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7-12-12安静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往往对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的养成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小学生受到年龄阶段与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们的个体学习情况也存在着差异,导致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们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冷静地分析问题,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本文将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问题解决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思考方式;四维空间换位思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跟随逻辑性的思维去进行思考与分析,尤其是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逻辑性思维能力就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叠,因此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是齐头并进的。当前小学数学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面对问题时摸不到头脑,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无法找到问题的突破点,也无法形成自身解决问题的思路,导致面对问题无从下手。因此,本文将分析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后从学生们的年龄特征与学习需求的角度出发,从而提出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也承担了培养学生们逻辑性思维的任务,尤其是当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一方面,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问题解决能力在学生们的生活中也能够提供很大的助益,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德国有一句谚语,“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就不会害怕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够有条不紊,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

二、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 改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

小学生受到年龄因素与阅历因素的限制,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种思维回路,在看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内不能够分析出问题给出的条件,也不能够明确问题所考查的内容,只能够根据问题内容进行理解,但是无法深究问题的内涵,就像一条路修了一个开头,却缺少往下延伸的路径。这在实质上反映的就是学生们缺少逻辑性思维,没有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必须要以引导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问题作为培养学生们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就好像在进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们首先明确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再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们明确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是如何拆分成三角形的,才能够明确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们形成平面图形的拆分与组合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活跃自身的思维,在面对问题的同时能够积极利用自身所学会的知识进行解决,而不是面对问题感觉到无从下手。学生们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学生们面对问题的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开动自身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够逐渐让学生们积累出解决问题的思考经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能够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使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逐步提高。

(二)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互动模式,让老师和学生换位思考,解决问题

如上文所述,小学生们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学生们的年龄因素的限制,导致思维层面较为浅显,无法更为深入地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思考学生们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明确学生们的解决问题中存在的困难,明确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同时还应该让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能够敢于向教师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说出自己的思路。这样才能够将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传递给学生。例如,老师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的课程时,往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直接接触过和三角形有关的东西,也没有人讲过这个知识点。同时,三角形在生活中,不是以一个平面三角形存在的,而是立体的三角形,因此,学生不能把数学模型和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进行对比,不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老师需要准备三角形的模型,让学生自己感受,进行多维度数学角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多维度数学教学方式,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转移到立体空间之中。比如,老师在讲解图形的运动的内容的时候,应该根据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划分,不同的图形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图形,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立体空间思维模式,在脑海中呈現出一个立体图形,这样才能够分析出图形运动的轨迹和方向,以及最后形成的立体图形。这也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

三、 结语

本文对学生提高和培养数学解决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其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即为转变学生的思考方式。学生的思考方式会受到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限制,因此,老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培养学生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十分的重要。而且老师也应该改变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并且采用多维度教学方法,开拓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庄晓婷.低段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11):137-139.

[3]袁心田.新课程下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6):110.

作者简介:

安静,重庆市,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
布置“递进式”作业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