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链条 提升牛羊产业竞争力—宁夏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7-12-13孟阳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文│孟阳(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优化产业链条 提升牛羊产业竞争力—宁夏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文│孟阳(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牛羊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统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宁夏牛羊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仍旧存在着一些有待破解的难题,笔者以宁夏牛羊产业现状分析为基础,挖掘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宁夏牛羊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牛羊养殖。《宁夏“十三五”草畜产业规划》显示,截至2015年,宁夏共建立区、县、乡、村四级畜禽改良站(点)736个、良种繁育场47家,生产性能检测(测定)中心2个,累计推广优质肉牛冻精128万支、种公羊6.25万只,改良肉牛57万头、羊260万只,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80%、90%。采取收购、代养、托管、入股等方式,出户入场、整村推进,加快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家庭牧场建设,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全区各类规模养殖场(园区)6215个,其中肉牛1073个、滩(肉)羊4575个,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38%和4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5个和10.3个百分点,较2010年均提高9个百分点。牛羊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区牛羊肉产量分别为10.4万吨和10.5万吨,较2007年增长60%和84.2%,年均增长5.4%和7%。2017年上半年全区肉牛羊存栏分别为136.9万头和1185.1万只,同比增长2.5%和0.1%。
2.屠宰加工。截至2016年,宁夏全区共有牛羊屠宰企业38家,其中,规模以上屠宰企业16家,10家达出口肉品屠宰加工标准。从企业布局看,银川市9家,石嘴山市4家,吴忠市12家,固原市6家,中卫市7家。经营模式以“代宰”为主,代宰、自营和混合屠宰占比分别为90%、5%和5%。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统计,2016年定点屠宰企业屠宰肉牛、肉羊9.79万头和177.26万只,肉牛同比下降18.6%,肉羊同比增长2.2%,牛羊屠宰产能利用率仅为12.2%和22.2%,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全区总屠宰量的95.4%。牛羊肉加工量分别为2.11万吨和2.67万吨,牛肉同比下降18.6%,羊肉同比增长2.2%。牛羊肉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50.94元/千克和35.29元/千克,同比下降2.4%和7.5%,副产品价格也大幅下跌。羊皮价格最高时为40元/张,目前仅8~9元/张;羊杂碎过去平均价格50元/套,现在20~23元/套,畜禽屠宰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8%。
3.市场流通。调研中了解到,宁夏活牛基本不存在跨省调运,活羊每年从内蒙古等周边省区调入20万~30万只,向甘肃等地调出60万只。屠宰加工后的牛羊肉产品外销数量占40%以上,“涝河桥”“穆和春”“金福来”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清真品牌,国内主要销往陕西、广东、上海、北京、四川等省市,国外主要出口至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本地销售的牛羊肉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后,通常先流入一级批发市场,再流入二级批发市场、超市或农贸市场。此外,近两年在政府引导下,养殖企业和顺丰、京东等电商、物流企业的合作顺利推进,企业利润丰厚、积极性高,消费者对产品认可度高。顺丰速运在宁夏推出的牛羊肉寄递全产业链,使宁夏牛羊肉通过冷链物流服务网络,销往全国56个省会首府、重点城市,实现牛羊肉从宰杀到餐桌48小时生鲜快运。2016年8~12月,宁夏全区网上销售牛羊肉2500吨,预计2017年全年可达5000吨。
4.终端消费。宁夏是我国最大的穆斯林群众聚居区,当地居民肉类消费以牛羊肉为主且不可替代,随着人口及收入增加,牛羊肉消费量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农村消费量增长更为明显,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宁夏城乡居民人均户内牛羊肉消费量,分别为9.45千克和8.09千克,较2007年分别增长3.6%和78.6%,年均增长0.4%和6.7%。消费者户内牛羊肉消费目前仍以热鲜肉为主,占比在85%左右,随着冷链运输能力的增强,未来冷鲜肉消费比重将不断提高。户外消费是牛羊肉的另一重要消费形式,由于消费分散,统计难度大,目前缺乏官方统计数据,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饮旅游业快速发展,宁夏牛羊肉户外消费增长同样不可小视。另据调查,2016年宁夏涝河桥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吴忠市鑫鲜农副产品市场牛、羊肉日均批发交易量,同比分别增长8.8%和6.5%。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资金不足。宁夏牛羊肉品质优良,销路好,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肉源较少,市场供不应求。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养殖场户有较强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然而由于牛羊养殖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利润低、资金回收慢,企业融资难度大,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宁夏牛羊养殖最主要的“瓶颈”。虽然各市县已专门设立“贷款担保基金”,但审批时间长、贷款额度偏低、周期短。
2.人员流失严重。牛羊养殖行业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人员流动率高。夏华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近几年用工成本不断提高,但“用工难”现象并未改观,并已成为阻碍牛羊养殖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
3.产业链不完善。全区实现养殖、屠宰、加工、营销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仅有6家,大部分仍是养殖繁育、屠宰加工各自为营。产业链条短,屠宰加工企业主营业务仍以活畜屠宰和胴体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较低。
4.资源环境约束。宁夏水资源贫乏,单位土地面积每年所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9104立方米/平方千米,远低于临界指标,中南部地区饲草料种植、引黄灌区适宜发展规模养殖的水资源紧缺约束加大。此外,养殖业环保压力日益加大,畜禽养殖粪污集中处理成本偏高,部分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意识薄弱,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粪污等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缺乏设施设备和相应技术。
三、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政府应对牛羊养殖、屠宰加工企业进行有效的资金支持,探索采用信贷担保、贴息、补助等方式,鼓励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增加对草食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建立绿色通道,缩减放贷时间,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其次,借鉴国外牛羊保险制度及其运作机制,出台牛羊养殖政策性保险,提高养殖场户抗风险能力。再次,降低补贴门槛,使散养户也能获得政府补贴,提高扶持政策的普惠性。最后,仔畜费用在牛羊养殖成本中占有很大份额,但目前宁夏仅对固原等山区有部分仔畜购进补贴,希望全区都能参照新疆等地在仔畜购进环节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养殖场户的养殖积极性。
2.创新企业用人机制。牛羊养殖行业人员流动率高,出现“用工难”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工作环境差,薪资普遍过低。首先,可以考虑将员工收益与养殖效益挂钩,设立奖金提成,适当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对具有突出贡献和技能的员工赠送一定数量的股份,使员工和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同时给予员工生活和工作上足够的人文关怀。其次,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养殖人员职业技能,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与自我认同,并通过技能资格认证,实现对养殖人员的级别管理。最后,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
3.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在宁夏生态、资源约束加大的前提下,单靠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牛羊肉产量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应重点进行良种繁育、品种优化,不断提高牛羊繁殖率及单产水平,提升胴体品质,实现优质优价。重视对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技术的研发,降低养殖成本,调动企业及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4.积极优化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格局,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优化中的核心作用,提升宁夏牛羊产业竞争力。延伸牛羊产业链条,提高牛羊肉深加工产品比例,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专营店和连锁销售,打造具有独特品质的宁夏清真牛羊肉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