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研究

2017-12-12王国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3期
关键词:加减治疗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王国英

【摘要】 目的 探究慢性胆囊炎的有效中医药治疗方法, 分析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3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4例(26.67%), 有效10例(66.67%), 无效1例(6.67%),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痊愈2例(13.33%), 有效7例(46.67%), 无效6例(40.00%), 总有效率为60.00%,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确切的疗效,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67

慢性胆囊炎是由许多因素长期作用而引发的、持续的炎症疾病, 其主要病因有持续的细菌感染、化学刺激以及胆囊结石等, 同时也存在许多患者为没有得到及时治愈急性胆囊炎治愈所转变。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腹痛, 位置位于腹部上部,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对油腻食物表现厌恶以及咽干口燥等不良反应[1]。本研究为了探究慢性胆囊炎的有效中医药治疗方法, 分析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此症的临床疗效, 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对收治的128例患者开展了研究, 取了一定的研究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诊所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5例。观察组男8例, 女7例;年龄26~65岁, 平均年龄(45.32±6.56)岁;病程5~20年, 平均病程(10.34±3.22)年。

对照组男9例, 女6例;年龄27~65岁, 平均年龄(46.75±

6.09)岁;病程6~20年, 平均病程(10.57±3.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在进行治疗前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书面文件。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 患者年龄18~65岁, 距离上1次使用本次研究药物的时间>7 d, 病程>2个月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2, 3]。

1. 3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汤加减治疗, 具体药方为柴胡10 g、郁金10 g、半夏10 g、熟军9 g、鸡内金10 g、

厚朴10 g、生甘草10 g、黄连6 g、白芍10 g、枳壳10 g、木香6 g。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可对药方进行调整, 对于火毒较为旺盛且具有明显黄疸症状的患者, 可在药方中加入适量龙胆草与栀子。将上述药材置于600 ml清水中, 煎熬至400 ml, 取其汤汁口服, 200 ml/次, 在每日清晨和傍晚进行2次药物服用, 持续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 服用金胆片(江苏707天然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2020723)进行治疗, 5片/次, 3次/d, 持续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嘱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摄入高热量、高胆固醇、辛辣生冷的食物, 保持合理、有节制的饮食习惯, 注意保持健康的作息, 忌饮用咖啡、浓茶等饮品, 在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他护胆消石、解痉止痛药物。从患者开始用药治疗开始, 对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记录与追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 4 疗效判定标准[4] 将疗效分为无效、有效、痊愈。痊愈:治疗后, 患者症状消失, B超检查显示患者胆囊已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部分减退, B超检查显示胆囊管壁厚度、透声已经恢复;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4例(26.67%), 有效10例(66.67%), 无效1例(6.67%),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痊愈2例(13.33%), 有效7例(46.67%), 无效6例(40.00%), 总有效率为60.00%,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 P<0.05)。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主要病因有持续的细菌感染、化学刺激以及胆囊结石等, 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腹痛, 位置位于腹部上部,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对油腻食物表现厌恶以及咽干口燥等不良反应。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 工作生活的压力升高明显, 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进食过饱或摄入高脂、高热量以及高胆固醇的食物是本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导因素, 近年来, 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以较快的增长速度保持增长, 由于老年人群身体机能发生了一定的衰退, 根据相关统计, 慢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占患者总数的40%以上[5-7]。有关临床研究显示, 此病症的发病是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 而且其治愈难度相对较大,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化脓与坏疽等症状,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影响[6]。因此对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中医的范畴来看,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胀、黄疸的范畴, 主要为由于寒暑失调、肝胃失调、肝气郁结、湿热痹阻所致, 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厌油腻食物、呕吐恶心[8-10]。对其治疗应注重疏肝利胆, 本研究采用的疏肝利胆汤方中枳壳性温, 可归胃经以及脾经, 有化痰破气的功效;木香可归肝经, 有散瘀、凉血、止痛的功效;郁金性寒, 可活血止痛, 凉血清心;鸡内金具有通淋化石的功效, 厚朴具燥湿、下气的作用;柴胡性寒, 具备退热、行气、发表、疏肝的功效, 疏肝利胆方的所有药材均有归肝经、胆经的功效, 运用疏肝利胆汤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确切的疗效,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雷. 疏肝利胆汤治疗肝胆气郁型慢性胆囊炎臨床疗效的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33(43):92.

[2] 王治英.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中国处方药, 2016, 12(5):93-94.

[3] 唐梓涵.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9例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 32(4):325

[4] 何育金. 加减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 23(34):24.

[5] 成旭.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临床观察. 西部中医药, 2013, 12(6):66-68.

[6] 李守恭. 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04例疗效观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1, 39(2):43-44.

[7] 宋国平.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40例. 河南中医, 2007, 27(10):38-39.

[8] 郭桂珍, 孙萍, 韩通顺. 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临床观察. 中外医疗, 2012, 31(11):131.

[9] 王锐. 应用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3):37-38.

[10] 兰淑荣. 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分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4(18):7-8.

[收稿日期:2017-08-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加减治疗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止嗽散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咳嗽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