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7-12-12何广东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教育的逐渐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新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得到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与角色应得到改变,从课堂的接受者变为课程的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拥有自主思维以及积极探索的能力和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可以使数学教学的效率以及水平得到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优化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调动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此外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学习与生活中会起到的作用,让他们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改善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应理解素质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不要让学生成为一名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应让其去发现知识,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要因为学生是初中生就看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认为其没有能够自主学习的素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探索精神。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使其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能从根本上重视起这门学科的学习。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不但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也能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而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则会大大降低其学习效率,同时学生愿意花费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与精力都会减少,十分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提高其自身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作出表率。此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学生的作业、考试情况与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一个了解,以此去感染学生。要让学生喜欢教师,学生会因为喜欢一门科目的教师而对该科目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在保持高的教学水平的情况下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在课堂上可以运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通过举例子、联系生活等方式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其更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教材都是作为一种权威而存在。学生在课堂以及平时的相处中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不善于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对教师有讨厌的态度。这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是很不利的,学生不愿意学、不主动学,学生在教师的课堂上没有一个轻松专注的环境,自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培养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保证知识的严谨性的同时要降低自身的权威性,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多于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大胆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应理性分析,告知其见解的正确与否,同时对其作出鼓励,绝不能用不耐烦的态度草草敷衍。有一些学生拥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或看法,教师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如果一些学生的提问不符合数学观念或者常理,教师也不可训斥或者批评,学生与教师不是上下级关系,要有平等对话的观念。

(四)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数学是一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因此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这种能力对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益处,学生以此也可以锻炼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首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决定着学生对问题发现的机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拥有足够的自主性,學生靠自主的意愿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问题也有了更高的求知欲。

(五)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拥有高水平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所学习的新内容,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也更难忘记,同时保证了学生会花费自己的时间来进行数学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孕育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益处。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意味着需要在教师教学之前就掌握需要学习的内容,而是要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了解,对框架进行梳理,以便于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全面的掌握知识。教师可在每一次教学前提醒学生进行预习,以此提高课堂效率。第二:做好课堂笔记。在课堂上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课,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做好记录,以便于日后的复习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做笔记而耽误听课,本末倒置。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笔记的记录,也可以进行检查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但应注意不要变成硬性要求,成为学生另一种形式上的作业。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调动学生积极性,完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路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6,(53):62.

[2]冯卫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9):34.

[3]廖莺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3):64,70.

作者简介:

何广东,浙江省临海市,浙江省临海市杜桥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