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2017-12-12王玲月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有“学习之母,教育之本”的美称,因此,倡导个性化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新理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尝试运用。
一、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语言的学习有其显著的特点,其实不外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我们学习一种语言,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进行交流、沟通和学习。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教师的分析替代学习的分析,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进而教师的阅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而学生却成了学习的摆设,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与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阅读相背离的,是对学生个性思维的约束,是不能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是要改变的一种学习方法。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己思索,自己做主。这是放飞学生个性的做法,是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一种做法,是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个性化阅读相一致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推广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的过程,是倡导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做法。而个性化阅读正是在阅读中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学生对这些内容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要有理有据。在这种情况下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可能这道题就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答案,但要有学生独特的见解。以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为例,有人认为其中的梦境是美好的,表现了李白弃绝官场,要徜徉于壮丽山河的决心;有人认为其中的梦境是孤独的,表现了李白对官场的留恋与不舍。这些问题教师在主导学生学习时加以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讨论思考就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面对权贵傲岸不屈,又不能放弃建功立业追求的李白形象。这也是个性化阅读的精髓所在,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自然而然提高。
二、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学习下去的欲望,也才能真正地投入进去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有积极探求的心理,才会在阅读时调动一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来参与,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教学其实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教师、编者、课文之间的交流过程,有时候单纯的阅读不能多角度的体现课文的内涵。我就采取辅助措施,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来模拟文中人物,想象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態进行对话交流,创设相应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仔细体会其当时作者的意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现在的教学手段很多,多媒体教学集声、光、图文于一体,将课文上的静态的语言动态化,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了戴望舒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和相关资料,然后进行配乐朗读,并结合南方悠长小巷的图片资料,细雨霏霏,古朴静谧的风光。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的感情发生共鸣,渲染了一种气氛,不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也更加促进了学生对于诗人当时心情的理解,真正达到了学生与作者、与课文的沟通,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去进行课文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统一
语文的阅读是很耗费时间的,并且实际上阅读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仅仅靠课堂上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拓宽阅读的范围,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机会接触课堂以外的教学资源,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不足的补充,是对课内阅读的完善和发展,是对阅读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也是提倡个性化阅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扩大阅读量,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的目的。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定期进行阅读讨论和交流,渐渐地阅读就成为了我的班级中学生的习惯,个性化阅读也就贯穿于我的教学的始终,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说来,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而个性化阅读彰显了阅读层次的提高,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玲月,河北石家庄实验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