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对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态影响的研究
2017-12-13杜熙茹张桂芝
杜熙茹 张桂芝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体育舞蹈为干预方式,对广州市盲人学校的22名女生进行为期24周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实验后闭眼单脚站立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明显的提高盲人女生的静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并且经过训练后盲人女生的心境状态总体得到改善。文章旨在通过实验前后对两组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况分析、比较,来说明体育舞蹈训练对她们平衡能力和心境状态的影响,以期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社会及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盲人女生;体育舞蹈;平衡能力;心境状态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5.0010
体育舞蹈是一项包含运动力学、信息学、美学、伦理学及文学艺术等诸多内容于一体的新兴项目。持久坚持体育舞蹈训练可以使人体动作协调,改善人体各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性,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前庭器官的稳定性,提高运动器官的灵活性和柔韧性[1]。研究表明体育舞蹈对人体有一定的健身效果,并且经过长期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盲人由于视力的缺陷,很难能够独立、安全的行走,并且会出现盲态、小碎步等症状。所以,对于盲童来说至关重要的是要学会平稳的行走。
盲人因视力障碍,在社会中处于弱势,而女性盲人是需要格外关注的特殊群体,帮助她们尽快适应社会、独立生存是我们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盲人学校中,大部分体育器材都带有声音,用来辅助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本文使用沙锤作为辅助工具,来帮助盲人女生辨别队友的位置、转换队形,同时可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文章旨在从盲人适应社会的需求出发,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来证实体育舞蹈对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态的干预,并且总结出一套适合盲人女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教学组合,从而填补盲人女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空白,丰富特殊教育的体育项目,使其更快获得独立生活的技能和信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对盲人女生平衡能力及心境状态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1名学生,年龄均介乎10-12岁之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本文對盲人女生的心境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采用1994年国内华东师范大学的祝蓓里教授等人在Grove.G等制定的基础上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2]。修订后的量表包含有7个维度(分别是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心),40个形容词。信度在0.06-0.82之间,平均为0.71,在国内使用广泛。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2.3 实验研究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教授编制一种情绪状态评定量表,最后评定的TMD值越小,则表示心境状态越好。测试时间为2016年3月及7月。
平衡能力分为静态平衡能力及动态平衡能力,不同状态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大有不同。
1.静态平衡能力:闭目单脚站立
测试方法:受试者使用习惯的脚站立,另一只脚屈膝,脚离开地面,用小腿贴靠在站立腿的膝部,闭目,双手叉腰。当脚离地时开始计时,至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停表,计算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单脚维持的时间越久则表明平衡能力越好[3]。
2.动态平衡能力:原地转10圈后走50米,转10圈跑50米各一次
测试方法:受试者在测试者的帮助下原地转10圈,记录学生在走或者跑的过程中偏离情况及到达终点所需要的时间。
1.2.4 数理统计法
1.2.5 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对盲人女生平衡能力的影响
2.1.1 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对盲人女生平衡能力训练的理论分析
有研究认为,儿童平衡能力跟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且呈阶段性,后天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儿童平衡能力的发展,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其平衡能力发展存在差异,其中舞蹈训练是提高平衡能力的方法之一[4]。10-12岁学生的平衡能力处于发展时期,通过对盲人女生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可以使其的平衡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后天的特殊锻炼会对平衡能力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保留传统教学基础之上,融入新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可提高盲人女生的身体素质。
其次,舞蹈作为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艺术,“跳、转、翻、控”是舞蹈表演的四个基本技术技巧能力,也是舞蹈表演技艺形式之一,而平衡能力是影响舞蹈旋转类动作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每节课都有单、双脚“立脚跟”的动作,此动作不仅可以增加盲人女生脚踝的力量,还可以加强其调控身体重心的能力。
最后,有研究者从神经学角度讲,采用同一动作多方向训练的作用是锻炼视觉、前庭器官的能力,增强肌肉对同一动作不同方位的记忆能力,提高大脑神经控制动作的效率和人体运动感知觉的空间定位能力[5]。在实验中,盲人女生在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单脚旋转的动作,这类动作可以帮助她们更加准确的辨别方向、增加腿部力量、提高空间感知能力,从而促进本体感觉、前庭功能的改善。另外,体育舞蹈使骨骼肌在调节机体血液重新分配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促使神经调节、血循环的同时改善体液调节[6]。
2.1.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平衡能力测试结果
