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疑引思,让高中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2017-12-12郑晓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贾府林黛玉语文课堂

孔子言:“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是为学之本,启思是为教之本。课堂设疑是启思引智、激趣解惑的必要环节,教师基于教学目标的巧妙设疑及对学生的恰当引导,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讨论、辨析和解疑,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亲自解惑的快乐和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培养独立学习时提疑、思疑和解疑的能力,也让语文课堂活力蓬生、魅力无限。

一、疑境导入,悬念启思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课堂伊始创设疑境,也就是问题情境,可以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一开始就在问题的思考与解疑中“热”起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设置疑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实施,例如影视视频导入、音乐导入、图片导入、故事导入、新旧知识连接导入、实际场景导入等。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最适宜的方法设疑启思。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教师先设疑问“如果让你现在独自一人投奔到外省从未谋面的亲戚家去,这位亲戚是位省部级高官,你必须给他和他家人留下好印象,你这一路上和进了家门后都会怎么做?又会有什么感受?”直接让学生代入类似林黛玉的角色开始体会,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以“林黛玉基本就是独自投奔亲戚的情况,我们来看看黛玉的表现”引出本课,播放《黛玉进贾府》的影视视频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林黛玉的一举一动和每一个表情,再进一步设疑“林黛玉进贾府之前和之后都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黛玉的心情如何呢”,让学生结合视频和课文去分析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感,并指出他们得出这些结论的依据。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细节,重点是对“为什么”的分析,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和体会,将课堂的学习氛围一次次的掀起,进入研究和分析的高潮。

二、巧妙引思,引发质疑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是高中课标的要求,质疑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需,也是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设问,引导思考,引发学生的质疑并进一步假设、探索和求证,不但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深刻领悟,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并培养独立阅读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有效的設疑引思也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学的也津津有味,课堂也会充满活力。

例如《老人与海》一课,教师可以“如果你是当地的报社记者,你得知这件事之后对这位老人、周围的围观者以及该文的作者海明威进行采访,你会采访什么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相互扮演角色,相互采访,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如对老人做法的质疑“你因为这个差点丢了姓名,为什么不放弃”、“你认为你这样做有价值吗”等,对围观者提出质疑“如果你是这位老人,预料到可能拉回来的只是一副鱼的骨架,你会不顾生命的坚持拉回来吗?为什么?”“你认为这位老人是一位勇士吗?他是一个‘硬汉吗?为什么?”等,对于作者提出质疑“你写这个故事是因为‘硬汉形象的影响吗?”“你的理论被人称为‘冰山理论,你在这篇文章中是否有这方面的体现呢?”等,对于所有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讨论、分析和论证,得出本组的结论,每个问题的结论都可以有好几种,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引导和鼓励。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和研究结果,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再进一步地深入讨论和验证,得出最终的结论。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是被动的听,而是主动质疑,积极思考和辨析,并自主解疑,教学目标达到,效果不错,课堂也活力满满。

除了上述设疑引思的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疑,比如运用关键点或重点内容设疑、难点内容设疑、开放性知识设疑、关联性练习题设疑、“阅读课”的拓展阅读文本设疑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设疑,比如学生根据教师的设疑提前预习后在课内解疑、学生先预习课文然后自己设疑再在课堂内解疑、小组合作式互疑互解、默读课文时的随笔提疑等;也可以通过多种类型的活动组织去设疑引思,比如某一文本或文段的“阅读分享活动”中的解疑环节设计、设计“每课一问”的教学环节、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设疑和解疑等。总而言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习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去设疑引思,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高中语文课堂生机勃勃、魅力无限。

郑晓栓,四川自贡市第六中学校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贾府林黛玉语文课堂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王夫人“点头不语”有深意——品读《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细节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