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7-12-12梅玲玲
梅玲玲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是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采取三段式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三段式”阅读教学中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对“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三段式”阅读;小学数学;自主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183-01
引言: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数学文本间进行沟通的过程。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阅读相关内容是他们获取信息,提高获取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过程离不开阅读教学。“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有重要意义。
一、“三段式”阅读教学之阅读前
教师在阅读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为小学生顺利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1、加强对生活实际的联系
相关调查显示,当人们学习新的知识时,必须将知识与自己现有的知识框架进行联系才能实现对新知识的加工。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在遇到新问题时,就可以在脑中搜寻此问题并寻找题目的有关特征。学生已有的对于知識的了解是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可以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就直接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是要把原有知识作为根基,并在根基的基础上培养新的知识。
从具体来说,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生活的实例和物品作为切入点,由浅入深,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先向学生针对背景知识进行渗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教师对于统计初步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搜集作业本中的错题,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学生自己在这一阶段内是否取得了进步。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学生在兴趣下学习,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在运用此方法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内容,了解教学目标,如内容为“圆的周长”概念教学,在信息技术情况下,应用多媒体设备对圆进行展示,然后引入此前教学工作中半径、π的概念,集中加以展示,教师应在展示中对圆的半径和π的概念给予强调,之后给出计算公式,使学生能够基本了解圆的周长相关概念。阅读中,则要求学生对周长公式中各概念予以明确,该环节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展示,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三段式”阅读教学之阅读中
1、学生自主阅读
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行为,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时参与其中,并给予其必要的支持。三段式”阅读教学在阅读中要坚持自主与指导阅读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先是要在阅读教学时,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材料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对阅读材料进行预处理,发现阅读难点后,让学生做标记、并提出相应问题。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测,丰富学生阅读经验[1]。
2、教师指导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1)标记重点,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解题的方式进行标注,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时,应要求学生划出重点单词,通过找到一题中的关键词,理解题目。如在小学应用题的教授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如下指导:“体积、面积的单位要标出来”,“这个游泳池占地面积是多少?好,标出来。”(2)提问和反问,教师让学生了解材料后,应通过提问和反问引导学生对进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有关联性,且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难题。(3)数学符号转换,数学符号的抽象性增加了小学生对阅读的障碍。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察觉到外在表征结构中不发生变化的部分,不激活内部记忆,或是通过对内部认知过程的激活,建立内部心理模型生成问题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排除非本质问题的干扰,提高阅读理解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采用数形结合法效果明显。(4)与旧知识的对比,学生用此方式可以建起旧知识和新知识间的桥梁,实现学习的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给出题目,让学生比较不同,如:工人修1200km的路,前五天修125km,照这个速度修完路要用几天?或者:工人修1200km的路,修5天后,还剩250km那么还需要修多少天?学生通过比较题目不同,训练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三、“三段式”阅读教学之阅读后
教师在进行“三段式”阅读教学后,要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小学教师应开展阅读交流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学生们完成了自我建构,解开了阅读中的问题,实现了自我提升。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总结和整理学生材料理解中的观点,分析学生为什么出现错误,通过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实现对学生思维的科学引导[2]。
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将学生划分小组,设计一些填空题、阅读材料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过后,教师应将主要问题挑选出来,并重点进行讲解,如梯形面积计算中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叠加、三角形选高等问题,学生可能误将分割线作为三角形的高,也可能忽略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叠加的算法,其体现的是学生基础概念掌握不牢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二次阅读教学加以强化,以此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保证和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在教学中以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为基础进行新知识学习,用标注关键词提问、反问的方法指导阅读,并在阅读后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巩固阅读成果,可以实现“三段式”阅读教学的完善。通过分析可得,数学教师在“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采取以上方式,提高数学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田 敏. 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J]. 新课程(小学),2015,(11):77.
[2] 汪文钦. 小学数学“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1):103-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