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用且素朴:一种生命图式的探寻与确认—《落花生》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

2017-12-13徐洪权朱瑛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许地山落花生花生

○徐洪权 朱瑛

有用且素朴:一种生命图式的探寻与确认—《落花生》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

○徐洪权 朱瑛

编者按: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及适当挖掘是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一些经典的文本内容尤其具有这样的作用。本文抓住文本价值这一核心要素,通过对文本原生价值的多维透视,条分缕析地挖掘出其教学价值,这无疑会对教师有效教学提供难得的借鉴。

《落花生》是我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作为经典收入诸多教材版本,这也许源于它的简单——平淡如水的记叙,一读就懂的道理。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琢磨,因而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记住它无需费力,自然也不易遗忘。当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执教《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反复品读后发现这篇简单到极致的文章又是那么丰富、那么耐人寻味。

一、对《落花生》原生价值的多维透视

(一)走近作者。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出生于台湾的一个爱国志士家庭,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满怀壮志,忧国忧民,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腐朽没落势力的憎恨。1902年,许南英被委任为广东徐闻县知县,这一年,许地山刚好九岁。此后多年,许南英辗转多地任县级官吏,他在任上严于克己,作风清廉,颇有作为。父亲的品性对许地山的影响从童年开始并持续一生。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一开始创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推己及人同情弱者,另一方面,又试图为腐败的社会寻求光明的道路。尽管许地山熟读佛道经典,但从来不消极避世,而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将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二)走进文本。

1.文题。

文章的题目是《落花生》,落花生是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全文围绕它展开。这样给文章起题目很常见,人教版同单元的另一篇文章《珍珠鸟》也是如此。

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几乎都会产生一个疑问: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花生》而用《落花生》呢?窃以为:“花生”与“落花生”虽是同一事物,但“花生”带给人的是许多植物的常态感,花落长果,以《花生》为题,俗;而以《落花生》为题,不仅仅带来了陌生化的效果,而且揭示了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独有特点,更为关键的是,作者从花生身上感受到了落去浮华、默默结果的可贵。

这也是作者给自己起“落华生”为笔名的原因,做花生式的人成了许地山的人生目标。

2.文体。

从文体看,《落花生》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性散文。它与抒情性散文不同,感情含蓄内敛,藏于字里行间。虽只是记叙了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个故事,但对落花生的情与思却一直藏于心中,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厚重与真挚,并伴随作者终生。这需要用心咂摸,才能品味出文字背后的浓情与哲思。

与一般叙事性散文不同,《落花生》一文以对话为主体,生动、形象、有现场感,具有小说的味道。原本可以叙述和描写的劳动场面,概述为“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人教版简化为“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至于花生的生长状况只字未提,只说了“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以对话为文章主体是作者有意为之,简洁、朴实、平淡的对话,凸显了话语传达道理的生动、深刻与难忘。对话体说理有得天独厚的好处,阅读对话有如聆听贤者的教诲,孔子或苏格拉底与弟子的对话虽历经两千多年,读之依然让人身临其境,概因如此。

3.文风。

《落花生》一文文风朴实,却耐人寻味。文章写得华丽不容易,写得朴素不浅薄更难。杜牧在《答庄充书》所云:“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

《落花生》朴实首先在“平易浅显”。没有故弄玄虚的话语,没有高深莫测的哲理,没有旁征博引的卖弄,有的是一读就懂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有的是谆谆教诲、殷切希望。《落花生》朴实其次在“简洁明快”。没有拖泥带水的絮絮叨叨,父亲和孩子们之间的对话内容简洁明了(文中说“我们谈到夜深才散”,内容远不止文中所记),提示语更是简单之极。然而《落花生》又是那么耐人寻味。

例如,“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句中“居然”表达的是收获的惊喜,其实也暗示了花生生命的顽强,无需精心侍弄。查阅资料,花生生长期为100-150天,说成“过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也无不可,然而“没过几个月”更突显了花生生长周期短,孩子们收获时的喜出望外。又如,“我们争着答应:‘爱!’”中的“争着答应”既有孩子们对花生的特别喜爱之情,更有与父亲久别重逢后的雀跃之态、欣喜之情。

简言之,文如其人,人如其物,落花生、落华生与《落花生》三者合一,都折射出“落花生”精神来。

4.主旨。

许地山对“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等封建思想不屑一顾,鄙弃荣华富贵,反对浮华虚荣,抨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的伟大而体面的人物,他特别崇尚素朴,力求老老实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1922年,他写作了《落花生》,更是借花生表达了人生追求。普普通通的花生映照出有意义的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里最动人之处,借《落花生》表达了自己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不妨进入文本,沉入词句,聚焦花生进行一番心灵的探寻。

花生的特点很多,但关涉主旨的就是父亲所说的两句话。父亲第一次说的是:“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当家人认同后,父亲又由物及人,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父亲这两次说的话,仔细琢磨,指向不同——第一次,父亲强调了花生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有用,而且谦虚低调;第二次,父亲希望孩子们做一个很有用的人。针对父亲说的第二次话,学生可能提出:如果做既好看,又很有用的人,行不行呢?推敲“虽然……可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发现,父亲把“不好看”当做缺点的。

