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构建

2017-12-13李静

武术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指标

李静

摘 要:借鉴SEVERQUAL分析模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构建了公共体育课程“学评教”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 学评教 指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0138—06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研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评教”这一方法作为评价教师上课质量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现已被国内外大多数学校所认同并且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但其目前还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在我国高校,“学评教”在理论和实践上尚存在需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尤其在公共体育课的评教方面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评教”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重庆邮电大学除体育学院外的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工作在一线的部分体育教师。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阅读有关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的书籍、期刊、博硕论文等资料,寻求解决目前有关公共体育课“学评教”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对统计方法和SEVERQUAL分析模型的学习,寻求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2.2.2问卷调查法

(1)通过对重庆邮电大学大一、大二、大三,除体育学院之外的在校学生进行随机发放问卷,从学生的角度对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进行调查研究。

(2)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分别从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三个方面通过五级量表以“非常合理、合理、比较合理、不合理、非常不合理”标准划分,征求专家意见,最后以80%的专家认为此问卷非常合理,20%的专家认为合理;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进行了小范围的信度检验,对80名学生隔了两个星期之后再次进行重测,前后两次测试的信度系数为0.85,达到有效系数。因此,此调查问卷有效可信可以发放。

(3)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本次问卷在全校范围内,对参与公共体育课程的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采用随机发放,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60张,回收231张,回收率88.84%,其中有效问卷217张,有效率为93.93%。达到问卷回收要求,问卷有效。

2.2.3访谈法

通过对学校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从教师专业的角度,了解教师对当前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体系及教学管理方面的建议。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Excel办公软件,对收集到的学生问卷答案、教师访谈答案对数据进行平均数、方差等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体系的构成

3.1.1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使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所需要评价的具体事物,为评价指明了方向。正如我们这篇论文所要评价的对象就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评教”指标体系。

3.1.2评价指标

指标是建立综合评价的基本元素。它是依据评价目的,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实际处境而制定的,随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是符合评价对象标准,同时可以对评价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使人们更加清晰了解。基于SEVQUAL分析模型建立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可以从有形设施、可靠性、敬业精神、保障度和情感交流等5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再细分选取出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再细分选取三级指标,循序渐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共体育课“学评教”评价指标体系。

3.1.3评价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的权重,是指每一个评价指标在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客观地反映出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表现出的重要程度和关键因素,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3.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学生调查、采访教师意见及结合重庆邮电大学公共体育课程 “学评教”实施标准与体系,结合相关SEVQUAL分析模型知识,对初步设立的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筛选、修正。从有形性、可靠性、敬业精神、保障度以及情感投入5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修改、添加,形成了13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制定了新的公共体育课程“学评教”评价指标。(见表2 )

3.3 教师访谈数据整理分析

教师访谈采用问卷形式,请教师进行作答。访谈中仅有28.5%的教师对学校关于公共体育课程“学评教”指标体系了解,14.3%的教师有一定了解,42.9%的教师不太了解,14.3%的教师不了解。

关于进行“学评教”之后对教师进行反馈信息的工作,有28.6%的教师认为反馈还算及时,对教学有一定帮助,71.4%的教师反应信息的反馈不及时,对教学没有太大帮助。

在访谈中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7位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以及担任相关行政教学的教师以李斯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对初步建立的公共体育课学评教指标进行重要程度评分,从教师角度确定各级指标在整个指标系统的重要程度。具体评价方法为:1~5分,1分代表不重要,2分代表无所谓,3分代表一般重要,4分代表重要,5分代表非常重要。通过调查,得出了第一位教师指标重要程度情况表,见表3:

以此类推,分别收集得出7位教师对各个指标的评价得分。

依据汇总后的指标得分总表,为了统一收集教师对指标的意见,并判断指标的重要程度,我们将对教师的评分进行平均分的运算。见表5:

通过进行平均分运算进行数据整理分析,我们得知各指标中分数介于4.5~5分的指标有4个、4~4.5分的指标有22个、3.5~4分的指标有11个、3~3.5分的指标有4个、3分以下的指标有1个。如图3:

其中分數最高的前6个这指标分别是A111即运动场地数量、A231即上课认真负责,耐心指导学生、A213即教师教学经验、A112即运动器材配置、A224即教师技能水平、A232即上课内容选择、安排科学合理;分数最低的后6位指标分别是A122即多媒体技术教学、A222即教师裁判等级、A432即清点人数、A211即教师学历、A223即教师运动员等级以及A431合理安排放松活动。

3.4 学生问卷的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回收的231张有效问卷中,男生占57.5%,女生占42.5%;大一学生占41.3%,大二学生占36.2%,大三学生占22.5%;对现在学校实施的学评教有11.2%的学生了解,51.3%的学生个别地方不理解,36.3%的学生许多地方不理解,1.2%的学生完全不理解。

调查中学生对于上课兴趣降低,有着多种多样不同的原因。(见图1)

在调查中,学生对于现今公共体育课程的改进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见图2)

对于现今“学评教”存在的问题。(见图3)

在问卷中关于对现今学评教体系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中,学生调查结果。(见图4)

对问卷进行回收,运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统计,依据每位学生对每个指标的得分,可以得出各个三级指标的平均分。

在Excel中将各级平均分进行排序,通过整理分析,我们得知各个三级指标分数介于4.5~5分的指标有2个、4~4.5分的指标有24个、3.5~4分的指标有10个、3~3.5分的指标有6个。

