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边区金融机构反洗钱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12-13谢迎春
谢迎春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洗钱犯罪分子和恐怖融资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强,犯罪分子开始将洗钱行为由大中型发达地区向位置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转移。本文以怀化市辖内银行机构反洗钱工作现状为例,分析当前贫困边远地区银行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地区 金融机构 反洗钱 问题 建议
怀化市地处武陵山片区东段,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区)11个,辖内银行机构共83家,其中法人机构13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2家,村镇银行1家。调查显示,怀化市辖内银行機构反洗钱专职人员只有38人,占比例小于50%。
一、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人行怀化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怀化市中支)依照反洗钱法规,加大了反洗钱监管信息系统的推广运用,加强法人机构履职监管,立足风险为本,积极转变监管方式,强化行政执法,完善风险评估,有效提升了全市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一)加强培训,提升反洗钱能力
2016年以来,怀化市中支专门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农村商业银行高管人员及业务、反洗钱部门负责人88人次进行反洗钱培训;组织怀化市中支全体反洗钱工作人员及辖内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反洗钱专干共70余人参加了长沙中支举办的2016年湖南省金融机构反洗钱业务培训,深入到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专项讲座7次。
(二)开展宣传,提高反洗钱意识
怀化各县市积极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反洗钱宣传活动:芷江县以“七一”建党节为契机,在红色教育基地受降坊开展了大型的反洗钱宣传活动。靖县以杨梅节为平台,积极筹办湘黔桂三省(区)八县汉苗侗“三语”普惠金融宣传活动,将反洗钱知识送到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通过宣传活动,扩大了反洗钱知识的传播范围,将反洗钱知识送到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有助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对推动乡镇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预防洗钱犯罪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分类监管,提高反洗钱效率
一是开展考核评级。考核评级中,坚持“标准统一、程序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考评原则,采取“三查一调”的方法(即查看内控制度、日常监管档案、年度报告和实地调查),对13个县(市、区)、141家金融机构进行考核评级工作。二是强化监管。依据《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考核评级结果,制定了分类监管措施,确定了重点监管对象,开展监管走访、现场检查以及风险评估等多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在反洗钱执法检查中,对单位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时处罚。三是开展信息共享。积极转变履职理念,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联系,构建反洗钱长效机构。2016年来,先后6次主动到公安、检察部门进行工作联系和协调,及时全面掌握了解辖内上游洗钱犯罪案件及涉嫌洗钱案件的情况,并在全市进行相关案件搜寻和案情分析,共同推进洗钱案判罪。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反洗钱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性
通过对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的反洗钱分类评级工作发现:一是部分机构存在反洗钱内控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如内控制度中未包含涉恐资产冻结、反洗钱内部审计、反洗钱保密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操作流程等相关制度。二是存在部分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照搬照抄现成的规章和办法,未充分结合机构自身业务及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流程。三是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未能及时根据反洗钱监管政策的变化修订反洗钱等内控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银发[2016]3号)的文件颁布后在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当前开展的现场及非现场检查中发现,仍然存在部分法人金融机构未及时修订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办法。
(二)客户身份识别及尽职调查不到位
一是部分银行机构对客户申报的职业、真实住址、联系方式等其他个人信息核实不到位。二是少数客户不配合真实性核查工作。柜台人员在客户尽职调查时,因在执行客户真实性核查过程中引发起客户反感、不配合等情况的出现。三是少数防伪识别设备未完成技术更新的偏远农村的乡镇机构网点存在证件真实性核查漏洞。
(三)可疑交易报告有效性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银行机构都已根据本机构业务特点及相关规章、办法建立了反洗钱工作系统,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反洗钱监测系统进行数据检测继而对异常交易进行自动预警,然而其最核心的数据鉴别分析仍然需要人工复检来完成。3号令颁布后,辖内部分银行机构反映可疑交易提取的质和量的平衡关系难以把握,系统提取的交易量过大,会给人工分析带来极大的压力,而系统提取的交易量过小,又可能造成异常的遗漏。
(四)反洗钱专职人员长期不足
商业银行的反洗钱人员多为兼职,而当前银行机构的业务量快速增长同反洗钱专门人员配比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同时,部分网点存在业务人员未经必要的岗前培训,对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相关要求未能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办理相关业务,继而在客户风险等级分类、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分析识别等方面很难达到反洗钱工作的要求。
(五)反洗钱技术水平欠缺
为确保反洗钱工作的顺利进行,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偏远地区的银行机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洗钱技术水平还相对欠缺。如当前辖内的某地方法人机构还没有一套高效的反洗钱核心系统,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报送全依靠人工识别、分析、报送,因此存在纰漏的可能性。同时,因为部分银行机构支付数据检测系统的甄别技术缺陷较为严重,给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机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银行机构对大规模资金的检测难度。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反洗钱业务培训力度,落实反洗钱问责制度
一是通过举办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业务知识培训,提升银行机构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意识和能力。通过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反洗钱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要加强一线柜台人员的反洗钱意识和异常交易识别能力。二是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大对辖内金融机构反洗钱日常工作的检查和辅导力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的洗钱风险进行坚决的处置。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应建立反洗钱奖惩问责机制,将反洗钱工作作为绩效考核、干部选拔的重要指标,切实提高各级员工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认知。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反洗钱防控能力
一是银行机构要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准确有效地识别各业务环节的洗钱风险。一线柜台人员在为客户开立账户时,要加强对异常开户情形的把控,对客户身份有疑问需开展重新识别时一定要确保执行规章的全面性、正确性,不留风险隐患。同时对不同风险等级客户所采取的管控措施要分级别对待,对高风险等级客户要加强关注,对高等级客户相关账户业务应当有所限制。二是切实加强客户尽职调查,做好持续识别。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预防洗钱行为的基本前提。柜面人员要高度关注客户行为,对一人控制多个账户、一个代理多人办理相关业务等情形,要加强关注,做好客户尽职调查。三是完善相关系统,提高可疑交易甄别能力。各银行机构应优化可疑交易监测的模型,深入研究洗钱案件的特点,建立科学具体的检测模型。首先要完善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方法,银行可以通过在签订协议中确定银行具有识别客户身份的权利和义务,来保障商业银行能完整地采集到客户的信息,还可建立统一的身份系统信息,使客户的身份识别容易在商业银行登记系统中作为信息被查阅到。同时,对客户的身份、交易特征进行数据化综合测评,对可疑交易首先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并进行针对性的防范。
(三)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反洗钱效率
一是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人民银行、公安、工商、税务等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反洗钱相关信息通报制度,同时有关部门应以相关预警结果及时对辖内金融机构进行预警提示。二是搭建银行间可疑行为采集及预警平台。银行机构柜台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拦截可疑客户或可疑行为之后,这些客户有可能会转向其他银行,所以搭建银行间可疑行为采集及预警平台对预防、拦截犯罪行为、提高反洗钱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