表1为实验前后闭眼单脚站立、转10圈跑50米、转10圈走50米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前两组在平衡能力三项指标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通过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后,盲人女生的平衡能力均得到提高,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比较后可以看出,对盲人女生按照常规体育教学也可以提高她们的平衡能力,但是效果不显著。体育舞蹈中恰恰基本舞步小组合,能够帮助盲人女生更好地识别前后左右的方位,也有利于改善盲人女生的前庭功能,并明显提高她们的静态平衡能力。动态平衡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虽未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均值上都优于对照组。endprint
2.2 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对盲人女生心境状态的影响
2.2.1 实验前盲人女生心境状态统计结果
盲人女生因视力障碍,同时受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其内心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她们他们很容易自卑,并且处于抑郁状态,时常会感到疲劳和慌乱。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出现不自信、活动不积极的状态。更有研究证明,盲生的心理问题较普通学生明显,并且低龄化趋势突出[7]。所以,本文尝试通过一种新颖的体育锻炼方式从青少年时期来改善其心境状态,积极引导她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实验前对两组盲人女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抑郁维度以外,P值均大于0.05,两组并未有显著性差异,为实验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实验前后盲人女生心境状态统计结果
如表2实验前后对两组盲人女生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体育舞蹈训练的盲人女生P<0.01,由115.91±14.39降低到90.36±6.63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361>0.05),并且数据显示盲人女生情绪纷乱总分TMD在增长,说明经过体育舞蹈训练后可以改善盲人女生的心境状态,同时对前人有关体育舞蹈训练对情绪应激、心境状态、心理健康有良好改善作用提供了支持[8-10]。
表3是对两组盲人女生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盲人女生各分量实验前后并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改变最大的是慌乱维度。经过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的盲人女生,在慌乱、疲劳、精力三个维度虽然与实验后并未有显著差异,但慌乱、疲劳两个维度均有所改善。在紧张、愤怒、抑郁、自尊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紧张、抑郁P<0.01。说明这两个维度在经过轻器械体育舞蹈训练后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具有很大的改善。
2.2.3 实验后盲人女生心境状态统计结果
如表4实验后对实验组、对照组盲人女生TMD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P<0.01说明实验后两组盲人女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盲人女生的心境状态。
有研究认为,跳舞可使人的注意力指向快乐和愉悦,优美的肢体舞动、轻松欢快的舞曲均可以分散她们愤怒、慌乱的心理状态。同时,体育舞蹈属于有氧运动,可以缓解生活的压力,并消除不良情绪,对心理有积极地健康促进作用[10]。如表5实验后对两组盲人女生心境健康的检验结果显示: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精力、自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可以看出,实验后两组盲人女生在紧张这一维度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明显缓解盲人女生紧张的心情。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经过一学期体育舞蹈的训练,盲人女生静态平衡力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虽然实验组动态平衡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并未有显著性差异,但在均值上都优于对照组。
3.1.2 利用轻器械作为辅助工具对盲人女生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提高她们的平衡能力,改善其的心境状态,并且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3.1.3 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采用集体教学,可以促进盲人女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同时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提高盲人女生的自信心,缓解盲人女生紧张、抑郁、慌乱的心情,从而改善盲人女生的心境状态。同时,手持能发声的轻器械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辨别方向和队友的位置。
3.2 建议
3.2.1 特殊学校及社会应继续研发辅助工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辅助教师教学。根据盲人女生的特殊性、教学的要求、以及体育舞蹈的特点,编排一种适合盲人女生的舞蹈,提高盲人女生的自信心、辨别方向的能力、平衡能力,让盲人女生感受舞蹈的美,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感悟美、体会美、创造美。
3.2.2 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增加对盲人群体的关注,特别是盲人女生,真正地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社会,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智强,张战博. 浅析体育舞蹈对身体素质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07(23):105-106.
[2] 祝蓓里. POMS量表及簡式中国常摸简介[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56-61.
[3] 肖春梅. 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文献综述[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52.
[4] 刘艳红. 视力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平衡能力比较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1(1):25-30.
[5] 谢明. 感知觉统合的理论与实践[M]. 天津:新蕾出版社,2010. 01:147-156.
[6] 燕铁斌,金冬梅. 平衡功能的评定及平衡功能训练[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杂,2007,8(11):79-80.
[7] 黄柏芳. 浙江省盲人学校在校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2004(3):41.
[8] 杨飞.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情绪应激与心境状态的影响[J]. 高教论述,2011(35):130-131.
[9] 南宫北. 拉丁舞训练对岁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5-27.
[10] 单洪刚.拉丁舞训练对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