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困局的深度解读
2017-12-12潘俐玲
中职语文本身与其他的语文教学不同,其有着自身的独特使命,需要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去进行科学有效的社会和生活实践,为将来能够更高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开展相应的教学。但是,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却没有过多考虑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转而成为了形式化的教学科目。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也仅仅能够掌握到一些十分浅显的知识理论,而真正的工匠精神并没有得到丝毫的彰显,实际的教育价值不言而喻。
一、中职语文教学困局的形成
在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当中,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乏味与无趣,其所选择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与其他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没有过多的重视。但是,从本质上而言,中职教学本身应当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实践,尤其是适应当前社会工作需要的一种能力,即工匠精神。而中职语文,似乎与中职教学截然不符,其中的教学内容都是一些简单的语文知识,实际的人文性并不是很强。而且很多教师认为,中职语文与其他教学科目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本身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认知,如果没有正确的社会成长方向,则不需要加以过多的关注。从表面上来看,中职语文似乎与社会及企业发展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意识,作为人们成长的主要引导科目,中职语文必然需要有着一定的人文性,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迎合他们的成长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现阶段的中职语文,依旧存在深深的困境当中,不仅教师与学生缺乏正确的成长认知,而且社会及企业对其的要求也没有更多的联系起来,因而开展全新的中职语文教学显得异常艰难。
二、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直以来,中职教学给学生的感觉都是一种职业化教学,但是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教学科目并不是很多,许多时候仅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一部分职业成长需要,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最为合适的职业教育。语文便属于职业化引导教学当中的例外科目之一,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即教师在讲台上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讲学,而学生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讲,这样的学习过程给予了中职学生深深的乏味和无趣感。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识到了这样的状况,但是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他们不敢轻易地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向和实践是当前社会普遍的方向以及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虽然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感到乏味无趣,但是却深深地知道,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学习方式,进而保持着一贯的学徒心理,听从教师的安排,认真地完成基础语文学习。因而,对于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的形成,可以总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敢轻易地进行突破,教师与学生都已经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而且都认为语文教学仅仅是一种课本上的文化知识教学,不敢轻易地脱离这一局限。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保持着长期的学徒心理,不知道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自己的成长,习惯于迎合教师的引导教学,实际的成长效果自然不是十分良好。
三、中职语文教学困境突破的建议
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持续进步,国内的社会环境变得较为复杂,不同的企业生成了各式的企业文化,而这些文化内容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概念,给予学生的引导也是一种直接的心灵教育。为了切实改变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困境,教师应当积极地进行改变,整体性的突破语文教学局限,尝试开展不一样的语文教育。首先,教师需要放下普教心理,从学生的主体性去探索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然后给予相应的知识文化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健康合理地成长起来。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一个正确的成长规划,如在将来的成长当中,企业可能会需要学生具备哪些技能,教师可以着重强调这些技能知识的引导,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育。接着,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向,与社会及企业进行积极的合作,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的真实需要,然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给予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魅力,更深层次地去了解和学习社会文化。最后,教师需要与学生积极探讨当前社会的职业化发展,分析职业化教学的科学性和引导性,使得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多方面的完善自身技能,学习到更加合理的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文化,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
運用中职语文的人文性,去深层次的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这是当前中职教学的发展需要,也是一种必然结果,教师与学生应当积极地进行配合转型,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潘俐玲,江苏东台中等专业学校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