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7-12-12邱扬褒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身,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具体看法,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之后,信息技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了与时俱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在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引申到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1. 帮助小学生运用祖国文字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应用,因为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韵味,熟练运用祖国文字表达所思所想。著名学者伊瑟尔在《文学的召唤结构》一文中,首次提出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学作品具备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文本内容激发读者进行想象性连接和创新性填补,在这个想象和填补过程中,读者享受广阔的自由空间,这就是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该理论为我们教师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填补空白”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丑小鸭》的时候,我先出示课文插图,问学生,这么多只小鸭子中,哪一只是“丑小鸭”?然后提问学生具体的原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丑小鸭”的样子。孩子们根据插图基本能说出丑小鸭的样子、特点。然后我又带领学生回到课文,让孩子们看看课文是怎么写丑小鸭的,再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并用“”划出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再认真读一读。当学生阅读完毕后,我接着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基本能对丑小鸭的样子做到心中有数。这时候我正式进入语言训练环节,我让学生再次观察插图,仿写句子:别的小鸭子的毛,嘴巴,身子。丑小鸭的毛,嘴巴,身子。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发挥想象,写出关于丑小鸭和别的小鸭子的区别的句子,对于学生写出的答案,我都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应用了祖国文字解决问题,核心素养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2. 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性也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安排语文实践活动,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后面也都设置了综合实践的板块,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實践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学习惯和教学资源限制,我们的语文课成了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重教授轻学习,重应试轻能力的“残疾语文”,我们总以我们的学生特殊、我们的条件有限等诸多理由禁锢着自己教学改革的步伐。然而试问,我们的小学真的没有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条件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处有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契机,只是需要我们和学生一起挖掘,一起探索。比如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我与全班学生一起研究、探讨,制定了“走进春天”这一活动主题,将全班分为各个小组去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1)感受春:利用课余时间去公园、田野中体会春的意境。
(2)捕捉春:用画画、舞蹈、摄影、写作等方式捕捉春天的瞬间。
(3)歌颂春:写出优美的文章,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纷纷在课堂上亮出自己的成果,有手抄报、摄影作品、诗歌朗诵等,精彩纷呈,丰富多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核心素养,活动效果可见一斑。
3. 实现学科融合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的一个亮点就是学科融合,如今,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已经成了新课改的重要呼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引导小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分析问题,学习语文知识。我认为,将语文教学与学生表演有机结合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演,这为知识融合创造了契机。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单调的死记硬背了。
4. 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相继出现在我们面前,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微课这种新型载体,这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产物,在教育界尚属新生事物,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对微课进行了研究。所谓微课,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以视频为载体,教学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课程形态。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微课的使用,希望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微课视频,将预习任务寓于微课视频中,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从而在课堂中更有针对性地听课。
三、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赖配根.找到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6,(3).
[2]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3).
[3]赵福楼.语文核心素养的五个着眼点[J].今日教育,2016,(3).
[4]刘淮南.文论的依附性思维与批判创新意识[J].河北学刊,2014,(5).
[5]张芳兰.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素养[J].教育界(上旬),2016,(1).
作者简介:
邱扬褒,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青草小学那珠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