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17-12-12郭天华邓万海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特点新课程教学策略

郭天华+邓万海

摘 要: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随着我国新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新课标的推广和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研究新的教学方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有效的教学手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必然要求教师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自身素质,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使之形成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随着我国新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新课标的推广和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效的教學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好的教学策略可以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效果。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与学就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促成高效的语文课堂,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能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效果。教学中,我们要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愿学,乐学。

1. 精巧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离不开老师的提问,有些老师的课堂是一问到底,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问到哪里走到哪里。我认为,教师设计几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可把学习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且使他们饶有兴趣地去学。我在教学《彩色的翅膀》一课时,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齐读了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什么的翅膀是彩色的?”“为什么说翅膀是彩色的?”“海岛战士与彩色的翅膀有什么关系?”学生的问题准确而有价值。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兴趣盎然,不到二十分钟,所有问题自己解决,达到了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学生因为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内心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欲望,所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专注。

2. 合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们要巧用电教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现多渠道信息交流,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我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了伽利略猜想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就会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中,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想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巧妙地使用电教媒体,使它成为语文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辅助手段,也会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

二、 创设学习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在课堂上不管老师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结合并利用知识点的学习,创设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外在的学习活动环境,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真正“动”起来。如教学《将相和》《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等课,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本剧,展示课文情境。学生在扮演角色的活动中,与文章的主人公缩短了心理距离,产生了共鸣,同时体验了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喜悦,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理解,自己体会。如教学《彩色的翅膀》一课,在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我相机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战士们的爱岛情深,划出有关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表达了他们自己的观点、看法。我觉得这样才把学习的任务交给了学生,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感受和体悟就是他们自己的认知和获得,这样的课堂就已经产生了效益、效力和效能。

四、 美化课堂教学语言,使语文课堂充满美的享受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先生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让学生享受到语言的美,语言的本真魅力就已经展现了出来,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就好。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有精心研究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并且不断开阔学生视野,锻造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郭天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第二小学;

邓万海,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春生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特点新课程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