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石山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2017-12-12杓顺涛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哪些呢?本文就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转变观念;传设情境

课改以来,我们积石山县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我县教师本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去学习,并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人性化,也更能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学生领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可以说,课改以来,我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学方法有了许多改变,数学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课改的大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的成绩有以下几点:

1. 溶入了教学思想:经过课改的洗礼,课改的诸多教学理念已深入每位教师的心里,融入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霸主,课堂上不仅能听到教师的声音,更多的话语权已经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的个性彰显,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你是怎么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这些问话,都能给学生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收获的喜悦。

2. 形成了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摸索,改变了过去“教师讲授,学生听课,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这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一些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由学校提出并在校内实施的教学模式:实小的“四环四动”;玉沙的“三段五环”;大垸的“生本课堂”,……。有教师在教学中摸索、探讨形成的一些典型的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探索、分析——交流、小结——巩固提升”;“提供材料——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生活——数学——生活”等等。

3. 积累了教学成果:课改以来,我县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并不断反思、总结,积累了丰厚的教学成果。一是参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省级课题实验,积累了实验成果;二是参加省、市、县课堂教学竞赛,教师们精心设计,自动生成的课堂,为我们积累了很好的教学示范课例成果;三是教师们在教学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撰写了很多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在省、市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四是配合相关课题制作的课堂教学课件,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我们的课堂上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重视。通过整理这一年来的视导听课记录,下面就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

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明确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合理用好教材,才可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研读深度、理解能力、观念等),在驾驭教材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理解教材不深入,教学目标把握不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师把握教材,就是要抓住教材本质的东西。只有把握好教材,才有可能处理好教材。只有对教材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如果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教学设计就会出现偏差,完不成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改进策略:反复阅读,整体把握,正确定位。

2. 对教材的编排意图不明,随意改编教材

灵活使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创新的改编教材,让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师应该思考和尝试的工作。但如果教师不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随意的改编教材,难免会导致教学跑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是误导学生。

例:三上笔算除法。教师把例题改为:三一班学生参加学校校园集体舞体操比赛,每排12人,排了3排。三一班共多少学生参加比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教师还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上有3排圆每排各12个的学具纸。教师有意把10个与2个圆之间加大了一点距离。教师告诉学生现在每个圆用来代替一个学生,请你们在上面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可以怎么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其实教师的想法是好的,希望通过借助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分析算法和算理,展示出不同的学生在计算时不同的思维,再来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过程。但是事与愿违,最后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有6*6,4*9,3*3*4,10+10+10+6等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在改编教材和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时,教师忽视了如下几点:一是学生的直观思维在学习时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学生对口算乘法的依赖(所提供的素材刚好可以用口算乘法:4*9,6*6);三是对教材没有深层的把握。我们梳理一下教材,就不难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本单元第一个内容是口算乘法(包括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估算: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这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后,加上已有的知识经验——两位数的组成,再配合图上的3盒12枝彩笔展开的教学。学生根據已有基础应该能自觉把12分成10和2去思考。但改编后,相当于把整合彩笔打开后混在了一起,加之学生对圈一圈画一画也很感兴趣,想尽办法去圈去画,对这些圆片进行了重新组合,所以最后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设想的过程走下去。这样的改编,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误导了学生。

改进策略:弄懂意图,深入研究,慎重改编。

作者简介:

杓顺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关家川学区宁家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