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7-12-13刘福华

赢未来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刘福华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创新素质”的培养上。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喜欢自由思考问题”等,看上去不是直接的创新教育,但它却是“创新素质”的源头活水。因此,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的创造性的个性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途径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传授方式枯燥乏味

一份堪称优秀的教学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小学数学教材所显示的知识内容只局限于书本上的信息,也称之为静态信息。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只是根据教材显示内容进行规划总结然后授课,教师的这样做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学习范畴,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时,教师总是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导,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忽略了其实学生才是教学内容的中心这一关键因素。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顺利进行,教师往往操控一切可变元素来达成目标,这些教学设计的想法实际上就是把学生当成教学工具,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2.1 注重设置问题,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归根到底在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今天的课堂,主要体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要求学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新课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和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工作。同时,我充分利用系统、准确、抑扬顿挫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有些时候,我还会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引发学生对知识、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鸡兔共有头18个,足60只,问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这个问题时,学生起初感到无比困难。我就提示学生:大家开动脑筋,考虑是否可以把两只鸡翅膀也算作脚呢?这样一来,那就是18×4=72,72只脚。但马上学生说:题中只告诉有60只脚,翅膀不算脚啊!于是大家就知道翅膀就是72-60=12,有12支翅膀,那就只有6只鸡啦。因此兔的只数就为18-6=12,12只兔。这样一来,看起来比较困难的一道数学题,经过我的步步诱导,就迎刃而解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 直观操作,启迪思维

心理学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用耳辨析。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充分让学生动手去剪、去分、去拼、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中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操作的活动,使学生不但深刻了解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使学生得到较多的学习主动权,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应变能力。而且使全班学生智为活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体现。

2.3 设置并利用“悬念”,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家认为:“悬念”能对人的大脑皮层产生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可以扣人心弦,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假如我们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巧设一些悬念,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如: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例为:“每盒彩色笔24支,13盒共多少支?”实质上,学生可以利用旧知识来计算24×13的方法很多。教学时,我们可先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计算,看谁想的方法多。这样学生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就可能会想到: 24×13=24×(3+10)=24×3+24×10,24×13=24×(10+3)=24×10+24×3,24×13=(20+4)×13=20×13+4×13,24×13=(4+20)×13=4×13+20×13……等。在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展示后,我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怎样用竖式计算24×13。这样大大增加了思维培养的含量,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2.4 安排有效练习,深化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其核心就是善于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些发散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在进行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以就同一概念、法则、公式提出不同的问题;在教典型例题时,教师则更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运用数学原理,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在教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我设计了这样題型(教师投影出示图形):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一组平行边)是6厘米,斜边(另一组平行边)上的高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几乎都根据底乘以高的公式算出结果是30平方厘米。我这时告诉学生这种算法是错误的。然后我让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说明错误原因。并强调: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是用这个图形的底和相应的高相乘。这样的练习题既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又加深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

三、结语

小学是学生建立学习观念,塑造学习思维的一个重要时期,只有在小学课堂中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月琴.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16(9).

[2]李铁烽.数学课堂要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通报,2017(9).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