突越严重,上市公司越有可能聘请审计质量较高的“四大”审计。

本文也将综合排名十大和本土十大作为高质量审计师的替代变量。从兼任比例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可以检验: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是否相信“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即代理成本较高时公司是否更倾向于选择规模较大的高质量审计师?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假设2a和假设2b。

假设2: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呈倒U型关系。

假设2a: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本土十大呈倒U型关系。

假设2b: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其他小所呈U型关系。

(三)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审计意见类型

理论上,随着代理成本的增加,审计师面临的控制风险增大,此时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然而,审计意见是外部利益相关者用来评价经理层受托责任履行状况的一种重要的外部监督方式,因而对于经理层具有重要意义。经理层会尽可能避免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他们可能利用自身的权力影响审计费用或其他方式对审计师施压,使其不出具过于严厉的审计意见,即审计合谋。周中胜和陈汉文[8]以大股东资金占用定义第二类代理成本,发现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会考虑大股东资金占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越可能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李海燕和厉夫宁[9]认为,高质量审计能给债权人更好的保护,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但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并不能给债权人更强的保护。由此,本文拟从审计供给角度,检验外部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能否考虑上市公司存在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在代理成本较高时能否保持独立性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进一步从不同规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检验: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审计师规模与高质量审计的关系是否符合现实?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假设3a和假设3b:

假设3: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审计意见呈U型关系。

假设3a:在“四大”、综合排名十大和本土十大审计的样本中,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审计意见呈U型关系。

假设3b:在其他小所审计的样本中,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审计意见呈倒U型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5—2014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原始样本,并在此基础上:(1)剔除年报中没有披露审计意见、无法获得高管任职信息、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公司。(2)剔除金融行业公司样本。(3)剔除ST及*ST的公司。(4)剔除样本期间缺失数据较多且无法补充的公司。经过以上的筛选过程,我们最终选取了12 582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

本文所使用的董事会结构数据、审计意见和财务指标数据等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其中,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的数据全部为手工收集计算获取。为了防止极端值对本文结论的影响,我们对所有连续变量小于1%和大于99%分位数据进行了Winsorize处理。采用 STATA12.0进行数据分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为了检验假设1,本文使用如下模型:

Dlcb=a+b1Jianrenbili+b2Jianrenbili2+b3Power+b4Cfodirector+b5Ind+b6Size+b7Lev++b8Ma+b9Growth+b10Dizhi+b11State+b12Block+b13Loss+b14Rec+b15Inv+b16Year+b17Indu+μ

(1)

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使用如下模型:

Auditor=a+b1Jianrenbili+b2Jianrenbili2+b3Power+b4Cfodirector+b5Ind+b6Size+b7Lev++b8Ma+b9Growth+b10Dizhi+b11State+b12Block+b13Loss+b14Rec+b15Inv+b16Year+b17Indu+μ

(2)

为了检验假设3,本文使用如下模型:

Opinion=a+b1Ljianrenbili+b2Hjianrenbili+b3Power+b4Cfodirector+b5Ind+b6Size+b7Lev++b8Ma+b9State+b10Loss+b11Rec+b12Inv+ b13Year+b14Indu+μ

(3)

1.被解释变量

Dlcb为代理成本变量,是上市公司当年实际发生的营业费用与销售费用之和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衡量上市公司管理层与股东存在的代理成本(即第一类代理成本)。

Auditor为审计师选择,包括Auditor1(“四大”),Auditor2(综合排名十大),Auditor3(本土十大)和Auditor4(其他),衡量上市公司当年聘请的审计师,为虚拟变量,赋值1或0。其中,“四大”是指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排名十大是指“四大”和当年本土综合排名前六大事务所;本土十大是指除“四大”外,本土当年综合排名前十大事务所;其他是指除“四大”和本土十大之外的本土其他事务所。

Opinion为审计意见变量,是指上市公司当年财务报告获得的审计意见。当审计意见为标准审计意见时为 1,否则为 0。

2.解释变量

Jianrenbili为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是上市公司当年董事会成员中兼任经理层的人数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并加入Jianrenbili2,分别用来衡量管理层的壕沟防御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在检验假设3时,为了更加准确地检验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是否考虑了上市公司存在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本文借鉴 Morck等[10]的设计,以 38.5%(根据检验1结果算出的代理成本最高时的兼任比例)为分界点,设置了Ljianrenbili和Hjianrenbili 两个变量。当兼任比例低于38.5%时,Ljianrenbili等于其持股比例;当兼任比例高于38.5%时,Hjianrenbili等于其持股比例与38.5%的差额,低于则等于0。

