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
2017-12-12何高明
何高明?
摘 要:本研究对四川凉山147名彝族青少年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旨在了解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分析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和方式,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媒体;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00-02
一、研究缘起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彝族传统文化在不断与主流文化共荣共存中呈现出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特点。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碰撞使得每一个彝族人都面临着本民族认同的问题,尤其对于彝族青少年而言,对民族的认同关系着彝族文化的传承和未来的发展。手机作为时下青少年极为青睐的上网终端,已无孔不入。青少年群体是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他们在使用手机媒体资源的同时,也无可避免的接受着手机媒体的影响。那么对于彝族青少年,手机是否也普及开来并已无可替代?手机媒体是否成为了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手机媒体与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如何?基于以上困惑,笔者认为手机媒体与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关系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约为250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和习俗。本文以便利抽样方式,对凉山会理果树中学、盐源中学、盐井小学三所学校的160名彝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回收149份,有效问卷为147份,有效率为91.87%。本文以问卷的形式分别从普及率、使用时间和功能呈现三方面予以考察。
普及率上,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是拥有独立的智能手机的,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处在高水平上。渴望拥有一款(更)高级智能手机的学生占了99%,表明当前彝族青少年学生中手机普及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综合来讲,当前手机在彝族青少年中的普及率较高,但未来的普及率肯定还会提高。
使用时间上,调查发现使用智能手机3到12个月的彝族学生是最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6.9%,而使用了两年以上的比例却很小,只有8.8%。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在彝族青少年中流行起来只是这一年左右的事情。过去一周平均使用智能手机时间的调查显示,每天平均使用1-3小时的时间是最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9.7%,再加上每天平均使用手机3小时以下的占79%,表明彝族青少年学生一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不算太少。综合访谈,A同学表示手机是一个人时候陪伴的人,B同学表示有了手机更想一个人待着。由此观之,手机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彝族青少年学生,而这种影响既体现在行为习惯上,也表现在意识之中。
功能呈现上,研究结果显示,彝族青少年学生在使用手机媒体时,主要倾向于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这两个板块。社交网络是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与他人互动。这表明,交流与互动是彝族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媒体最大的两个动力。
三、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
本文中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采用庄锡昌的狭义民族认同理论,即一国内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的认同,具体到本文,就是关注彝族青少年对彝族的认同,包括民族成员个体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社会认同和归属感三个层面。
(一)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1.音乐和视频
彝族的音乐和视频是彝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契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又可以以手机为载体,所以是衡量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彝族青少年用手机媒体搜索、下载彝族音乐和视频的情况。结果表明,彝族青少年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媒体来搜索彝族音乐视频的频率较高,占57.8%,而没有手机时,主动通过电脑、电视、收音机等搜索收听彝族音乐和视频的学生不多,只占12.9%,这与现在经常用手机搜索彝族音乐视频的比例低得多。由此可知,手机媒体的出现确实让更多的彝族青少年学生了解并钟情于彝族音乐和视频。越来越多的人对彝族音乐和视频表现出认同,表明手机媒体促进了彝族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
2.传统仪式
彝族有许多大型的传统仪式,包括祭祀、聚会、婚丧等,这些传统仪式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82.3%彝族学生会用手机记录下所遇到的传统活动,经常用手机上传和分享73.5%,”,这表明彝族青少年学生对大型传统仪式具有认同感,手机媒体对他们认同本民族富有特色的文化有积极意义。
3.语言文字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手机媒体的出现,是否可以促进彝族青少年对彝语和彝文的学习呢?问卷调查发现,69.4%的同学会用经常用手机来学习彝族文字,并安装了彝文输入法。
(二)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影响
经济和国家政策是影响民族社会认同感的两个方面。本文综合问卷和访谈内容发现,彝族青少年学生很少用手机媒体来搜索和了解相关彝族经济的信息,由此,手机媒体在彝族青少年学生的彝族经济认同方面并没有很大的促进和降低的作用。关于国家政策这一点,我们发现如果手机媒体在传播彝族经济和国家政策时形式图文并茂、简短有趣,那就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彝族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其对彝族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影响也会随之提高。
