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式养老问题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

2017-12-1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养老保险子女

施 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 25010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式养老问题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

施 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济南 250103)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考验。实际在养老问题上,政府、父母、子女三方之间存在博弈,其中一方会根据其他各方的策略调整自身策略,以求利益最大化。根据相关博弈理论,建立关于政府、父母、子女三方的养老博弈利益矩阵,分析造成博弈不均衡的原因,进而从完善社保体系、创新养老模式、开拓养老产业新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发展信息化养老等方面提出促进博弈均衡出现的对策和建议。

人口老龄化;中国式养老博弈;利益矩阵;均衡

一、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已达14.3%,[1]2016年将会更高。这充分说明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现今社会的养老,拥有健康的身体仅是首要保证,充足的金钱储备、适宜的养老环境、家人高质量的陪伴、生病时的看护等,也是养老的必备条件。而公共养老金缺口日益扩大,子女养老压力与日剧增,加之老年人对于养老质量要求的提高,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考验。

二、文献研究概述

国内对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养老产业的发展和养老模式的创新三方面。王昭阳,宋春玲等(2017)[2]认为应该从政策导向、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和执法监督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辜胜阻,吴华君等(2017)[3]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等对策和建议。方浪,曹冬梅等(2015)[4]指出通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等途径完善老年人收入保障体系。在养老产业的发展研究方面,尹惠茹,袁华等(2017)[5]认为养老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床位和护理人员供需失衡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而加强政府统筹规划、监督管理和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才是优化机构养老服务的策略。青连斌(2016)[6]则认为须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推动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以促进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发展。王桥(2015)[7]总结我国养老服务业在需求的弹性规划、体制政策、市场运作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认为需要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对于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尹孔阳,刘艳辉(2017)[8]分析了包括“以房养老”在内的多种养老模式的特点。陈鹏军(2013)[9]探讨了制约我国“以房养老”模式推行的因素:文化传统和思维理念、土地制度、房地产市场、居民住房模式、金融保险市场等。而常缨征(2014)[10]则针对 2013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分析“以房养老”的社会效应和双向风险,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除了“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创新以外,于潇,孙悦(2017)[11]认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养老”逐渐成为从概念走向现实的养老服务新模式,而智能设备、线上平台及软件和线下服务圈这三大板块促进了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匹配。综上,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养老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选取某个角度以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问题的解决。但现实情况是,政府、需要养老的父母、子女三方之间一直存在博弈。例如,对于子女而言,若父母一直缴纳养老保险,而政府对于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一直在提高,则子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养老是其最优策略。因为父母已有养老保险这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那子女选择养老的压力不会很大,同时还会因为养老而博取孝顺的好名声。对于政府和父母的分析亦如此。政府、父母、子女中的一方总是根据博弈其他方的策略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选择,以保障利益最大化。现有文献对于三者互动策略的研究较少,而研究三者的互动策略,建立博弈利益矩阵,分析博弈均衡,对于中国式养老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中国式养老博弈

(一)博弈利益矩阵的建立

1.政府(G)

养老保险是一种优值品,而政府具有“父爱主义”,出于人民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可以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在制度层面建立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障体系,但是并未对全民进行强制缴费要求。故政府在中国式养老博弈中面临两种策略选择: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和不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

2.父母(P)

由于政府并未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故父母在中国式养老博弈中亦面临两种策略选择:缴纳养老保险和不缴纳养老保险。并且这也符合现实情况。在我国,除城镇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属于强制性缴纳以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均以自愿为主。而部分人由于缺乏对养老保险的了解导致对其信任度不高,其仍然抱有依靠存款和子女养老的传统思想,致使此类人群参保率不高。

3.子女(C)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故在养老问题上,多数子女均会选择养老。但是亦存在一些其他情况:或由于子女离父母太远,无法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或由于自身丧失劳动能力,无能力供养;或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很好的担负起养老的义务等。无论何种情况,在中国式养老博弈中,养老和不养老是子女面临的策略选择。

将政府、父母、子女面临的策略进行组合,建立中国式养老博弈的利益矩阵,如下表所示。

表1 中国式养老博弈利益矩阵

(二)博弈利益矩阵的解释

1.政府(G)

政府在中国式养老博弈中,若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其收益主要来自于几方面:保费收入,保费资本运作的收入(利息和投资收益),由于“老有所依”带来的社会安定等,不强制缴纳便不会有这些收益。而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后,政府需要按期进行保费的支付,需要有完善的养老保险管理系统,而保费资本运作和管理也有成本。同样,不强制缴纳便不会有这些成本。究竟政府强制或不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其收益和成本的衡量需要综合考虑父母和子女的策略选择。

2.父母(P)

