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17-12-12滕玉红
随着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习质量的目标且走且近。但是,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下仅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赘述之余仅作抛砖引玉。
一、针对教材教学内容,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也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不分教材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会使课堂教学程式化,而且会忽略文本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例如,美的散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语言之美、情感之真、结构之巧要比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散文“图画”效果好。所以,针对教材教学内容,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同样,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只是有利于老师教,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有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或怎样用多媒体课件才能把教学内容理解的更透,才能把教学效果体现的更好。如果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哪怕不用多媒体课件,只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去花里胡哨地制作课件。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恰当选用不同教学方式。事实上,多媒体课件固然有它的优势或便利之处,但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哪怕在我们眼里是比较传统的方式,只要有利于提升课堂效果,就是我们需要选择的教学方式。当然,毋庸置疑,传统教学方式确实存在许多的弊端。比如,教学手段的单一,教材加教案、卡片與挂图、粉笔和板擦、嘴巴配眼神……这些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固然落后。另外,就教材论教材,旧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小,不能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拓展,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等结果。而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则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缺陷,改变传统教学课堂容量不足的劣势。但是,“扬弃”一方面应该是保留、发扬和提高,另一方面是抛弃、剔除。新的教学方式代替旧的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的教学方式中消极的方面,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的教学方式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克服人机交互间的障碍,就要保留、发扬和提高文本阅读对学生情感、思想的感染、熏陶作用。
三、着眼课堂教学实效,凸显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课件设计的目的性、高效性为出发点,以科学性、艺术性为制高点,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进行突破,又要兼顾学生的客观实际和认知特点,凸显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性。固然,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交互性特点是其优势,如果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运用,那么,就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无视课件设计的目的性、高效性,不能向课件设计和制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制高点迈进,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训练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这一状况也必将成为新时期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新弊病。
四、学习多媒体制作技术,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是一场新的变革,尤其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手段以及课堂学习方式的一种革新,是助力新课程改革的强大技术。但是,要想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还要通过我们教师的学习提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多是下载的。即使有所加工,也免不了和自己学生的实际和自己教学的思路有一定的出入。这样,教师如果不能按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的教学思路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造成的结果是课件和教师、学生两张皮。为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经验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情感上感染学生,经验上壮大学生。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其方法、途径很多。只有我们针对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着眼课堂教学实效、学习多媒体制作技术,不断探索,就会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滕玉红,甘肃永昌县第三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