3.控制变量

从公司治理方面:(1)Power代表CEO控制权,用CEO同时兼任董事长即两职合一衡量,两职合一使得CEO控制权提升,可能会影响到董事会议程、提交给董事会的信息和决定董事会讨论的议题等重大问题。(2)Cfodirector表示CFO兼任董事会成员。由于CFO对本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竞争环境等多方面情况有更为详尽的了解,因而CFO担任内部董事可以在经营决策、聘请外部审计师等方面具备话语权,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制约经理层兼任董事会成员带来的不良影响。(3)Ind表示独立董事比例。Beasley和Petroni[11]发现,保险公司聘请著名事务所的可能性随着外部董事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因而我们有理由认为,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代理成本越高,更倾向于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进行审计。(4)Ma表示全部高管(包括董事、监事和高管)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可能会影响其在决策中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管理层持股较高,公司就越不愿意花费较高的审计费用来监督管理状况,而非执行董事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对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需求越强烈。(5)Block表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动力选择高质量审计师,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从公司特征方面:(6)Size表示公司规模大小,使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替代变量。(7)Growth表示成长性。高成长性公司管理者进行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更高,越不愿意聘请高质量审计师。(8)Loss表示近两年是否发生亏损,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在我国,由于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受到特别处理的处罚,连续三年亏损将面临退市的威胁,因而亏损公司有强烈的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越不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9)State表示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已有的研究表明,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10)Dizhi表示上市公司所在地。已有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愿意聘请“四大”。(11)Rec表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Inv表示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两者是审计师重点审计项目,用来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当两者较大时,上市公司越不愿意聘请高质量审计师。除此之外,加入Indu和Year虚拟变量控制行业、年度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三)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

1. 描述性统计

由描述性统计可知,Opinion均值为0.954,说明我国审计市场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比例偏低;Auditor1均值为0.061,Auditor2均值0.414,Auditor3均值0.439,Auditor4均值0.500,说明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不高,本土其他小所占据高达50%的市场;Jianrenbili均值为0.262,反映了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占26.2%,与规定的不得高于2/3相距甚远,除此之外,在较低的兼任区间,均值为0.246,在较高的兼任区间,均值为0.401。进一步,本文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以35%为标准,在较低的兼任区间,28.63%主要集中在5%—15%之间,在较高的兼任区间,17.35%主要集中在35%—45%,而从整体来看,55.06%集中在5%—25%之间。

在控制变量方面,Power的均值为0.213,反映了样本中1/5多的上市公司CEO兼任董事长,说明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占多数;Cfodirector的均值为0.218,反映了21.8%的公司CFO担任内部董事,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比例差不多,说明我国上市公司CFO进入董事会的比例较低,CFO还未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战略支持的作用;Ind的均值为 0.365,略高于所规定的独董比例要达到董事1/3的要求,且标准差只有 0.051,说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且没有较大的差异;Ma均值为0.080,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普遍为8.0%,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不足;State均值为0.47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比例稍低于非国有,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属性已经不明显。除此之外,其他控制变量从均值和分位数角度讲总体分布正常,无异常值出现。

2. 相关性检验

本文对三个假设涉及的变量均进行了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由于变量较多,为了节省行文空间,没有报告出具体结果。总体来看,除了Jianrenbili与Jianrenbili2之间相关系数为0.974,Ljianrenbili与Hjianrenbili的相关系数为0.522外,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大部分在0.300以下,均在0.500以下。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董事会兼任经理层与代理成本、审计需求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兼任比例与代理成本呈倒U型关系,说明随着兼任比例逐步上升,经理层的掠夺效应发挥作用,表现出代理成本与兼任比例正相关,但在兼任比例进一步上升后,兼任比例的增加并不会导致经理层掠夺程度的加强,却会使经理层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趋于一致,从而又表现出代理成本与兼任比例负相关的关系,支持假设1,对该模型进行一阶求导,得出兼任比例在38.5%时代理成本达到最大。

兼任比例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其他小所呈倒U型关系,但综合排名十大不显著;与本土十大呈显著U型关系。令人惊讶的是,兼任比例与本土十大呈U型关系,而与其他小所呈倒U型关系,这与常理与假设不符,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审计市场格局和事务所客户群不同造成的。进一步发现,大规模公司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相匹配,小规模公司与本土十大、其他小所相匹配,符合2012年诺贝尔得主埃尔文和劳埃提出的匹配稳定理论,也与王杏芬(2015)的结论一致,也就是说,从审计市场格局来看,“四大”、综合排名十大与本土十大、其他小所的客户群确实不同。

