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017-12-12陆晓明张玲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信息技术

陆晓明+张玲

摘 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各中小学都在陆续普及信息技术教学,大部分中小学学校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给学生创造了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都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却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却不大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达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培养

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小学阶段“要侧重对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可能有的人会说,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兴趣已经很浓了,还用培养吗?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不过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中学生刚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又是刚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怀有一种神秘而好奇的感觉,所以学习积极性很高。二是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玩游戏、看动画等。三是信息技术课上学的内容现在不一定用得上,学生认为这些知识长大了学也是一样,大部分学生并不真的喜欢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很快下降,所以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有意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永远高涨。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学阶段的孩子,最大的学习动力就来源于兴趣,只有学生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有了更大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结合我校的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环境,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 重组教材,化繁为简

每期的信息技术教材中难免会有一些难度相对比较大点或者说有点深度的内容,学生学起来抽象性比较强。为避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材中较难的知识点和较简单的内容有机地重新组织在一起,或是贯穿一些益智游戏在内,让每一节课都有松有紧,学生既不会觉得知识太简单没有兴趣学,也不会因为知识太难而学不会,反而会饶有信心地学习。

二、 精心导入,激趣教学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从而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一) 故事导入

在教学“翻转”与“旋转”时,我先放一段学生最感兴趣的《西游记》的片段给学生看,让学生指出其中有哪些人物。学生都会提到有孙悟空。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学生个个都知道有七十二变。那我们今天就看看孙悟空在电脑里是怎么变的好吗?学生们一个个都会高兴着喊“好”,也在期待著下面的内容。学生对故事充满兴趣,在课堂的开始用这样的小故事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就不再枯燥无味,无兴趣了。

(二) 范例导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三) 问题导入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锻炼,操作上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了,这时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学书上的内容,然后来进行相关的操作,在操作中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这样由于学生真切地感到遇到了困难,也就迫切地想要解决,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四) 游戏导入

在指法练习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不但学得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2010”里面的游戏,看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各种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总之,上课伊始,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学生的质疑、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了。

三、 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生年龄小,认知水平还不成熟,但他们生性活泼、好动、顽皮好奇,形象思维能力强,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我通常会借用一些小方法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 师生共同演示

学生都普遍好动,坐不住,而且模仿学习的能力非常强。课堂教学中,我利用电脑和多媒体教学展台,鼓励学生积极上台操作演示,在学生的操作演示中讲解一些常规的信息技术知识,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来理解理论知识,形成知识结构,提高了思维能力。对于那些难以理解、操作步骤较复杂的知识,更多地采取师生共同演示的方法,直接通过演示来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操作,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太难或是太过于复杂,而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形象的比喻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专业名词较难理解,学生也难以接受和消化,如何使繁难和枯燥的内容变得简洁生动呢?适当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对于中学生信息课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又达到了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例如:教学计算机“文件”和“文件夹”这两个概念时,我这样来进行比喻:计算机中的文件夹就好比同学们的书包,文件就好比书包中的书,书包里可以装小书包或书等学习用具,但书里不能装书包。也就说明文件夹里还可放文件夹或文件。这样学生们根据形象的类比,一听就懂,很快就都明白了文件夹和文件之间的关系了。

(三) 竞赛激励

学生都喜欢争强好胜,在教学中适当开展些竞赛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指法练习时,采取竞赛的方式,学生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为了取得好成绩,一连打好几遍。另外,在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时,也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电脑竞赛,如“海南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作品评选”“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白沙县中学生迎新春学生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在比赛中互相取长补短,在比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比赛中不断实践进而提高操作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四) 创建和谐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也为了让每位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我校早在2003年就已经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并组建校园局域网,实现了班班多媒体,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也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无形之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四、 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达到“亲其身,信其道”的效果,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持久、稳定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也是能否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关键。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問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再加上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教师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电脑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为今后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小飞,仝瑞丽,李艺.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29-30.

[2]刘小花.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7):171.

作者简介:

陆晓明,张玲,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中学。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