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品牌为核心打造智慧农牧业
2017-12-12梁凯河
梁凯河
巴彦淖尔市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腹地,全市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170万人,具有独特的水土光热等自然優势资源,现有耕地1100万亩,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那里盛产小麦、玉米、向日葵、肉羊等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是全球优质农畜产品黄金产地和国家、自治区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那里的乌拉特后旗后山羊,长期以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家农业部1号文件都提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问题,乌拉特后旗能够顺势而为,主动出击,成功引入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的“大数据+智慧农牧业”发展模式,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4月,乌拉特后旗与中科院物联网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就智慧农牧业开展合作,打造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促进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与现代信息大数据相融合,使乌拉特后旗农牧业逐步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现代化、品牌化、生态化方向发展,项目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打造乌拉特区域农畜产品品牌。以打造乌拉特后山羊为核心,建立统一的乌拉特区域品牌,搭建乌拉特后旗农牧业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和农旅电商平台,形成乌拉特后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农产品质量追溯和大数据监管体系)、品牌农牧业孵化体系、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现代农牧业生产管理体系、电子商务体系、新型农牧民知识更新体系。
二是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智慧农牧业样板。通过构建乌拉特后旗VR虚拟现实智慧农旅展示平台,连接乌拉特后旗各业务部门和休闲农业、教育、文化等产业,打造以智慧旅游、智慧农牧业为核心,融合一二三产,带动全旗产业升级的新型智慧农牧业样板,为下一步推进智慧城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期间,由中科院物联网研究中心组织协调中科院、农业部、中国质标所专家帮助乌拉特后旗进行规划设计,完成以乌拉特后山羊为突破口的品牌推广,搭建乌拉特后旗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试运营。
目前,乌拉特后旗以区域品牌为核心的智慧农牧业项目已经成功上线,项目目标及实施效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打造出以乌拉特后山羊为核心的区域品牌,制定出台品牌标准和管理办法。以区域公共品牌为抓手,设计了一整套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实施乌拉特后旗农牧民组织化建设,完成了县域农牧业资源和农牧户的网络化、标签化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目前平台已经覆盖了一千多牧户,农牧业资源实现了订单化销售,农牧民收入大幅增加。根据估算,每户农牧民羊的收入将增加50%左右,通过3年左右的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价值保守估计在10亿元左右。
二是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通过建立追溯体系,使每只羊都有了“身份证”,实现羊肉产品的全程监管,该平台侧重于对农牧产品的追溯和检测,通过对农牧民防疫记录、饲料补饲的数量备案、农牧户自行上报数据的全链条数据对比分析,实现大数据对生产主体和生产过程的精确监控,根本上解决质量安全隐患,为品牌创建提供了保障。
三是为招才引智创建了平台。通过互联网对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组织、管理和销售人才的有机整合,为农牧民提供畜牧业养殖技术指导,品牌宣传和销售推广服务,初期引入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科院顶级专家技术人才以及中关村互联网品牌运营和营销人才共计34位,为全旗新型职业农牧民和经营主体提供平台支撑,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招才引智。
四是有助于发展旅游业。将农牧业和旅游业充分结合起来,打造订单投资型农牧业,促进电子商务和订单农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农牧业产业的升级和融合,全面助推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是有利于精准扶贫,通过大数据平台,精准的掌握了每一户农牧民的信息,包括家庭成员、年龄结构、经济收入、耕地草场面积、牲畜数量、产量等,从而获得了贫困户的详细方案,实现精准扶贫。目前,该平台完成了15家贫困户的精准技术和品牌销售服务,羊肉订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20元左右,大大增加了贫困牧户的收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