由此,父亲前后两次所说的话存在抵牾之处。文中的“我”悟出的“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则是聆听了父亲第二次所说话语的心得,落脚点是“有好处”。“不要做只讲体面”意味着只要对别人有好处,讲体面也是可以的。

当我们阅读许地山原文时发现,人教版的编辑对父亲的话语进行了修改。

第一处父亲的话语原为“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这与修改后的意思基本相同。

第二处原为“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这与修改后的话语有很大的差别,原文观点明确:做有用的人,不做伟大、好看的人。“我”说的话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态度也很明确:做有用的人,不做伟大、体面的人。

据此,我们得出《落花生》传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为做花生式的人,不做苹果式的人。这种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应该成为现代主流价值观,一定要让学生接受并践行,我们另当别论,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改变作者写作主旨其实也是没有必要的。

5.人物。

《落花生》描绘的是一幅充满温馨气息的合家欢乐图——收获花生的当晚,父母儿女围坐于茅亭之内,品尝孩子们亲手种植的花生,纵情言欢,何等惬意!父亲与儿女们亲切地闲谈,热烈地讨论,家常的絮语品评着最常见的花生,感受着天伦之乐。细细品味《落花生》一文,你又会发现这一家子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父亲建功立业,母亲相夫教子。

父亲虽然公务缠身,平常没有很多时间与家人相处,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相机对子女进行教育,为孩子指明人生的航向。父亲与孩子的交流民主平等,循循善诱,教子无痕。对于孩子们来说,父亲虽然是难得一见,但也没失职;对于老百姓来说,许南英是好的父母官。父亲像花生,有用在为国为民、劳心劳力。

母亲也像花生。她不露声色地创造机会让孩子们热爱劳动,感受劳动的乐趣——“居然收获了!”她善于创造教育契机,策划并主持了“收获节”,夫唱妇随,导演了一场“花生育儿”的好戏。在孩子们心目中,母亲就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地为家庭做着巨大的贡献。于是,母亲与孩子们说过的话语,“我”也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来。“怪可惜的”“好不好”等说话方式也是商量的语气,充分尊重孩子们,令作者难忘。

作者认同“落花生”的品质,牢记父亲的话语,时时用“落花生”来勉励自己。

6.手法。

《落花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借物喻理”。有人称之为“借物喻人”,借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赞美生活中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就像落花生一样,工作不令人羡慕,成果不引人注目,但实实在在地为大家服务,比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等。

很多教师都是这样解读的,而且引导学生不要看不起外表不美、岗位平凡、但实际有用的人,这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这样解读是有失偏颇的,违背了作者原意。因为父亲许南英希望孩子们做花生式的人,并不是让孩子们未来从事岗位平凡的工作,而是让孩子们树立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做人上人(即文中“伟大、体面的人”)。

希望孩子成为人上人是中国家长几千年来的梦想,即便当下也是如此,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无不传达这种殷切的心理。而父亲许南英是希望孩子们将来不图名利、不好大喜功、不夸夸其谈、不爱慕虚荣,而是默默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做一个有用之人,即做一个有用且素朴的人。这“人”不关涉职业,不关涉身份,不关涉年龄,只关涉人品与情操。

许地山借“落花生”表明了自己未来人生志向——一辈子做“落花生式”的人,其夫人的回忆亦成佐证:“豪华酒楼没有他的足迹,乘轮船、火车都是买普通票,喜爱与劳动人民接触,对人真挚谦虚,对名利从来淡薄。”由此,将《落花生》一文定为“借物喻人”当是误读。

对比是《落花生》另一突出表现手法。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结出时的位置和果实的样子作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挂在枝头,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需要指出的是,父亲话语中并没有将桃子、石榴、苹果说成无用之物,不可曲解。

7.结构。

《落花生》这篇课文的结构特别清晰,它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为顺序行文。种花生、收花生需要几个月时间,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是作者略写,将两件事合在一起用一句话简单交代。母亲做花生食品的过程也可以展开描写,但是浓缩成“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

尝花生与议花生应该是同步进行的,但起初什么时候尝花生根本没写,承母亲话语省略,到文末只是简单地交代一下“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可以说简单到极致,而议花生的过程则不厌其烦地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布局正是文章主旨决定的,议论花生是重点,主次分明才能重点突出。

8.视角。

《落花生》一文虽然是许地山成年之后(29岁时)所写,但是采用的是儿童视角,不掺杂写作时纷繁复杂的情绪,比如对过世父亲的思念等,也不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他写作时仿佛回到了当年,回到了十多年前,回到了那个难忘的晚上,用儿童的口吻叙述着,书写的就是十多岁孩子的所见所感,童真童言。这种儿童语言讲述的是儿童故事,呈现的是儿童思维,作为教材也更易为儿童理解与接受。采用儿童视角写作的散文、小说还有《城南旧事》《呼兰河传》《桂花雨》《社戏》等。与成人视角写作的文章相比,这类文本儿童更有亲近之感。