表1 假设1和假设2的多元回归结果(N=12 582)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t值,下同。

本文进一步将样本按资产分为大规模和小规模两个子样本检验,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1)在大规模公司中,兼任比例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呈显著倒U型关系,与本土十大、其他小所的关系不显著,即代理成本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四大”和综合排名十大,说明大规模公司对“四大”、综合十大具有品牌认同度,但由于综合排名十大的显著性低于四大,因此,与国内大所相比,大规模公司更加认同“四大”。(2)在小规模公司中,兼任比例与本土十大呈显著U型关系,与其他小所呈显著倒U型关系,与预期不一致。一种可能是小规模公司认为本土十大并没有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代理成本越高越不倾向于选择本土十大,宁愿选择国内小所;另一种可能是小规模公司内部人控制严重,董事会形同虚设,经理层掌握聘任审计师的权力,为了便于权力寻租,避免聘请本土十大,而选择小所。但是我们注意到,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子样本中,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与“四大”、其他小所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综合排名十大、本土十大呈正相关关系,由此,CEO权力较大时更倾向于选择本土大所,这是因为选择本土大所一举两得:一方面,与“四大”相比,本土大所独立性差,审计师担心失去市场份额等而在审计聘任契约关系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经理层更容易与审计师形成审计合谋侵害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与其他小所相比,本土大所审计质量的市场认同度更高,拥有良好的信号显示效应。此外,管理层持股与“四大”、其他小所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综合排名十大、本土十大呈正相关关系,也呼应了这个说法。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本土大所没有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是与经理层勾结,进行审计合谋。

表2 大规模公司: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与审计需求的关系(N=5 718)

表3 小规模公司: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与审计需求的关系(N=6 864)

(二)不同审计师的治理效果差异:董事会兼任经理层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

为更加确切地检验审计师是否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了上市公司存在的第一类代理问题,这一部分本文采了 Morck等[10]的分段回归法,区分兼任比例的两面性,即对不同区间内兼任比例的效应采用不同的变量来反映。具体表现为:在较低的兼任比例上,经理层的壕沟防御效应占主导地位;而在较高的兼任比例上,经理层的利益协同效应占主导地位。由于在前面的检验中得出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在38.5%时代理成本达到最高,因此,本文以38.5%作为分界点。

从表4可以看出,在全样本回归中,代表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两个变量符号与预期相反,其中,Ljianrenbili在10%水平下显著,而Hjianrenbili的反向相关并不显著。说明在兼任比例低于38.5%时,随着兼任比例的增加而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也就是经理层的掠夺效应越强,越容易获得标准审计意见;而在兼任比例高于38.5%时,兼任比例与审计意见不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整体来看,由于受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我国审计师难以出具客观的审计意见,没有很好地起到监督约束经理层寻租行为的作用。在“四大”子样本中,兼任比例变量有着同全样本类似的影响,但是不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四大”在出具审计意见时受被审计单位经理层影响较小,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独立性。在综合排名十大和本土十大的子样本中,兼任比例变量与审计意见均呈显著倒U型关系,且综合排名十大比本土十大的显著性更强。由此可以认为本土大所,特别是本土前六大,更容易与被审计单位经理层合谋,代理成本越大越倾向于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进一步呼应和解释了前面的回归结果:(1)兼任比例变量与本土十大呈显著U型关系,即代理成本越大,公司越不愿意聘请本土十大。(2)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与综合排名十大、本土十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职兼任的公司更愿意选择综合排名十大和本土十大。在其他事务所的子样本中,Hjianrenbili与Opinion正相关,与预期一致,Ljianrenbili与预期的符号相反,均不显著,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他小所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了上市公司存在的代理问题,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没有选择与经理层进行审计合谋。

表4 董事会兼任经理层比例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

在控制变量方面,笔者发现,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子样本中,Power、Ind和State对Opinion均没有影响;Size与Opinion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公司规模越大,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Lev和Loss与Opinion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审计师对负债比例高、存在财务困境的公司更倾向于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另外,除了“四大”的子样本外,Inv与Opinion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但方向与预期不一致,而在“四大”子样本中,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审计师的风险意识不强,除“四大”外,其他审计师在审计中较少考虑到相关的风险因素。

