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将国学精神融入古筝教学的小学德育培养模式的探究
2017-12-12粟永红
粟永红
【摘要】利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对古筝社团的多年发展研究,探究通过“古筝+国学”的新模式,同时提升小学生音乐素质和德育培养“的”1+1=双丰收“的模式。
【关键词】德育培养;音乐;古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07-02
古筝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
古筝是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乐器,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现陕西)一带广泛流传,又名秦筝。算起来,它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发生了和中国文化相关的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文化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思想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学校近几年开展古筝社团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小学生的喜爱,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学习,在平时古筝教学以及曲目的演奏中,经常会渗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由此我们便想到把国学融入到我们平时的古筝教学中,采用“古筝+国学=素质提升+德育培养“的”1+1=双丰收“的模式。使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在快乐的环境中提升孩子的德育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接下来,我们对国学精神融入古筝教学的小学德育培养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国学精神教会学生“礼乐合一”
孔子说:“兴于礼,立于礼,成于乐。”国学经典中,有很多关于“礼乐合一”的思想,礼仪和音乐都能够通达才能有德。音乐由人们的内心所产生得,能够潜移默化,而礼体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体现在外表上。通过这种“礼乐合一”的渗入,从各种细节上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礼仪修养。
关于礼乐合一,要做到三个方面:
1.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学习古筝的孩子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干净整洁,得体大方的衣着打扮,不但便于演奏,还可使身心舒畅,更有助于孩子们对古筝弹奏的学习。
2.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所以,要求学生们在古筝课的上课前、下课后都要和老师互相行礼,弹琴的时候也要坐端正,背挺直,不慌张,从容不迫,随时注意自己的礼仪规范。这样做,既能表达师生之间的感谢与尊敬,更能对中华民族传统礼节有良好的传承。
3.言语辞令;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在古筝教学中,培养孩子懂诚信,守承诺,不懂就问。孩子遵守自己的诺言,回家练琴;师生之间都礼貌用语,这样会让我们的课堂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行。可以让孩子们更高效的学习到更多的古筝技法和对音乐的领悟。
二、国学精神引领学生“坚持不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嘻”。这些中国的古文化都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学习古筝不光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为了是培养一门特长和掌握一种技术。光有三分钟的热度是不够的,从小就应该通过古筝的学习来培养孩子们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一日不练三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手.”孩子们处于成长阶段,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古筝的学习,告诉孩子们每天要练琴,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能轻易放弃半途而废。无论是古筝学习还是文化课学习,都是非常辛苦的,“路漫漫其修远兮”,通过古筝练琴的每天坚持,锻炼孩子们在遇到想犯懒的时候该如何克服,遇到问题了如何去解决,使孩子们养成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可以使他们受益终身!
三、国学精神感染学生“热爱生活”
中国诗词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国学文化。中华诗词中,有大量描绘美好河山,歌颂生活,赞美自然的篇章,其中有非常多的诗词被谱成了曲目,可以演奏并传唱。
在古筝课上融入诗词的讲解,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也感触到诗词作者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在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得到那种对生活热爱和向往的感染和熏陶,在情操、品格和心靈上受到有益的影响。
如在学习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会先将张若虚的那首《春江花月夜》分享给孩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把这些描绘美丽画面的情景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明白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去演奏这首曲目,会让孩子们更能由心而生出那种幽雅、宁静、温馨的意境,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演奏表现力。
再比如《渔舟唱晚》,它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更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在学习这首曲的时候,穿插讲解《滕王阁序》的内容,让孩子们通过国学的渗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场景的热爱,更加激发孩子们对伟大祖国及安居乐业生活的热爱。
四、国学精神启迪学生“懂得感恩”
感恩教育渊远流长,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施恩图报的美德。在我们的国学文化精神中,不但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endprint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讲的是对老师的感恩。在古筝学习中,老师传授知识,讲解技巧,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可以做到虚心听讲,不骄不躁的情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讲的是朋友之间知遇之恩。平时在古筝课后,有不懂的或者不够明白的技巧没有掌握,同学伙伴之间则是最好的“小老師”,可以请教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同学,这样,没有弄懂的学生可以掌握知识,教课的“小老师”也是对知识的又一次巩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讲的是父母养育之恩。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百善孝为先”,我们对父母应永存感恩之心。平时孩子们珍惜时间多加练习,掌握了新的曲目后,可以在爸爸妈妈回到家时,为他们演奏,也可以使爸爸妈妈得到优雅的音乐享受。通过国学精神的渗入,这种感恩的优良品格可以一代一代得到保留、良好传承并继续发扬下去。
五、国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三观”
从古到今,诗歌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告诉学生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那当我们演奏古筝曲目《春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首诗明白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从而树立学生的世界观。
又例如在进行《临安遗恨》这部筝曲的教学中,我们借鉴古筝演奏家袁莎老师的做法,先带着学生一起体味岳飞《满江红》、《小重山》等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领略岳飞胸怀壮志而难酬的悲怆,再进行《临安遗恨》的教学。没有对作品的体味与领略,再均匀的长摇技法也难以奏出其蕴含的哀伤之情,再强烈的大幅度刮奏也难以展现那种悲愤的力量。通过诗词的了解,才能够更透彻的领略岳飞对祖国的那种深沉强烈的爱。树立他们的正确人生观。
再比如,古筝独奏曲目《丰收锣鼓》,配合讲解资料,“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欣、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旋律跳荡,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孩子们感受到这样的艺术场景后,可以更好的演绎出劳动人民敲锣打鼓,庆祝丰收的感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以及价值观。
古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古筝+国学”的1+1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古筝教学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在“礼乐合一”“坚持不懈”“热爱生活”“懂得感恩”“树立三观”的熏陶下更好的理解与学习古筝艺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德育素质。把国学文化与古筝教育有效结合将会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但我们会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我们坚信只要实现了古筝和国学的融合,就会让学生在学习好古筝的同时,培养优秀的德育品质。把学生培养成德艺双馨的,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