需要养老的父母若在退休前选择缴纳养老保险,需要连续支付不少于15年的保费,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到公共养老金的给付,数年保费累积下来,并不是一笔小数,这是加入养老保障体系的显著成本。但是缴纳养老保险后,退休后至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如果选择不缴纳养老保险,虽然没有保费的支出,但是仅仅依靠存款和子女来养老,保险系数并不高。一旦遇到较大的变故,或者子女无力养老,老年人此时便会陷入十分被动不利的局面。同上分析,老年人在博弈中最终收益的衡量亦需要综合考虑政府和子女的策略选择。

3.子女(C)

虽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数子女会选择给父母养老,而无论父母是否缴纳养老保险。但当今老年人的养老,除了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足够的金钱以外,对子女的陪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今社会生存压力较大,多数子女背负房贷车贷自顾不暇,更谈不上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养老。在中国,由于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很难像国外那样做到真正的分离,故即便是父母已加入养老保障体系,子女对父母的养老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子女的养老,可以极大的提高父母晚年生活的质量,并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若子女不养老,其面临的是声名狼藉和良心谴责,这是一种无法衡量的成本和损失。故子女在做养老或不养老的决策时,政府和父母的策略同样显得至关重要。

(三)博弈的策略组合分析

在中国式养老博弈中,政府、父母、子女的策略选择均需要综合考虑三方的影响。在表一中,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1,1,1)是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策略组合,也是该博弈的最终均衡,其对应各方的策略为:政府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父母缴纳养老保险和子女养老。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利益组合——(-1,-1,-1)则对应着政府不强制全民缴纳养老保险,父母不缴纳养老保险和子女不养老,此种策略组合下,三者的整体利益最小。对于中国式养老博弈,(1,1,1)是博弈各方希望达到的最理想情形,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三方整体利益最大化和三方整体利益最小化之间,存在着多种策略组合,而这些策略组合均没有实现博弈的均衡。

四、中国式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博弈分析,中国式养老博弈存在均衡的策略组合。但现实情况是,最优策略组合之外的情形居多,故中国式养老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养老保险制度多轨制并存,公共养老金缺口大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多轨制并存的问题。在我国,早先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城镇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简称职工保),覆盖在城镇就业的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和农民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覆盖机关事业单位的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覆盖城镇非就业人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覆盖农村居民。[12]其中职工保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公共养老金给付水平较高;而城居保和新农保,由于属于自愿投保型,主要依靠政府的补助,故公共养老金的给付水平较低。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额由财政筹资,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无需缴纳保险费用,退休后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领取公共养老金。这造成了不同群体间公共养老金的待遇差异较大,一定程度上引发分配不公和社会不满。加之我国原来公共养老金的筹资模式采用的是现收现付制,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现收现付制会造成公共养老金的缺口越来越大,“空账”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改变这种多轨制并存的局面,加快从现收现付制向完全基金制的转变,我国已从2008年开始陆续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进行改革,以求解决多轨制问题。

(二)部分人群仍执拗于传统的养老观念,排斥养老保险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这使得中国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相较于国外更加密切。虽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仍有部分人群执拗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而排斥养老保险。这部分人由于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了解,而固执地认为依靠子女养老才是最为坚实的保证。他们甚至把养育子女作为一种投资和交易,认为多生孩子才是对自己老年生活的保障。当子女成年后,他们又不愿从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中剥离,把子女当作是自己的附属品,强行介入子女的生活,用道德绑架子女,要求子女必须负起养老的责任,而不论子女是否具有养老的能力。虽然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也有赡养的责任,而道德上子女也应该尽到养老的义务,但是现今社会生存压力之大,已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完全依靠子女养老并不现实。在人口老龄化的大环境下,若父母不能尽早意识到加入养老保障体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障,而一味将子女作为养老的最后一道防线,无论对自身还是对子女而言都将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三)国家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出台,子女养老有心无力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加之公共养老金缺口日益扩大,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此举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行渐进。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若不实行延迟退休,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延迟退休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而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后,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13]按我国的现实情况,当子女65岁退休之时,父母至少85岁以上,而目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过75岁左右,由此可见,依靠子女养老越来越不现实。有能力养老的子女也不过仅能提供金钱上的养老,对于父母要求的高质量陪伴,多数子女显得有心无力。

五、对策与建议

根据上述博弈分析,针对中国式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为促使养老博弈均衡的出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参保率

社会保障体系除了养老保险以外,还包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方面,是对人的基本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完全基金制是最适应社会发展的公共养老金筹资模式,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在加快向完全基金制的转变。目前我国已在制度层面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6岁以上的公民,只要想参加,就都能找到相应的制度参保,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参保率。为此,国家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在法律意识淡薄的贫困落后地区,更要加大普法的力度,令全民明白“养儿防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为保障自身的晚年生活,减轻子女的负担,尽早加入社会保障体系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互助养老模式

