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化学课堂转型

2017-12-12夏家蓉

考试周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课堂转型实验探究创新能力

夏家蓉

摘 要:当前,我国正面临课改的深水区,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中极为关注的核心和焦点,初中化学课程也要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化学课堂转型也成为一个热点,对乡村化学教师而言,课堂转型势在必行。转型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课堂转型;放飞学生;实验探究;创新能力

2016年9月—12月,我参加了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乡村化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培训重点就是课堂转型,而课堂转型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种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还需具备良好的改革创新能力。培训中既领略了专家的精彩讲座,也聆听了名师的特色观摩课,还亲身体验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实验改进与创新。这次培训感触颇深,回到学校后,我针对本校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和分析,对课堂转型要如何进行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下面我就此谈谈几点认识:

一、 构建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以学为主、落实实验教学、放飞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以往的教学总是让学生围绕着知识转、重点转、老师、形式转,剥夺学生作为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学生感觉不到课堂的愉悦和学习的幸福,抑制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放飞学生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同学习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体验、学会认同、学会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放飞学生,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而要达到上述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全面实施实验教学应该是最好的途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主张以活动教学代替讲解教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探究课就是最好的活动教学。俗话说“听三遍不如做一次”,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动、好奇、好问、好思的阶段,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提供“异想天开”的空间,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放飞学生,点燃学生的激情。

当然,对于乡村中学而言,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开展实验探究课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时间安排 根据时间安排不同可分为课堂实验和第二课堂实验

对于课本安排的典型的必做实验,必须努力创造条件,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因为这些实验在教师的亲自指导或操作下,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能力,才能为接下来的第二课堂实验作铺垫。但课堂实验毕竟时间有限,做的次数不可能太多,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开展第二课堂实验势在必行。第二课堂实验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开设的,它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也可以独立完成,但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的要求进行有效指导,对于有危险性的实验不要随意进行。

2. 内容安排 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在实验方案设计上要注意考虑以下几点;

(1) 科学性 一般实验内容应与学生学过的知识紧密相联,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学生可以用所学知识去指导实验。如学习了酸碱盐指示剂后,可引导学生用胡萝卜、牵牛花、月季、玫瑰花、大红等汁液制成天然酸碱盐指示剂。

(2) 趣味性 教师布置的实验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有兴趣才有动力。如学生学习了pH值,可以组织学生去测自己的尿液、唾液、周围土壤以及雨水的pH值。观察蜡烛燃烧时,对于蜡烛熄灭后出现的一缕白烟,学生很好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这时可布置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去探究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让他们从实验中去感悟,去体会成功的喜悦。

(3) 安全性 实验操作要安全可靠,要环保,对于有危险性和污染大的实验尽量不做。

(4) 可行性 原料要常见、易得、廉价,不要动不动选黄金、白银做原料哦。

(5) 简约性 操作要简便易行,反应条件要容易达到,注意优化实验,实验的优化过程特别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形式安排 形式安排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实验制作、魔术等形式,也可以安排游戏或抢答方式进行,人数安排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三五人或更多人一组共同完成。总之,不拘一格,快乐进行即可。

4. 归纳总结 各小组把本组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在班级进行展示。同时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点评,找出各自的优缺点,接着教师进行补充点评,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最理想的实验方案,归纳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辩证的科学方法。

二、 课堂转型需要教师进行教材内容安排的转型

教材编写者面对的是广大城乡学生,对内容的前后安排有他独到的见解。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具备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我们乡村教师面对的是乡村学生,这就需要乡村教师针对乡村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的安排进行适当的灵活处理。乡村学生家长监督较少,学生巩固练习做得不多,基础不够扎实,自然影响接受能力。如教什么与学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一定要非常明确,特别是对于教材中几大难点并列出现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分解转型,也就是要把一部分教学难点按照老师自己的安排提前或滞后进行分批教学,逐一突破。而不是按书本安排顺序同时灌输几大难点,这样不仅教师教起来简单,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和学都变得愉快而舒心,何乐而不为。由此,根據实际情况对教材安排进行合理的分解转型确实很有必要,能很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学生的许多困惑,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好化学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endprint

三、 课堂转型既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教学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课堂形式的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堂形式,常见的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知识抢答、竞猜谜语等等,谁也不能否认课堂形式改革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但是一切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再好教学内容如果落实不到位,那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就是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不知出于何种考虑,这位教师安排八人一组围桌而坐,结果每组都有两位同学是屁股向着讲台,他们不能够看到黑板,也看不到讲台上的老师在干什么,只能像盲人一样用耳朵“认真听课”了。小组讨论这种课堂形式本身很好,但安排座位时如果不注意细节,势必影响学生上课。

在观摩一位教师《燃烧与灭火》这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花大量时间给学生看了不少有关燃烧的图片,有燃烧造福人类,也有燃烧运用不当危害人类的。学生看的热火朝天,课堂氛围也很好,但对重点内容——燃烧概念即什么是燃烧教师却只字未提,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燃烧概念的教学任务根本没完成。大家都知道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多媒体教学对知识的呈现很直观,形式很好,但再精彩的形式也得为内容服务,这位教师在学生看完图片以后,如果能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由学生得出结论——什么是燃烧,那结果将大相径庭,既做到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那他的多媒体教学运用就真是恰如其分、锦上添花,达到让好的形式为重要的内容服务的目的,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总而言之,化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教学,化学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化学课堂能否生机盎然是教师能力与责任的体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思维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归纳、总结和创新能力。为他们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教师对教材内容安排做必要的转型则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结合既能更好的激發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所以在现行教育大气候下,如何引导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我们的化学课堂效率,对化学课堂进行教学转型,使学生学习更加有趣,能力得到提升,是我们化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前进的航向。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版.

[2]钱贵晴著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与教学论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南平市中学化学教学2014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转型实验探究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基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实现初中化学课堂转型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