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7-12-12张晶
张晶
【摘 要】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英语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语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重视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将浅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大学英语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210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都是从专业角度出发的,虽然也包含素质教育,但是主要强调的还是专业素质教育。随着我国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不断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不仅重视专业素质,更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多元化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在200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七大报告里又再次作出了强调。个人和社会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受到广泛关注,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逐步开始有机相结合起来。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以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为依据,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为社会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成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趣味式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 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总之,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者。
(一)更新教育观念
英语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结合起来,注重传统知识,语法,词汇等基本内容教学的同时,更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最新技术新知识结合好,让学生了解综合人文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与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讲解大学英语课文时,将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背景知识,中英文化差异,并让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准备,用课前展示、小组汇报等形式分享自己对文化背景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丰富实践教学模式
加强英语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分组系统进行集体备课,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丰富教学活动,明确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如,每年新生在圣诞节期间,都会准备圣诞PARTY,师生共同讲解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的象征意义,并围绕圣诞节准备丰富的表演节目,英语话剧,相声,歌曲等,还自制各种道具,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练习英语,真正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把所学的课本英语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掌握專业基础知识。
(三)教学手段广泛运用现代技术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丰富教师教学方式,并有利改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果,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把视觉和听觉真正结合起来,丰富教学活动,运用课前演讲,小组辩论,话剧表演等,学生认真准备PPT演示,包括声音,图片,文字等的色彩声效的搭配,在准备和展示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三、结语
大学英语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要根据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改革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积极参与到丰富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不断为社会提供创新型英语综合运用人才。
【本文是课题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力乔.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琼州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7).
[2] 丁雪梅,甄良,宋平.调整结构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2007.
[4]张文霞,罗立胜.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仁[J].外语界,200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