(三)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归属感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民族归属感特指彝族青少年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归属感。为此问卷设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您对自己彝族人身份的态度是什么?”的调查结果表明,彝族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着很高的认同。第由此可见从民族身份的确认和强烈的感情色彩两方面来看,彝族青少年对本民族的社会认同度非常高。
第二个问题“您参加有其他民族的人的聚会,面对面交流时会不会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彝族身份”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面對面的社交场合,彝族青少年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着一定的隐藏,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信心并不充足。这与第三个问题“您在手机上与刚刚加上的好友聊天时会不会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彝族身份”的调查结果有着完全不同。这两个问题的选项都是一样,不一样的是问题的环境,一个是面对面的社交环境,一个是手机媒体平台,结果是在手机媒体上彝族青少年学生敢于表露自己的民族身份,没有多大的顾忌,民族身份认同度高。而面对面的环境下,很多彝族青少年学生显示出对自己的民族身份的不自信,民族身份的认同度低。两相对比,不难看出,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归属感有着强烈的影响——促进了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归属感,在手机媒体这一平台上,他们心里上获得了安全感和落实感。综上所述,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归属感有着很大的影响,手机媒体的存在,使得彝族青少年学生对彝民族的归属感有了很大的提升。endprint
四、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的影响方式
(一)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和途径
手机媒体功能不断增强,使得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和途径都得到了改变,彝族青少年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随之改变。在访谈中,笔者引入了“中国好声音”歌手吉克隽逸这一话题。结果发现,A、B、C三位同学都知道吉克隽逸,而且都是从手机上得来的信息,且引起了他们懂得极大兴趣。
手机媒体使得彝族青少年信息获取的方式和途径得以改变,导致了彝族青少年在接受关于本民族的信息时更快速便捷,收到的信息更丰富多样。接收了越多的关于本民族的信息,彝族青少年学生就对彝族的文化、社会等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促进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
(二)提供私密交流空间
手机媒体的交流功能并不只是通话功能,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体等也是重要的交流平台,而且这样的平台较为私密,可以在上面表达面对面交流时无法表达的话语。
由A、B、C三位同学的叙述不难发现,他们平时在手机媒体的交流平台上谈论关于彝族的事情,而且有时候还是聊天的主要内容。彝族青少年学生们平时在学校里交流的机会少,回家后依托手机媒体营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私密交流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谈论的关于彝族的要素都在或多或少的影响他们对本民族的认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着民族认同。就如A同学所叙述的,他受到一些汉族朋友发给他的关于彝族的负面的东西时,有时候看着很不爽。综上所述,手机媒体通过创造私密的交流空间,让彝族青少年在这空间里找到所属,进而促进彝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
五、结 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促进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过程中,缺陷也不可避免显露出来。第一,虚假信息泛滥;第二,彝族青少年手机依赖症初显。本文中调查发现一周内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4-6小时的占了总调查人数的17.9%,一个月内一天也没有碰手机的人数为0,由此可估,彝族青少年学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症已经初显端倪。
如何对手机媒体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让彝族青少年更好的使用手机媒体来提高民族认同感,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提高彝族青少年媒介素养。对于彝族青少年学生,在纷繁的信息前不能有效的判断什么是有价值有营养可信度高的信息,所以彝族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极为必要,具体来说,老师和家长要做到对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引导,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辨别和吸收手机上遇到的信息。
第二、国家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净社会化手机媒体环境。我国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手机媒体行业法律法规,约束信息发布者和接收者的行为,同时对手机媒体运营商的经营管理进行规范,创造一个良好的手机媒体,如此才能维护手机媒体环境,让彝族青少年学生获得真实有益的信息,促进民族认同。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2] 成文胜.第五媒体:短信还是手机[J].传媒,2005(5):23-25.
[3] 李天龙.手机媒体传播特征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1):85-90.
[4] 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传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