鉴于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限制,居家养老和互助养老逐步走入人们的视线。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此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失独家庭和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老年人。而互助养老,或通过发起互助社的途径,带动年轻人服务老年人,或通过老年朋友之间的“抱团”,以实现养老问题上最大的互帮互助。此种模式在国外已被多数老年人所接受。例如老年人把房屋租给年轻人,收取低价房租甚至不收房租,以换取年轻人对自己的照顾和陪伴,既解决了自身的养老问题,又增强了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又例如退休后的三五好友,共同寻找居住地,以“抱团”的方式互助养老。这些养老模式既可以减轻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又可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值得大力推广。

(三)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服务培训,开拓养老产业新思路

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征收后,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耕种面积少于0.3亩的统称为失地农民。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出现无法避免。虽然拆迁会使得农民获得一定补偿,但从长远来看,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而由此产生的 “拆二代”问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等也逐步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诸如家政人员,护理人员等。而失地农民普遍吃苦耐劳,具备服务行业的基本素质,若能加大对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培训,不但能解决该群体的再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回报社会的机会,更能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而对于需要大量服务人员的养老产业而言,更是一个寻求多方共赢发展的新思路。

(四)转变传统观念,丰富晚年生活

面对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父母应该首先改变传统的“养儿防老”思想观念。父母需要照顾赡养的时候,子女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加之各种贷款,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而现代多数老年人对于养老中子女的陪伴有着更高的要求,但随着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使得仅仅依靠子女养老逐渐成为不可能。父母应该正视并理解这个事实,逐步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当子女成年后,即为独立的个体,逐渐从原生家庭分离,这不但是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更是和父母亲密关系的分离。而许多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仍然把子女当作自己家庭的一份子,不能很好的处理这种分离的关系,执拗的以要求子女养老的名义介入子女的家庭和生活,这不但不利于建立和谐长久的家庭关系,更会给父母和子女双方带来困扰。为此,老年人应该通过诸如单位返聘,读老年大学,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结伴出游等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以填补退休后的落寞。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晚年,才能正视和子女的养老关系,才能从“养儿防老”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才能有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美好的晚年生活。

(五)将信息化引入养老,开启智慧养老新时代

在提高养老质量方面,为解决子女不能时常陪在父母身边的问题,互联网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新思路,让智能设备完成人力所不及之事,早些年的老人手机便是很好的例子。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也涌现出更具有实用性的高科技产品,例如前几年出现的桔豆电视盒子,只要在遥控器上按一个键,就能自动给子女打电话,帮助其在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获救。子女在医院帮老人配好药之后,可通过微信直接把药物的用法输入,电视机会提醒老人按时按剂量服药。而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可通过手机微信远程与父母家电视机进行分享。这些高科技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子女的作用,缩短亲情距离,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是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14]

[1] 国家统计局:2016年老年人口2.3086亿,达16.7% [EB/OL].http://www.sunfundscn.com/,2017-01-24.

[2]王昭阳,宋春玲,孟军.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相关对策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7,(06).

[3]辜胜阻,吴华君,曹冬梅.构建科学合理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建议[J].人口研究,2017,(01).

[4]辜胜阻,方浪,曹冬梅.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考[J].经济纵横,2015,(09).

[5]尹惠茹,袁华,石晓群,李文涛,安力彬.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机构发展困境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3).

[6]青连斌.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03).

[7]王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进程、存在的问题及产业化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8]尹孔阳,刘艳辉,郭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多元化养老模式的选择[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

[9]陈鹏军.我国“以房养老”发展瓶颈及其模式选择[J].经济纵横2013,(10).

[10]常缨征.关于“以房养老”模式的理性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09).

[11]于潇,孙悦.“互联网+养老”:新时期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研究[J].人口学刊,2017,(01).

[12]邓子基,陈工等.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1.

[13]中国经济网.报告建议2018年开始延迟退休 2045年延迟至65岁[EB/OL].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12/02/t20151202_7272063.shtml,2015-12-02.

[14] 中关村新闻中心.中国式养老多样化:桔豆盒子信息化养老更精彩[EB/OL]. http://news.zol.com.cn/569/5697824.html,2015-02-24.

AStudyofChinesePensionProblemintheContextofPopulationAgingfromPerspectiveofGameTheory

SHI Yang

( 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Jinan 250103,China )

At pres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China's old-age security system is facing a huge test. In fact, on the issue of pension, the government, parents, children are in the game, they will adjust their own strategies to maximize their own interests based on other strategies. The author tries to establish the receipts matrix of Chinese pens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game theory,after tha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he game imbalance, at last , the author proposes five proposal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novating the old-age model, opening up new ideas of the old-age industry, changing the perceptions,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on-based pension.

population aging; game of Chinese pension; receipts matrix; equilibrium

C92-05

A

1008-7605(2017)06-0030-05

2017-05-2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科研培育基金“人口与产业”学术团队建设项目

施阳(1983-),女,山东潍坊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博弈论的应用。

(责任编辑:翟瑞青)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养老保险子女
中国式民主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