因此,从总体来看,较本土大所而言,“四大”和其他小所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经理层权力对其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影响较小,“四大”和其他小所分别在不同的客户群中对经理层的寻租行为起到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而本土大所是经理层掩盖其掠夺行为和权力寻租的首要选择,本土大所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五、稳健性检验

对于假设2,采用Morck等[10]的分段回归法,即用Ljianrenbili和Hjianrenbili代替Jianrenbili和Jianrenbili2代入模型(2)检验。结果发现,Ljianrenbili与Auditor1不再显著,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在较低的兼任区间,兼任比例主要集中在5%—15%,这一区间由于代理成本较低,壕沟效应不明显,因而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有限,但不影响整体趋势。

采用Jianrenbili和Jianrenbili2代替Ljianrenbili和Hjianrenbili代入方程检验,同时,从假设3的回归结果来看,Power、Ind和State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子样本中均不具有显著性,即对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因而将其剔除。结果发现:在其他本土小所的子样本中,Ljianrenbili与Opinion关系符号发生了变化,即兼任比例与审计意见呈U型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其他本土小所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考虑了上市公司存在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其他主要变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结论具有稳健性。

为了克服审计师自选择问题,我们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来考察不同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兼任比例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第一阶段,根据以往研究,选取Size、Lev、Loss、Growth及Ma与Auditor1、Auditor2、Auditor3和Auditor4进行Probit回归,并分别计算出Lambda值。第二阶段,将Lambda值代入模型(3)进行多元回归,主要变量没有发生变化,同时Lambda系数不显著,说明结论具有稳健性。

六、结论与启示

首先,从审计需求角度,董事会兼任经理层的比例与代理成本、高质量外部审计呈倒U型关系,说明董事会与经理层兼任导致的代理成本是影响企业外部审计需求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兼任比例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和其他小所呈倒U型关系,但综合排名十大不显著,与本土十大呈显著U型关系。进一步发现,不同事务所的客户群不同,即大规模公司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相匹配,小规模公司与本土十大、其他小所相匹配。其中,在大规模公司中,兼任比例与四大、综合排名十大呈显著倒U型关系;在小规模公司中,兼任比例与本土十大呈显著U型关系,与其他小所呈显著倒U型关系。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对本土大所不具有品牌认同度。另外,CEO和董事长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四大、其他小所呈负相关关系,与综合排名十大、本土十大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本土大所是经理层掩盖其掠夺行为和权力寻租的首要选择。

其次,从审计供给角度,我国整个审计市场质量不高,审计师独立性不强,还不能很好起到监督的作用。具体来说:较本土大所而言,“四大”和其他小所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分别在不同的客户群中对经理层权力发挥了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而本土大所,特别是本土六大更容易与被审计单位经理层合谋,无法出具客观的审计意见。

最后,从整体来看,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愿意引入高质量的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且上市公司能够识别审计师的质量,即上市公司并不认同“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质量越高”。但整个审计市场的质量不高,尤其是本土大所可能与经理层存在合谋行为,出具有利于经理层的审计意见欺骗外部投资者。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律环境,加大惩罚力度,促进审计事务所增强独立性,严格监管经理层与外部审计师之间的合谋行为,引导审计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1] Jensen,M.,Meckling,W.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4):305-360.

[2] Simunic, D.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3] Firth,M., Smith,A. Selection of Auditor Firms by Companies in the New Issue Market[J]. Applied Economics, 1992,24(2):247-255.

[4] Eichenseher,J.W.,Hagigi,M.,Shields,D.Market Reaction to Auditor Changes by OTC Companies[J].Auditing,1989,9(1):29-40.

[5] 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63-70.

[6] 李明辉.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4):91-102.

[7] 王烨.股权控制链、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J].会计研究,2009,(6):65-72.

[8] 周中胜,陈汉文.大股东资金占用与外部审计监督[J].审计研究,2006,(3):73-81.

[9] 李海燕,厉夫宁.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来自债务代理成本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3):81-93.

[10] Morck,R., Shlifer ,A., Vishny, R.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8,20(1-2):293-315.

[11] Beasley, M. S.Petroni,K.R. Board Independence and Audit Firm Type[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1,20(1):97-114.

(责任编辑:杨全山)

2017-09-18

郭 林(1987-),男,北京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上市公司财务研究。E-mail:123710489@qq.com

F037.1

A

1000-176X(2017)11-0065-08

猜你喜欢

经理层审计师董事会
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探讨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关于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
董事会监督下经理层行为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