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探讨
2017-12-12黄晶
黄晶
摘 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重点任务就是研究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以学生特点为基础,找到和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263-01
一、文言文在我国初中的教学现状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学习文言文才算把它学好了?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个难题,对许多教师来说也不例外,他们也常常会感觉到困惑,教师应该教些什么?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会产生以下明显问题:
1、对字词的理解过分强调。初中学生读懂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刚接触不久,又不如现代文明了。基于让学生读懂文言文的根本目的,教师往往都会先进行课文的提前翻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疏通文章”,然后教师再对文中的虚词、实词等方面进行用法的强调,由于教师对字词理解的做法过于强调,反而会使学生一头雾水,更加的感到烦躁无味,本来非常具有灵性和情趣的文章,变的肢零破碎,无美感可言。
2、对写作背景介绍过多。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一定会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生平介绍一下,很多教师在这方面有时会讲解过多,从而脱离了课文本身的的教学内容,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某位教师在对《隆中对》进行讲解时,首先从介绍作者的生平开始讲起,从而继续介绍到《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以及它们的书中内容和创作背景,在对书中人物讲解的时候,更是先从诸葛亮开始讲起,讲到了孙权,曹操等一系列的详细故事和各种纷争,最后讲到了三国鼎立,在同学们的踊跃兴趣之下,教师又联系了一些影视作品,讲到了其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就这样在洋洋洒洒的讲解中,一节课就这么过去了。学生倒是听的十分投入,但实际上对于文言知识的讲解是比较欠缺的,对于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来说,也是没有太大用处的。
3、对朗读不太重视。平时,学生们通常不会接触到文言文,对其缺乏相对的语感,往往都是处于“难读”状态,像一些停顿、断句的常识都没有进行过掌握,教师有时也会为学生们领读,示范阅读,但是有些老师会觉得这样非常麻烦,只选取一些重点的段落和语句进行朗读,让学生们背记“重点句子”,对于那些在考试当中不重要的句子,觉得读不读都没有太大区别,有些教师虽然也了解朗读十分重要,但是也只是让学生们反复的进行朗读,其实,这样的朗读并不会给学生学好文言文带来太大帮助。
4、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填鸭式教学依旧是许多语文老师现用的教学方式,有些老师甚至说过“文言文的课最容易上了,就是介绍一下作者,然后翻译一遍文章,讲讲重点字词,重点语句的翻译以及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一下就好,连备课步骤都省略了”,这句话非常逼真的反映出文言文教学的某些问题,即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式教学方法,俨然占据了教学的主导地位,课堂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们没有学习热情,教师也难以完成文言文的教学目的。
二、文言文教学对策
在初中阶段进行文言文教学,是为了养成学生阅读简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上述问题明显影响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与汲取文言文中的文化养料。在了解到这些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症下药”,从消除学生畏难文言文的情绪开始,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出有效的教学对策,笔者总结的教学对策如下: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一个人来说,兴趣是他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只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爱学、愿意学。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个体特征,充分调动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从“要我学”的心态转变成为“我要学”。为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有深刻的认知与了解,有效唤起其参与热情,从“新”“或”为文章出发点,找出教学突破口。在此方面,教师可以试着多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拿捏好度的情况下,给同学们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视片段及歌曲,把古今距离拉近化,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对于那些精短一些的文章,则可以改编成小故事,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以短剧的方式展示。这种教学非常适合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拿《陈涉世家》来说,其篇幅较长,怎么才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向同学们提出类似问题,即“陈涉称王后,如果当年与其佣耕的人来找他,他会怎样呢?”学生可能会变的兴致勃勃,会说,“如果我是陈涉,我就不会理他,谁让他以前看不起我”也有些同学可能这样回答,“我会好好待他,因为我曾经说过‘苟富贵,无相忘,我一定要言而有信。”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点评引导。这种教学非常适合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人物的形象特点。
2、重视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智慧,只有对文章进行反复的体味和朗读,才能够增加文言文的语感,增加学生对文言文含义的理解程度。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就是具有鲜活感,其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表达,往往是用强调或加重语气的方式,在文字里反映出文字的语气。状语后置及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都是可以用来表达所要强调的特殊句式的。我們用朗读的方式,就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文章重音及作者的语气变化,从而清楚的了解到作者当时的情感波动。
3、采取教无定法的教学策略。对于不同的文言文,教师应注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教无定法”。例如,那些思想较为深邃,字词较难的文章,教师可以运用“读-译-点-抄-背”这种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枯燥乏味,但是却有很好的学习效果,文言文毕竟不是现代文,它有很大的难度,如果这个时候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就会非常有难度,很可能还会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进度,例如,《出师表》这类生字词多且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必须要对字词的讲解多加重视。那么浅而易懂的文言文,则不需要那么费力讲解,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用独立或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文章难题。
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一项比较艰难的任务,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强朗读训练的基础上,积极配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养成学生热爱及愿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初中文言文教学探微[J].周维.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