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法文化,在他们的笔尖摆渡

2017-12-13

空中之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译作傅雷笔尖

中法文化,在他们的笔尖摆渡

法国的星光,因他们的努力,闪耀在中国的文化天空。

“下次信封别弄那么紧了,又多了几秒紧张。”颁奖台上,特邀嘉宾毕飞宇在调侃中拆开了装有获奖结果的信封,第九届傅雷翻译出版奖于11月底在广州方所揭晓了最后的悬念。

新城与故人

设立于2009年的傅雷翻译出版奖旨在促进法语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呈现翻译家们的工作并向他们致以敬意。今年,该奖的颁奖活动首次移师广州举行。

目前,中国已成为法语书籍的最大版权引进国,仅2016年就有2110余部法语作品的版权转让至中国的出版社。本届翻译奖组委会共收到了包含文学类与社科类的59部参选作品。中法双方7位常任评委互相配合,从背景到语境进行了多方面考量,评选出了10部入围作品,并与特邀评委通过终评选择出了3本获奖作品。

遗憾的是,上届傅雷奖评委会主席、自奖项创立以来一直担任常任评委的法国翻译家林雅翎于今年春天因病逝世。通过她的翻译,法国读者认识了阎连科、莫言等人的作品与中国当代文学。“有时候,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莫言对译者曾有此评价。致敬林雅翎的气氛贯穿了本届傅雷奖,译者们用纯白的鲜花与精心的译作,表达着缅怀与尊敬。

翻译,渡人渡己

译者的名字通常会与作者并列于书的封面,但其往往是一个易于被忽视的角色。傅雷翻译出版奖在认可其工作之余,也让译者们走到了台前,与大众交流。

一本译作能顺利与读者见面,需要经历多少过程?在傅雷奖随后举行的系列活动中,译者讲述了他们翻译作品的个人经验与心路历程,出版人分享了与译者互相配合及跟进译作出版各环节的细节,作者也谈起了收到译本时的感受。

聚光灯下的译者们,谈论的话题一直围绕着作品。翻译,不只在中法文化间搭建起了桥梁,对于译者而言,他们有人在翻译中得到了对自己的治愈,有的开拓了新的知识面。他们在耕耘中收获,将更好的成果带给阅读之人。

“好的翻译作品和一般的作品,其区别在于多了一点灵魂的添加,让人感觉译本和作者是融为一体的。”林雅翎对于翻译的评价标准,闪耀在这些译者的笔锋。

猜你喜欢

译作傅雷笔尖
傅雷的称赞
what用法大搜索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没有寄出的信
SOME汉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