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
2017-12-12陈强
陈强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国内对物质文化的扶持力度降低和减少,山西晋剧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在新时代娱乐媒体的发展,中国古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与新媒体共同发展,是新时代发展下古戏曲要面临的难题。文中通过对戏曲背景介绍,分析新时代下晋剧的前景和宣传的强势之处与不足,深层次的了解如何用新时代媒体实现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晋剧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170-02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晋剧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曾今为了晋剧的辉煌而努力过,但是到今天也为了晋剧的中落而发出惋惜和感叹,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情况,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加以改进的地方,戏曲的发展、晋剧的传播是否还可以跟得上潮流,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和改进。
一、晋剧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中华民族在被解放军解放以后,晋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六十多年的时间,我们之所以定位在农村,这是由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曾提到的号召,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发起占领城市的斗争,由于斗争结束,大批的农村人转进城市,忘不了自己在农村的亲人兄弟,经常去抚慰那些农村对于娱乐对于艺术的需求,这种现状是符合当时国情,那个时代我们除了对于戏曲上的娱乐外也没有其他娱乐方式,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取得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人们群众精神上的追求已经发生转变,从最初的数量转变成质量,不幸的是,在改革后我们的戏曲,能代表山西戏曲的晋剧本上上没有太跟上时代的潮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喜欢戏曲人口的老龄化,和年轻化人群的接受少,如果还不思进取,那只会随着时代的车轮逐渐被遗忘。
晋剧也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针对消费人群而发扬光大,不能只守着老一套来进行演出,会让人很快会腻,年轻人群也不喜欢,看戏曲人口的老龄化和减少这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农村可以适应城市文化,而城市是不能适应农村文化的,在享受娱乐和生活方面也是如此,城市先兴起后带动农村发展,这中间有个实践过程,晋剧如果不能研究其中道理根据自身特色而寻去新的发展,那么在失去城市市场后也会逐渐得失去农村市场,被社会不接受,淹没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
二、晋剧的生存与发展
(一)回归城市
戏曲的发展依赖于在市场的传播和商品的流通,但从绝大部分戏曲中对于剧本的理解,大部分都是在描写宫廷和市民生活的琐事和乐趣。我们不能把戏曲的传播只寄托于偏远山区,一方面不利于传播另一方面传播力度很容易饱和,所以晋剧的发展和传播必須在城市当中,根据晋剧本身的特点和特性而寻找其发展规律,找到晋剧的可发展生存道路。
晋剧回归城市中,不代表以后晋剧就不能再选择农村,而是通过演员自己对于晋剧的定位而选择其传播方向,提高晋剧演出的次数,是最基本能提高传播力度的方法,在晋剧演出时不能一成不变的只表现出一种演出方式,而要根据场地场合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演出方式,比如说在农村可以摆露天台子,而在城市中这种方法就不行了,就算能引起注意和传播,但城市中人民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是不同于农村,人们只会传播欣赏那些高雅和高级的艺术形式,人们的艺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往高走水往低流,晋剧的生存和发扬光大,要不断取得创新和向上追求,对于国家集资建筑的市剧院,应该去适当得进行演出,不应该霸占,需要和各种形式的戏曲和艺术间相互协调。
(二)转变思想寻找新的突破
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发展模式中寻找管理理念,再根据国内国情的不同,针对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国家对于戏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投入也没指望可以回收成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群众对于戏曲的热爱和政府的扶持逐渐壮大,大量得优秀作品得以保存下来,但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度提高,这种但但只靠政府大力扶持,始终是不行的,由于政府需要扶持的项目增多和资金的减少,不足以弥补戏曲团得以生长和壮大,所以必须转变思想寻找新的突破,巡回演出中,个别省市也了解戏曲团的难处,也在经济上给予一定得帮助,在一定范围内缓解了戏曲团的压力,但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必须拿出像国家那样对戏曲艺术的保护和扶持才能让戏曲艺术生存和发展下去。
传统戏曲的保持和新种戏曲的演变需要投入人力财力,这种艺术具有相当大的精神性,产生新戏曲还需要对智力的消耗,而艺术被群众所接纳和消费,往往也是通过精神上得满足而被大众接纳和消费,这促使了戏曲商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消耗。在以前由于国家对戏曲的扶持和投资,创作人对于戏曲的创作,是观众高度欣赏和对新作品感到满足,尽管观众们看戏是需要消费的,但消费的金钱远远不够于国家对此投入的财力,即使在农村摆露天台,降低成本,收回得金钱也只能够演出人员得成本和剧组得日常开销,真正的工资实际是由政府来统一发放和承担的,当然也有民间艺术团体,靠实力演出来征得发展,但这些艺术团体只能吃自己财团的财力,没有创作人创作,只能演出老剧本。进入城市中的艺术团体和专业的戏曲团体,不能只靠政府的力量来维持生存,应该随着新时代得浪潮,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三、晋剧在新时代下的发展
