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合唱教学的探究

2017-12-12刘旭

南北桥 2017年22期
关键词:合唱研究教学

刘旭

【摘 要】音乐教育对人才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大学生来说艺术类课程尤其重要。而合唱课在高校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此,本文对高校合唱教育进行探究。

【关键词】合唱 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28

当今,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显示出重要地位。合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合唱的蓬勃发展促使我国学校几乎多有合唱团队及开设合唱课。在音乐教育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課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合唱教学的基本目标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目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合唱课的全员参与性正好适应了这一教育核心,成为了高校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具体的教学目的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发挥音乐的艺术表现性

音乐是歌颂人们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和未来的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合唱教学就是要发扬音乐的艺术性。合唱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审美和感知两方面。审美教育要重视在合唱训练中体现出整体美、和声美、节奏美、音色美、旋律美和速度美。这些综合性的教育主要就是要通过合唱教学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这是提高学生创造美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合唱教学是通过对演唱内容的合理表达,来促使学生对健康、积极的合唱歌曲产生共鸣。在歌唱中体验音乐的激动、联想、想象,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总之,合唱是发挥音乐艺术表现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学生感知愉悦、提高自身审美的素质、对不良文化自觉地产生抵制心理,培养绝对高品质的音乐素养。

(二)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合唱是一门群体艺术,是要通过集体的合作带来一种美的享受,使欣赏的人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教育。而这样特殊的艺术形式会使演唱者本身也成为审美的对象,合唱的魅力在于,它是有多种协作堆砌而成的一个整体艺术门类,是由多声部互相配合烘托形成的和谐艺术。要想完成完美的和谐就要有着群体组织协调能力和对音乐声部均衡、谐和的综合性掌握,任何个人必须融进集体才能在这个集体的熔炉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三)发展能力,拓宽视野

合唱涉及的音乐内容相当的多,乐谱、演唱、指挥、节奏及和声效果等都要一一掌握。这样的一门艺术自然要求其演唱者要有着多感官的协调能力。合唱要求学生反应迅速,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加协调,有益于唤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多种感官。对开发智力,提高记忆力,发展想象力和思维力有着极显著的效果。同时,由于合唱涉及的歌曲内容很广,很多国内外合唱精品对拓宽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全面掌握民族音乐,认识和了解世界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高校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对象的声乐素质普遍较低

合唱是一种多人参与的艺术活动,教学对象有着广泛性。可是实际的高校学生,声乐素质有着很大的差异。就男生的声音状态来说,很多学生是高不“成”低不“就”;女孩子高音,高而不润,低音低而不稳,往往就实际训练中,很难训练出完美的合唱效果。

(二)人数多只能采用集体授课方式

在具体的合唱教学过程中,由于参与的人数较多,一般会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集体授课方式对个人的声乐训练就达不到最佳的完善处理,大多是依靠优美的乐器和歌唱来培训。这样的授课形式虽然能够体验平衡和谐的歌唱技巧,但是对于个人的气息、独唱训练就相对较少了。

(三)合唱教学过多依靠作品排练

合唱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作品排练为中心,对于合唱的基础知识、理论技巧讲授特别少,其教学主要是以合唱效果、演唱成绩来进行实践检验。由于过多地追求合唱效果,学生们同声合唱开展的时间长,基础较好,在学校具有广泛性和实效性。而对于混声合唱教学来说,时间短,基础较差,因而不受重视。这样的教学现状显示出了合唱教学在内容上不具有广泛性。

(四)合唱理论知识在现行高校教材中十分匮乏

青年人的音乐教育不能只围绕歌唱和识别,更要对音乐创作原理和理论研究进行深入地探讨。对于合唱教学来说,合唱的理论知识是发展合唱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唱教学不能脱离合唱理论知识的基础教学,可是在现今的高校教材中对于合唱理论的普及程度实在是太低,这有待于从教材入手,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改革高校合唱教学方法的基本方向

(一)由整体训练向个性化训练转变

所谓个性化的训练就是指在合唱教学中重视个人能力的训练,改变合唱教学太过于整体性的缺点。在具体的歌唱教学中要着重考虑学生的专长,让学生能够在合唱团体中也保有个性化的发展。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特别重视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气息训练。