其中分数最高的前6个指标分别为:A224即教师的技能水平、A233即班级纪律良好、A231即上课内容选择、安排科学合理、A314即尊重关心学生、A232即上课内容选择、安排科学合理以及A236即示范动作学生易于接受。分数最低的6个指标分别是,A411即点名、A212即教师职称、A223即教师运动员等级,A122即多媒体技术教学,A211即教师学历,A222即教师裁判等级。

3.5 指标的筛选

关于公共体育课程“学评教”指标的筛选,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教授者即教师,另一就是被教授者即学生,管理者意见作为参考和辅助。在评教活动中,由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所代表的立场不同,所以对指标的选取会出现偏差。如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开设课程、并按照教务部门的安排进行教学。“因此,必然会出现一些被管理者或教师认为重要的因素但在学生看来却是无足轻重,以致学生在进行“学评教”的过程中很少会给它,管理者认为应该得到的较高评价,因此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效度”。[1]所以对指标最后的再选取,将会采取理论基础、数据和实际经验情况三者相结合作出最后的决定。

3.5.1以学生为主的指标筛选

学生评教就是指学生从学习者的角度,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工作各要素的综合认知、自我理解,对教师教学工作所作出的定性与定量评估。[2]学生作为评教主体,对学评教指标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本论文的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由学生来确定。主要有以下理由:

第一,学生具有评教的权利。“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考核,并听取本人、其他教师及学生的意见”。[3]

第二,学生参与评教意见拥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居颂光认为,学生评教是教师审视教学过程的一面镜子。[4]“从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教学的服务对象、从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来看,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评价”。[5]因此得到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科学性和属实性。

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各个指标的平均分,我们将各平均分再进行总体平均分计算和方差运算,计算临界值,得出表7:

依据取值范围3.86

3.5.2指标筛选结果

我们虽然以学生的问卷结果为主决定最后的指标去留,但是由于学生对教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掌握的片面化,而且在指标的删选过程中教师侧重与学生侧重有所不同。体育课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固定的教学时数,有规定的统一任务;从教师方面看,必须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上课,从学生角度看,必须按时上课,不可以随意缺席。[6]因此教师指标中较高的A423即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规范操作,A411即上课点名和A441即教学任务的完成,仍需保留在指标中;公共体育课有着它的特殊性,学生上课的时间也是经过学校教务处仔细安排的。因此学生指标中较高的A431合理安排放松活动,A433即回收清点器材,A451即上课时间段予以删除。

一项社会活动兴起要源于“三维”依据:理论依据、政策依据、实践依据。[7]因此为了得到更加合理可行,科学可靠的指标经过专家讨论之后,最终得到指标体系表2:

3.6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表现出某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统计学上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一般采用的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经验法,第二种是多因素统计法。

我们将采用多因素统计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計算,然后再对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进行权重系数确定,具体方法如下:先求出每个被调查者各二级指标下的各个三级指标的总和再求出其平均分设为X,将每个被调查者的的平均分X加起来再求平均分M即各个二级指标的平均分,将各个二级指标平均分M相加得到和N,则每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即M/N。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吸取相关专家们得许多建议和意见,对指标体系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分析进一步修正了指标体系,得出以下结论:

(1)构建了以有形设施、可靠性、敬业精神、保障度以及情感投入为基本框架的5个一级指标;

(2)构建了以教学设施、技术设备、师资力量、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师基本素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对学生注意关切为主的11个二级指标;

(3)构建了以运动场地数量、运动器材配置、教师技能水平、上课点名等一系列为主的共31个三级指标;

(4)分别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赋予权重系数,使得管理者更有针对性实施公共体育课的“学评教”。

4.2 建议

依据最终确立的公共体育课“学评教”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改进:

(1)有形性: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与体育教学相关领导和教师多沟通,对学校现有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进行了解,听取教师建议,根据现今教学班的具体人数,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对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增加和改善;在课堂上要备有应急医疗用品,在出现意外时能够及时的做相应处理,使伤害降到最低。

(2)可靠性:体育教师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自身教学技能,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3)敬业精神:学校相关部门要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基本素质培训,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通过体育运动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

(4)障度:学校相关部门要对学生进行“学评教”指标解读,提高结果的可信度,使结果具有可参考价值;“学评教”进行的过程要严格监督,不能出现代评、乱评现象;“学评教”结束后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体育教师,便于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5)情感投入: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要不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教师、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教学上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体育课程“学评教”指标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改进“学评教”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快乐运动,享受运动,教师能够快乐教学,享受教学。

注释:

[1]丁三青,郑延福.国内“高校学生评教”现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9.

[2]陈 勤,曾凡才,李爱玲.医学院校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调查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12):2251-2252.

[3]全国人大.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1986-4-12.

[4]居颂光.对高校“学生评教”利弊的思考[J].中国临床研究,2011(9):861.

[5]邓菊香.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6]董晓郧.体育课的性质、特点及组织教学的基本要点[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8(1):143.

[7]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建[D].陕西:陕西师范学院,2011.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宋刚练.浅析高校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7(2):64-67.

[2]杨丽丽,陆玉林,孙列平.我院“学生评教”中若干问题与对策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4):127-129.

[3]孙守正.对建立体育院系术科教学学生评教体系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110.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Li J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Refering SEVERQUAL analysis model,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paper studie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about the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learn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ries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public sports curriculum "learn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 index system.

Keywords: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dex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课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最新引用指标
数字电视指标测量及日常维护处理
中医药院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①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