(一)更新管理理念,走市场化道路
在团体和非专业团体的体制下,应该有全新得管理和理念,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优秀的影视剧组和去优秀剧组实习中,来寻找新的操作手法,建立剧组式的艺术体质,组成剧组间的模式进行演出,可以通过国家,剧院,集体,个人和社会集资等多渠道进行积累资金,进行股份分红制,股份由设备和演出项目组成,不管是集体或者是个人的演出服、大型设备,都可以以入股得形式来入股,演员也可以以自身作为条件入股,在国家和剧院进行演出后,根据股份得不同,分红的红利也各不相同,当然,服装和设备也可以租借给剧组,减少设备和服装的空闲化,大幅度得提高利用率,为戏曲组和团体,谋取利润。剧组也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来聘请演员,可长聘也能短聘,通过社会上聘请有才能得相关人员,也可以兼职,一个人打双份工,所聘请人员得原单位不变,可以向原单位请假和停职等办法来进行戏曲的演出。也可以向艺术图案以和要被聘请人员的单位以合作和入股得形式,让对面派出优秀得人员进行演出,以城市市场,根据市场不同,演员得不同而制定不同的票价,在演出中要保证演出的质量,在高水准得演出中,舞台灯光等相关设备和演出效果都要达到一流水准,以上得经营手法和管理理念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得适应市场文化的需求,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得规律,以便于吸收社会上的资金充实戏曲市场,使每次的演出都能考虑到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上的双重利益,更好得创作艺术精品,每个艺术团体和戏曲团都能在精英中选择合适得人选,而进行演出,避免了人才的浪费,也能达到最佳效果,为精英的流动而寻找合适的平台,督促艺术团体和戏曲团观点的转变和改革,为演出人员开辟第二条路,减轻国家对团体和艺术的负担,让国家的投入和扶持具有回报,演出人员利益上也有所提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全身心投入,更加有利于新作品的创作和问世,更好得被人民群众所接纳。endprint
(二)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对群众喜好的判断,演出适当的戏曲艺术作品
想要打开城市的文化市场,就要根据当地的民风和民情,把观众们的需要,对晋剧最大化的进行包装和修改,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接受外界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也更加得增长,一般的戏曲也难以满足群众对于精神上的需求,单靠老一辈留下的那种黑白分明,爱恨情仇的简单剧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观众们现代化的要求,人们对于认知度已经大大提高,不是好人就是坏人,坏人一猜一个准,已经失去了新意,所以我们在为创作以现代化为题材的剧本中,要更加刻画人物内心得复杂特征放在第一位,不能再简简单单的画个脸谱穿套戏服就完事了,同时也要认真研究每个剧中人物的特点,使观众能够融入在其中,猜不到剧情的发展,太原市晋剧《傅山进京》取得的观众们的共鸣和艺术界得轰动,离不开对人物对细节上的刻画和认真钻研,如果没有极具个性的康熙,观众们也不会与之情感上交流,与戏曲互动,正是因为有了活灵活现得人物才能把这部戏演的生动活泼,更加让《傅山进京》这部戏的具象更有了灵性和人性,也才更感人,和观众们有情感上的共鸣,这部戏也才更轰动。当然优秀的演员的功劳也很重要,人物的刻画,演员的选取,场地效果的好坏都会影响一部戏曲的演出,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将政治性的艺术放在第一位已经不合适了,满足不了观众们的需求感,观众们希望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深情性的艺术品和表达形式,而不单纯的政治性的宣传,宣传品的艺术价值不同于艺术品的价值。
(三)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舞台表现
晋剧的发展,还必须在舞台上引入现代化科技手段,使舞台的表演能活灵活化跟上时代的潮流,既然戏曲已经成为商品被大众消费和接纳,就的有投入,付出成本,除人员和机构的使用外,更重要的是舞台设备和灯光的步入,灯光和舞台设备关系着一场演出的成功,舞台设备的老化和折旧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影响观众们的体验效果,我们要利用科技的发展,引进新的舞台设备灯光,利用合理的为观众们进行演出,运用老一辈留下的设备演出已经不能保证符合观众们的喜好,我们要利用科学来满足观众们的精神感受,对于老设备的淘汰和置换,对于新设备的引进和改良,一定能让观众们大开眼界,更好的带动情绪,演出效果也能更好的满足观众们的需求。
四、结 语
所有形式的艺术发展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只有克服这些困难,迎头而上,才能在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立足,各个艺术形式如何发展,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寻求创新,我们只有适应社会紧跟社会潮流的变化,在晋剧艺术团体和各位领导的帮助下国家的扶持中,在热爱戏曲热爱晋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陪伴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为新时代的进步奉献光和热。
参考文献:
[1] 邱怀生,芦柳源.传播媒介变革下的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以晋剧为例[J].艺术百家,2016,32(05).
[2] 高越.浅谈传统戏曲中多媒体视觉化的发展[J].戏剧之家,2017,(15).
[3] 孫红侠.价值与形态: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J/OL].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4).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