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2017-12-12姜德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设计

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振兴,归根结底靠的是有经验的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与探索,唯有他们是长期致力于实践的前沿,并通过不断的反思形成科学理论的依据,并反作用于教学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标准》是当今中国教师最利于行动的指南。其中的“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标准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存在形式,更是新课程实现评价的重要内容,它的作用举足轻重。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展开,展开教学过程的前提条件恰恰是教学设计。如果素质教育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课堂教学设计就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要有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学生观——其核心成份应该是利用最优化的现代教学设计推动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最大限度的被挖掘。毫无疑问,有目的指向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确保语文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从而增强学生运用各种新知的能力,及时提升他们综合的人文素养。

笔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实践下的三个典型案例,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大敢的尝试,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将语文课堂设计进行到底,力求使之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案例一】——(导语设计)预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曾经教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囚绿记》(陆蠡)。上课伊始,一段早已烂熟于心的导语呈现:“有一句联想品牌的精妙广告语——失去了联想,世界将变得怎样?巧妙设问,一语道破联想品牌存在的巨大的商业价值。现在我们有感而发,对它略加改动:失去了绿色,世界将会变得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场学生反应热烈,显然他们的思想被触动,情绪体验被瞬间点燃,随即全班达成共识——世界将变得蛮荒,人类就像贫血,生命黯然失色……“预设情景”一旦完成,教师导入自然水到渠成——所以“爱绿”、“护绿”将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但现实确也残酷,“绿”时常遭人践踏,遭人毁坏,甚至有人公然将绿色囚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走进陆蠡的《囚绿记》一探究竟。我想,现代教学设计更多只关注直接进入文本,似乎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知识点的完成,忽视课堂创新,忽视活跃气氛的营造,失去紧扣教材内容的预设,课堂就失去“先发诱人”的时机,学生的好奇心就可能“蜇伏”,课堂的活力就可能受压制,过程推近就可能迟缓,效果就可能受到影响。

【案例二】——(文本解读)尊重文本特点,培养学生情感。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陆蠡的一首小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教者印象深刻。先照例情景导入:在座的各位有没有特别喜欢读诗的?今天老师就给各位推荐一首有味道的小诗——《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然后教师欣赏提示:“大家看这首诗就是由两幅清新的画面组成‘你看风景、‘别人把你当风景来看。诗人以超然而珍惜的情感写出了刹那间的意境,寄托了深刻的哲理,暗示了人生中有许多相对的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接着同步板书——特点:言简意丰,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之所以如此设计无非是借助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去感知诗歌的意蕴,充分了解其特点,顺利步入‘赏词析境环节,为更好地解说其妙处,整篇教学设计现以课堂实录具体呈现”。

师:其好诗皆在于吟诵,所谓“吟”即放声朗读,尽情释放你的感情。

生1(范读全文)——(同学点评)听之过于平淡,这是吟诗的大忌,吟该诗应力求语调舒缓而富有深情。

生2(示范朗读第一诗节)——重读“流进”、“阳光”、“黎明”。一切诗语皆情语,需要重读的一定是挥发诗人诗情的关键用语。

(学生串读)——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到了黎明的音响。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师:好诗还在于“诵”,即通过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诗语的品味,以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生3:“月光流进门槛”为何不用“照”?巧用暗喻,以动写静,生动写出当晚月光的皎白和柔美。

生4:“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诗人通过对“有声无形”即“有形无声”事物的联想,衬托月夜的寂静。

学生仿写:一缕清风从桂花树柔软的指间滑过,惊扰了蟋蟀的美梦,唱响了田园的狂欢。

生5:“河岸被山影压着”“压”字产生了心理上的沉重感、压抑感,形象地表明山影的巨大,反衬了暗夜的寂静。

师:同学们精彩的赏析,不仅思想同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且还自觉体会到诗语的“凝炼含蓄”,像有些句子隐隐透出文章主旨……

生6:“我以为是阳光”、“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巧用错觉,融合自身的感受,抒发诗人对光明的强烈期盼。

……

至此,学生边读边品,边品边诵之中,一堂课悄然流逝。为什么被一些圈内同行视为高深莫测的诗歌鉴赏,学生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应?设计上的独到功不可没——既然是“言简意赅”的诗歌,其内里必蕴含着强大的情感能量,适时引导学生诵读赏析,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始终紧跟诗人的脉搏一起跳动,学生自会沉寂在优美的意境,欲罢不能,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充满着生命之间的对话。

【案例三】——(思路构建)串联情节主体,拓展思维空间。

《囚绿记》这篇散文篇幅虽长,但教来得心应手,现将其课堂还原,体会设计之独到。

師:一看课题《囚绿记》,立刻明白全文以记叙为主,重点事件是“囚绿”,你能根据文章内容将这一事件更具体概括吗?

生1:“我”曾在北平临时寓所将“绿”囚禁入室。endprint

师:作者是否一直将“绿”囚禁?除此之外,还写了哪些也值得关注的事件?

生2:“爱绿”、“放绿”,因为“爱绿”所以“囚绿”,“囚绿”的后果是“放绿”

(点评):看似简单平常的一问一答,实则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当然,它需要要在一定程度课文预习的基础上才会自动生成。借助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赫然在目——“我”与“绿”的交往活动。至此文章的结构梳理清晰可见,文本的解读缺口自然打开。

师:你知道“我爱绿”的具体方式吗?

生3:①选定靠近绿的房间;②习惯于坐在窗前留恋这片绿色;③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精彩赏读:“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师:你见过类似这样的房子吗?

生4:“廉价出租屋”不仅简陋,还很破旧,为了爱绿不顾一切,可见爱得强烈。

师:从第五节写“我”对“绿”的赞美和热爱的精彩语句。

生5:“绿色是多宝贵的呀!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语言优美清丽,巧用比喻排比的修辞,直接抒发我对绿强烈的爱恋。

精彩赏读:“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师:这样的句子很有味道,因为内蕴丰富,含义深刻。

生5:人与自然原本密不可发,绿对人类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表明作者对绿爱的深沉。

精彩赏读:“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师:这段文字手法独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为它巧用细节描述,表明“我”对“绿”爱得真挚。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囚绿”这一行为呢?不妨具体分析。

生7:行为动机——与“绿”独自亲密接触,让它无声地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心灵。

生8:生长状况——起初本着生命的惯性,生命力依然旺盛;后来变得渴望阳光;最后生命受损,变得衰弱。

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的作用何在?

生9:“我”是一个心灵守望者。伴随着我与绿的交往,有惊喜、埋怨、自责、更有良心发现。正因为我的存在“绿”的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才得以突出表现。”

师:你们难道仅仅把常春藤看作是一种植物的化身吗?

生10:象征着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象征着渴望祖国早日解放的爱国者……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无法脱离合理的教学设计而自行存在的。新颖的教学设计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未来新课标的改革创新将着力构建崭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学設计必然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姜德干,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设计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