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2017-12-13刘军良

武术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现状教学

刘军良

摘 要:文章首先对太极柔力球的概念、特点进行阐述,对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积极影响进行说明,同时,分析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促进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对策,以期为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太极柔力球 教学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1—0059—02

1 太极柔力球概念及特点

1.1 太极柔力球概念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集太极、柔力球为一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兴球类运动,该运动是由运动员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它可以二人对抛、单人独练、几个人互传或隔网竞技,以达到健身、娱乐、表演和竞技的一种运动项目。

1.2 太极柔力球发展特点

太极柔力球自1991年由山西医科大学晋中学院白榕副教授创编,开始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在太极柔力球发展的二十多年里,具有两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一是太极柔力球区域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的现状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专门的太极柔力球组织机构,当前,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有辽宁、湖北、北京等地,其他地区比较少见。二是参与太极柔力球练习的人员年龄不均衡,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有利于练习者身心健康的运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员练习,但我国的太极柔力球只是在老年人之间发展得较好,年轻人很少人参与,给人以太极柔力球是老年人运动的感觉,使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受阻。

2 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积极影响

2.1 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刚柔并济、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它对于练习者的关节、肌肉的协调都有锻炼作用,既可以缓解练习者的身心疲劳,又可以发展练习者神经系统的协调性、神经与肌肉系统之间的协同力。所以说,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理素质,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2.2 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内外兼修的运动,它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在太极柔力球的对抗比赛中,反对简单、直接、粗放的用力打法,更倾向于敲打智取、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打法。因此,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多项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太极柔力球的运动中潜移默化地运用含蓄、圆融、婉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强大。

2.3 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体育锻炼,是每一个人终身都应参与的活动,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年,又或是老人,都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太极柔力球运动学法简单,趣味性强,不需要太大的场地,且对于锻炼者的身体、心理的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而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其对于培养学生走出校园都的体育行为影响巨大,所以说,在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对于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3 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现状

3.1 学生认知度不足,参与度不高

我国目前高校学生对于太极柔力球的认知度较低,学生了解太极柔力球的途径,大多来自高校教师传授和同学介绍,了解途径较为狭窄。而对于太极柔力球如何练习、比赛规则等练习要点,大多学生都不甚了解,有些高校的学生甚至不知道太极柔力球是何种运动,又何谈主动去了解这项运动。正是因为这种认知上的不足,使得高校学生在选择体育课程时,更愿意选择那些较为熟悉的,诸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健美操、游泳等传统体育课程,而对于太极柔力球课程的选择,则多不愿去关注。

3.2 太极柔力球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太极柔力球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是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的。高校太极柔力球体育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也是各教各的,缺乏交流,这对于太极柔力球在高校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也与我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太极柔力球的组织机构来进行管理,更是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来规范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没有高校间的比赛交流来推广且发展太极柔力球的现实有关。这种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太极柔力球课程在高校开展得并不顺利。

3.3 教师队伍规模小,教学技术参差不齐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这方面的技术人才是较为匮乏的。而高校精通太极柔力球的教师更是较为稀缺,很多体育教师都不是太极柔力球的科班出身,多是从其他体育科目转过来的,如体操、武术、三大球、健美操、游泳这样的科目,在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上岗教授学生太极柔力球这门课程了。实际上,这种短期的培训,并不能是教师的技术水平有多少提升,专业知识也多是一知半解,这种情况下,可见教师教授太极柔力球的教学效果并不会很理想。学生也因无法从教学课堂上体会到太极柔力球的精髓,而对太极柔力球这门体育课程持怀疑或漠视态度。

4 促进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对策

4.1 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技术水平

高校太极柔力球教师队伍技术薄弱,是当前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开展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首先,通过社会招聘的形式,吸取社会上具有专业太极柔力球技術的人才,如退役运动员、专业性强的业余爱好者等,或以专职形式或以兼职形式,担任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教师,以达到充实高校太极柔力球教师队伍的目的。其次,是建立太极柔力球技术培训机制,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太极柔力球这项运动产生兴趣。同时,高校之间也应加强太极柔力球课程的交流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提升各自的太极柔力球教学技术。

4.2 重塑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endprint

學生是促进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课程的主体,通过重塑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认知,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参与度,进而促进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发展。首先,是要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太极柔力球的精华之所在,让学生了解到太极柔力球不仅仅是在健身、塑身、美体上有较好的效果,在锻炼学生心智、体会中国传统文化、领悟思想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是要摆正学生学习太极柔力球的动机,使学生摆脱那种为了修学分而学习太极柔力球的心态,而应将其看作一种良好的健身、修身、竞技的体育运动,更应让学生在太极柔力球的训练当中,体会到太极柔力球带给他的身心愉悦感,使学生从心里喜欢上这项运动,进而主动学习太极柔力球,以达到发扬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目的。

4.3 完善太极柔力球教学体系

首先,编制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以此规范高校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变无序为有序;其次,建立多元化教学方法,理论技术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以竞赛的方式,增强学生对太极柔力球学习的激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晓俊.普通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1(4):140-142.

[2]孟月婷,王 艳,王 鲜. 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选修课效果的实验性研究[J]. 民族传统体育,2015(16):189-190.

[3]李小妮.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体育文献科技通报,2014(1):22-23.

[4]林 清.浅谈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紧张度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5(04).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aiji Softbal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Junliang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yuan Shanxi 030008,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explain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iji soft ball, and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Taiji Softbal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anwhile, analyzes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Taiji Softball curriculum,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carry out the creation of Taiji soft ball course for colleges.

Keywords:Taiji softball teaching status quo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状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