从人的生理角度考虑,气是发生歌唱的原动力,气息的调整会使学生在歌唱中获得优美的音质,合唱效果也会因为学生良好清晰的音准而具备不同的风格。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深呼吸、高位置、直声”做好日常训练,并对每一名学生都进行必要的指导,及时地提出其气息调节上出现的问题,鼓励其坚持训练,主动地分析学生内在的潜质,使其通过宝贵的个人能力发展来增强合唱效果。

2.融合训练。

虽然要重视个性化发展,但是合唱毕竟不同于独唱,对于合唱训练还有重点指导“群体发声”的要点,把个性化的音调和音色发挥融入到集体的和声中去,与整体的发声融为一体,和谐、均衡地达到所有学生声线的高度统一。endprint

3.视唱训练。

视唱训练主要包括识谱、音准、节奏训练,并要在此基础上,较快地唱准自己的声部,同时又能很快地熟悉其他声部,保证合唱能够快速而顺利地进行。在提高视唱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训练学生歌唱的反应灵敏度,即眼耳手口的协调,具体来说要眼识谱、手划拍、耳校音、口轻唱。总之,视唱训练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灵敏的反应辨别能力和对音乐敏锐的感知能力,才能使合唱教学达到个性化的独特效果。

(二)由课堂固定模式向开放化的教学模式转变

所谓开放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强调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改变传统教学以学校和课堂作为唯一阵地的教学方法,把封闭的课堂转变为开放的课堂,“课内外相连,校内外互补”的交流教学成果。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的合唱教学在其教学特点上特别适合采用开放化的教学模式。在合唱教学中,现代化信息就是为开放式的教学开辟了新的渠道,为音乐教学提供了音乐文化信息。高校的合唱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总体框架下,将合唱教学进行扩展。如参与校外表演,拓展舞台空间。这样的表演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表演素质。教師要利用校园节日或与其他文艺媒体联系,为合唱团的公开表演创造机会。要知道有不少学生在练习时唱得不错,一旦公开演唱就大打折扣了,这就是舞台恐惧。要想改变这种现象除了要加强技能训练,做到“艺高人胆大”之外,还要减轻学生思想压力,通过舞台磨炼来促使学生适应表演,不再怯场。这种简单的校外磨炼,其实就是教学开放化的表现。试想一下,如果合唱教学只在固定的时间内教学,在封闭的课堂上演练,那么无论合唱技能多么优秀、演练效果多么成功都不会有到公开场合演唱那样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由单一化训练向统一化的训练转变

1.理论知识的统一化训练合唱与独唱不同,合唱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是任何个人演唱所达不到的。对于合唱技术的训练要做到统一规划,分阶段对合唱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不能像以往那样以完成作品排练为主,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是简单讲述。如《青春舞曲》的合唱训练,教师就要先讲解歌曲强弱规律,体会歌曲感情要素,然后要求学生放慢速度来唱准旋律和节奏,体会整首曲子的快慢对比,最后要求学生统一地表达出对青春的热爱情绪。这样先理论后训练的方法会达到合唱创作的最佳整合。

2.各种要素的统一化训练。合唱艺术要求“统一、平衡、和谐”,教师要特别重视统一化训练。具体来说就是发声形式要统一、音色表现要统一、节奏要统一、速度要统一、表情要统一。其一速度统一就是平时要多训练速度的配合,保证演唱时快慢和谐,音的时值不出现长短差异,较好地完成合唱任务。其二指挥统一就是注意指导学生,多依靠指挥来分析歌曲,使其了解指挥的各种手势变化意图,并及时地用歌声反映指挥的意图。其三表情统一就是要求大家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以及思想感情的表现要尽可能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打动人心的效果。例如:混声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女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具体说来是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在混声合唱训练中,要依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训练,先训练聆听声音,把握和声的音调素材和主旋律的节奏和速度,然后保证队员的合理配置,进行统一的声部规划。基础的工作做完之后,特别要重视混声合唱思想情绪调动的统一化训练,要通过电影剪辑、电视录像、音像资料等来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使所有合唱成员为作品而振奋,沉浸在作品的特定意境之中,自然而然地做到表情的统一。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们对合唱艺术十分地热爱和渴求。高校的合唱教学应该不断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保证对美的追求日新月异。当今世界,艺术的交流正进入一个无比融合的新时代,合唱训练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观念上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刘洁.合唱课实践性教学初探[J].艺术教育,2011,(09):74.

[2]张舒敏.合唱教学方法分析[J].今日科苑,2009,(24):2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唱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