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问答 促进师生互动
2017-12-12谢超兴
那是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为三年级语文下册《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析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而体会其当时的心理变化。笔者通过翻看教案以及整理听课者的课堂记录,着重从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两方面还原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真相,斟酌不足,并参悟完善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亡羊补牢的同时也能起到抛砖之用。
一、“课堂学习事实”的呈现
课堂紧接第一课时进行,前面刚好分析到第四自然段。小姑娘因为失血过多,濒临休克甚至死亡,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没有适合的血型,正在询问未受伤的小孩是否有愿意为小姑娘输血的,现场陷入了沉默中。在第五自然段,阮恒小朋友的举手打破了沉默的僵局。师生互动的重点就是围绕着阮恒的输血过程进行的。
首先,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阮恒输血过程的文段,在确定为第5—11段后,进行简单的朗读指导,并安排了集体性的朗读;接着,讓孩子们动手划出文段中描写阮恒神态动作的语句,并小声朗读,用心感受阮恒的心理变化。同时出示幻灯片:有感情朗读课文5—11自然段。1、划出课文里描写阮恒神态动作的语句;2、从这些描写中体会阮恒的心理?最后,请个别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语句,老师进行引导更正。以下是师生互动过程的实录:
幻灯片:第一次描写: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问1、为什么阮恒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
(学生举手发言)
生1:因为阮恒没有想好。
师:“放”和“举”都没有想好吗?
生1:“放”没有想好,“举”就想好了。
师:想什么呢?
生2:输血。
师:哦,那表明阮恒具体什么心理呢?
生2:……
师:或者说,阮恒当时想到什么把举起的手“放”下去的?又想到什么才会把手又“举”起来的?
……
师:可以结合后文思考。(老师进一步引导)
生3:他应该害怕自己会死。(学生试探回答)
师:为什么害怕自己会死?那为什么还要举手?
生4:担心自己的血会输光、会死;又举手就是又想救小姑娘。
师:对了,表明阮恒当时“害怕”“担心”,这些就是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
……
在反复的引导下,终于形成了比较确定的说法:“放”——担心把自己的血输光,会死。“举”——担心小姑娘的血会流光,会死。
问2、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
师:阮恒第一次举手的时候手在“颤抖”又表明她处于什么心理状态呢?
在简单引导后,学生基本能说出“害怕”“紧张”“矛盾”等词语。
幻灯片:第二次描写:a、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b、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问1、阮恒“很快地躺”说明什么?
师:阮恒躺下的动作很快,此刻他会在想什么呢?
生1:快点把血输给小姑娘。
生2:害怕自己会反悔。
生3:急着救小姑娘。
问2、为什么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师:此刻的阮恒又会在想什么呢?
生1:自己的血会不会很快就流光。
师:但还没有开始输血啊。
生2:那可能他很紧张,所以不动。
幻灯片:第三次描写:a、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b、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c、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第三次的描写,输血正在进行,阮恒的动作和神态都很明显了,请大家体会一下几次不同的“哭”和手的动作,感受一下他的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1:可能很疼很伤心。
师:会因为疼吗?大家看看下文。
这一点很快就被否定了。
生2:可能因为害怕。
……
老师从哭声的变化和动作幅度方面进行了引导后,慢慢有学生体会到这是因为阮恒越来越紧张、害怕而导致的。
二、观察与分析
通过回看师生之间的整个互动过程,虽说最终的目的还是能够落实,但是现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第一、学生回答的过程是“碎片化”的。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更广的情景把握,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连贯性养成;第二、学生的答案容易出现“边缘化”的情况,生活惯例占据主导,经历让孩子的思维方式固化;第三、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儿戏化”,未能进入相应的情境中去,对于情感价值的形成有着不利的一面。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照观察,课堂实验等,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第一、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碎片化答案的情况,在平常的课堂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相关研究表明,原因不外乎就两个方面:教师对问题阐述不全面或不清晰;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握不到位或不准确。不管是哪一方面,都很容易导致学生的答案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给听课者的感觉就是前后不连贯,令人费解。要想改善这种状况,最为主要的还是从老师这方面入手。对于简单的问题,务求简洁,对于复杂的问题,力戒语言的冗杂。如果学生把握不了问题的层次,回答起来会觉得没底,只能以零碎的回答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复杂的问题要分层提问,让学生能够顺着事物发展的顺序进行回答。如前面的“描写一”中: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把原来的两个问题分三层提问:1、面对医生的询问,阮恒第一次举手时为什么会颤抖?2、阮恒举起的手为什么又放下呢?3、为什么阮恒最终还是举起了手?如此有序分层后,既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又能保证学生回答的清晰准确,防止回答断断续续的情况。当然,对于个别同学,老师还可以适时地进行点拨,使其观点清晰,语言连贯,慢慢克服答案的碎片化情况。endprint
第二、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边缘化”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主要表现为回答不完全符合课文中的情境,甚至脱离了课文的情节,但是认真倾听会发现,这些答案往往与生活的实际相符。可见,这部分同学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生活习惯和经历占据了主导位置。如在回答“阮恒在输血过程中为什么哭得越来越明显?”时,个别学生就直言“因为输血时,针插进血管里是很疼的。”这个答案本身没有错,但不完全符合当时人物所处情境的心理状态,基本上就是生活化的答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听到問题后,立即便条件反射般把生活中经历的情景套上去了,但是学生生活中的经历与课本中设置的情景又不完全一样,学生的代入法回答便让人觉得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这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固化的表现。要破解这一“魔咒”,还是要在老师提问的技巧和方式上下功夫。遇到这种学生,老师首先要再次着重强调课本上的情景,并把着重点一一指出,明确表示这不是自己生活经历的翻版;其次,当学生回答明显生活痕迹的时候,可以采用暗示法,让其体会这是一种预设的特定情境,可能比自己的生活更为复杂;第三,采用逐步引导法,否定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结合课文前后的内容提示学生回答的方向,慢慢修正学生的答案,使其回归课本的情境中。
第三、纵观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态度总让人觉得比较“儿戏化”,并没有进入课文的角色中去,没有用心去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没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情境渲染的策略,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首先是以“读”悟情。教师针对重要情节或部分给学生范读,并引导学生朗读,力求读准节奏、读出层次、读出人物形象,进而领悟其中的情意;其次是以“演”入情,但凡对人物进行的描写的片段,都会运用到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或心理等描写手法,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模仿,去感受人物的心理状态,深入体会人物彼时彼刻的内心世界;再次是以讲“忆”情。在读和演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主要情节,更加深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多维度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在不断的情境渲染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就能够入情入境,回答问题就能够很好地进入角色,取得更好的效果。
师生的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问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主要还是从老师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加强调控与引导。对于简单问题简洁提问,对于复杂问题注意分层引导,轻松化解学生回答过程“碎片化”的情况;对于课文中的特定情境应重点向学生强调,让其跳出生活惯例的圈子,摆脱定性思维的束腹,破解学生答案“边缘化”的问题;对于难以把握的课文情境,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演”“讲”等方式,使其进入角色,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从而端正态度,严肃表情,充分“入戏”,态度自然就正儿八经了。这样的课堂问答,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互动过程中掌握具体的方法,并获得相应知识、提高能力,并最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爱军.课堂观察之于教师研究:价值、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42—44.
[2]崔允漷.沈毅.课堂观察20问[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6—16.
[3]张瑾1.朱珂2.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分析研究究*[J].2012,(4):25—28.
[4]陈瑶.课堂观察:限度及其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11,(1):68—71.
谢超兴,广东中山市民众镇三民学校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