9.版本。

《落花生》一文选编入多个版本,比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和长春版等。其中北师大版的《落花生》更多地保留了许地山原文的风貌,而人教版的《落花生》(长春版《落花生》与人教版基本相同)做了一些改动。有将早期白话文用词改成通俗易懂的词汇从而便于孩子理解,比如将“隙地”改成“空地”,“灌园”改成“浇水”,“夜阑”改成“夜深”等。

但也有一些改动有待商榷。比如顺应时代需要,修改了父亲和我所说的话(前文已有叙述),使之变得有歧义;将“爹爹”改成了“父亲”,变得更加正式但少了一份亲切之感;将“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改成“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少了份忙碌兴奋劲儿;将“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改成“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少了对“鲜红嫩绿”的突出强调。引导学生对不同版本的《落花生》进行比较也别有一番趣味。

二、对《落花生》教学价值的智慧选择

对《落花生》一文的原生价值进行全面而且细致地梳理之后,我们有了丰富的潜在教学内容。将《落花生》的原生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必须有所取舍,有所聚焦,依据是教科书编者的意图,课标的年段要求,文后习题以及班级的学情特点等,综合考虑到这几点,教学价值才能最大化实现。

(一)《落花生》表达特色的发现与习得。

1.详略得当的布局。

诚如前文所述,《落花生》这篇课文的结构特别清晰,它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顺序行文。议花生最详细,种花生略写,尝花生极为简略,收花生最简略;议花生中,哥哥、姐姐、“我”议花生写得简略,父亲议花生详写,其中父亲谈及花生的可贵之处又是重点。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学习的范本。

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一题“……说一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即是让学生正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课标》)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有“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等要求,《落花生》是很好的学习载体。

笔者在预学单上出示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一题,全班37人,学生的回答可以粗略地分为四种类型:①类似“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的答案有9人;②类似花生的好处和做人的道理答案有20人;③摘抄文章中一句话(例如“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答案有5人;④其它答案(例如“桃子苹果成熟时会挂在枝头,不像花生那样只埋在地里。”)有3人。大部分同学要么没有领会题目的意图,要么还不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基于课标要求、编者意图和学情,我将学习《落花生》详略得当的结构作为核心教学内容之一。

具体设计如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同时完成研学单上的《鱼骨图》。

(2)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内容。填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明白,首先是种花生,接着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是同时进行的。

(3)同样是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作者平均使用笔墨了吗?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又是什么?

(4)参与议花生的有哪些人?详写了谁的话?略写了谁的话?父亲所说的话语中,又详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汇报,形成完善后的《鱼骨图》。

(5)作者为什么要做出如此的详略安排呢?学生思考并且交流。

2.朴实有味的语言。

《课标》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要求。《落花生》一文语言朴实,却耐人寻味,教学时,要引领孩子品词析句,在字里行间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可以围绕“居然”一词组织教学,品味出看似普通的词句背后的情感来。教学实录如下:

师: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第一自然段,读时,哪个词突然跃入你的眼帘?

生:跃入我眼帘的词是“居然”。我觉得收获应该是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用“居然”这个词呢?

师:居然是什么意思呢?

生:没有想到。

师:没有想到,所以用居然。作者没想到什么?看能不能联系上下文来找找答案。

生:因为半亩空地是荒地,没想到能结出花生来。

生:因为就几个孩子种花生,他们没有种植的经验,没想到花生就能收获了。

3.借物喻理的手法。

《课标》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有“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要求。借物喻理是文本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方面的特色。

对这种表现手法的发现与习得,受到了编者的重视,课文后的小练笔即设计为“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发现与习得将为学生增加一双重新认识世界的慧眼。

笔者的预习单有“写法探究:你认为本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全班37人,写到借物喻人的有23人;借物喻理的有4人;对比2人;对话2人;其它或者未写6人。看来大部分学生对借物喻人(借物喻理)有一定的认识。

具体教学时可以分成两步:第一,引导学生发现花生和苹果等与做人道理之间相通之处;第二,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事物与人或者理之间的关联,继而完成小练笔练习。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看到山水,看到梅兰竹菊也许有了别样的韵味,哪怕家里的餐桌、用旧的小刷子也会让学生浮想联翩,再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能又会有新的理解或顿悟。

(二)“落花生精神”的理解与敬重。

《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

《落花生》一文向我们呈现的是许地山终生恪守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做一个有用且素朴之人。《落花生》主张做一个锐意进取的“人中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过为人父母者:“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诚如《落花生》文中所说:“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这一观点在如今浮躁、急功近利的时代依然没有过时。

对落花生精神的理解也成了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如课文后第二题“抄写第十自然段,再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课后第三题“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读懂父亲所说的两次话的深刻含义,继而组织学生讨论甚至辩论“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你想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为什么?”这个话题。

接受并践行价值观的前提是理解并尊重,而非蹩脚说教与强行灌输,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我们也应该将选择权交给孩子。

至于字词的学习,主要内容的把握,标点的作用,对提示语的评价等,不应成为教学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与内容。

猜你喜欢

许地山落花生花生
掏花生
许地山较真
许地山较真
许地山伦敦“盗”宝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秋天,落花生
许地山遇事爱“较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