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迪
2017-12-12郑冬梅
提起朱自清,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文章,认为他的美文语言优美清新,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给人留下了诗一般的享受;但有谁知道朱自清先生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那独到的教育教学思想呢?笔者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教学思想,发现对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有很多启迪。
一、了解促进鉴赏
朱先生的教学思想“了解与欣赏”中,其中这个“了解”不是简单地对文本的了解,而是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我们的古代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有久远的文化底蕴的,但许多学生并不乐意读,更不知怎样欣赏。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厚重的文化,了解更多的欣赏方法,了解更多的现在书本中没有的东西,尤其是古代文学,才可能学会鉴赏现在书本上的东西。我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之前,要指导学生了解更多的鉴赏方法,以备学生鉴赏之需,像不同时代的文学特点,对古代文学做出来的贡献,它所处的地位,尤其是创作方法、艺术特色,要指导学生了解并体会。有了这个了解做基本的铺垫,鉴赏文学作品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再欣赏课本上的文本就会水到渠成了。
如学习《陈涉世家》一文,可以在学习这篇文本之前,了解一下司马迁的《史记》,通过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志向和写作风格的了解,重点了解《史记》这本宏篇巨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它的体裁、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都要指导学生了解。为了加强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喜爱,教师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史记》的魅力,像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爱上古代文学。我们有了这些铺垫,再学习《陈涉世家》时,学生对文言文就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能够很快投入到文本学习中。
二、朗读深化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读的作用”中,谈到了朗读文本对赏析的重要作用,这和我们古人的认识是相通的,古人早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我们的确要重视读文本,而我们现在的课堂主要重视的是文本赏析,像分析文本的层次、解决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文本的艺术特色等,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这上面了,学生哪里还有时间来读文本。学生只有建立在对文本的熟悉上,才有可能会更好地完成鉴赏文本的任务,只有学生对文本做过认真的朗读和思索后,才有可能在朗读中体会到文本的内涵,在领会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文本,不断地揣摩思考,才能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诗歌,可以在读中品味诗歌的意思,在读中揣摩诗歌的意境,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如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我们就要让学生多读几遍,通过朗读先理解诗歌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再进行朗读,在读中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深切的爱。为了更好地读好诗歌,当然仅仅知道对祖国的爱这个主旨情感还不够,我们还要继续指导学生边读边思,在读中进行认真的揣摩,在读中体会每一句每一节的含义,做到更好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进而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更透彻地领会诗歌的内涵。
三、重视经典阅读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教学思想上谈到了对经典的阅读,先生认为阅读经典对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经典的魅力是经过时间的磨洗而愈加精彩的,它不随时代的变迁魅力上而有一丝一毫地衰减,阅读经典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完成对经典的阅读和鉴赏。
如学习《阿长和山海经》一文,鲁迅先生用他如椽的大笔,向我们展示了他真實的内心世界,笔法丰富多变,很值得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重点,对阿长妈妈分别用简笔和繁笔交叉来写,把一个朴实善良而又迷信唠叨的农村妇女刻画地特别生动。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作者前文和后文形成强烈的对比,欲扬先抑。作者的这些散文的笔法让学生受益匪浅,有了这个底子,我们再要求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朝花夕拾》就没有难度了。当然一篇《阿长与山海经》不能把鲁迅先生的散文艺术都展现出来,我们在布置学生阅读经典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做一个名著导读,让学生阅读经典也有一个方向,便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散文的妙处。
我们初中语文课本后面每册都有必读的经典之作,有的文本选自后面的经典,这样的经典,我们不妨在鉴赏过选文后就让学生自主阅读,趁热打铁,互相补充;有的是人文性相似,前面的文本和经典可以做个比较阅读;有的是文体的相同,在学习文本的同时,通过阅读经典,深化对这种文体的认识等。
只要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能认真践行朱先生的教学思想,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郑冬梅,江苏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