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2017-12-12周美
周美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议题。相关教师需要了解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了解其对学生的数学交流、推理、分析运算以及空间想象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探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054
近年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教学要求。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项重要议题。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这便需要相关教师对“核心素雅”的内涵加以掌握,并探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限于对学生进行某种单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在于对学生进行整体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并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形成持续性的支持和引导。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要素入手,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加以引导和掌握。
(一)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即指在相关“数”“量”运算和整理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或者预测一定的信息和规律,进而对生活实践加以指导的能力。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以及符号等元素进行辨识,对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加以利用,还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问题情境,分析出各要素之间的內在联系,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进而探究出相应的结果和规律。这一过程,表面上看是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然而深层上,却是对学生的探究精神、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逻辑推理能力
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相关教师应该重视起对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即指正确地运用相关的规律和形式,调动自己的思维,来对数学对象的属性或数学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它是一种由已知的判断来得出未知的判断的过程,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多种形式。关于小学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考察,通常涉及有“寻找事物的共性”“由特殊到一般”等多种原理。比如“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它也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便是常见的演绎推理方法。教师在日常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推理能力的引导,为其今后更高层面数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是一种抽象化的思维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开始与其进行了初步接触。比如对相关立方体体积的计算,对球体、椎体等构成元素的认知等等,皆是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初步考察。这种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后天的引导和培养。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场景着手,借助相关的实物,诸如文具盒、粉笔盒、篮球等道具,帮助学生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立体图形进行深入把控:不仅要对图形的长、宽高等立体元素进行掌握,还要能够亲手测量、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如此才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数学表达能力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对学生做出探究、思考以及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外,它同样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这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呈现的一种方式。这便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工具,学会用书面以及口头叙述等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思路过程,倾听不同背景模式的声音并加以反馈,对他人观点进行分析与评论,进而培养起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思辨精神。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想要实现对小学生群体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教师应该在立足于其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小学生群体本身便处在心智发育的初级阶段,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赖于教师的引导。这便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数学素养,把握好小学数学的整体纲要。
一方面,教师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加以巩固和提升,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板书演练方式多加揣摩,对儿童心理加以贴近,对班级结构加以组织和利用,进而使得自己的培养和引导模式能够为学生接受并喜爱。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对教材以及授课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控。这便需要教师熟练领会相应的教纲考纲,把握教学重点,设计出整体的教学框架,带领学生进行有重点而有条理的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二)教学策略的运用
想要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辅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只要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师皆可以加以利用。
1.情境教学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具体情景,来降低复杂知识的讲述难度。比如,在讲述“加法的交换律”时,教师可以这样举例:“班级举办晚会,需要10个苹果,小明先带来6个,小李后带来4个,加上是10个;改变一下顺序,小李先带来4个,小明后带来6个,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2.问题教学法。
再以问题教学法为例,合理的问题设置,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常用途径。比如,在讲述线段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发问,“线段有多少端点?射线有多少端点?直线呢?怎么区分它们?现实生活中它们可能以哪些物体形式存在呢?能举举例吗?”此类问题的设置,可以在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其逐渐构建起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是从某一方面单项出发便能完成的历程,它需要教师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征,了解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并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从表面上看,这是在教学形式上的一次探索,然而深层上,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从理念上进行相应变革。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4期:第9至17页.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年,第9期:第103至104页.
[3]刘晓萍,陈六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第42至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