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IL-1和TNF-α指标的影响
2017-12-12李万和彭北娣林永胜罗昭嫔苏细妮
李万和,彭北娣,林永胜,罗昭嫔,苏细妮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英德 513000)
白虎加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IL-1和TNF-α指标的影响
李万和,彭北娣,林永胜,罗昭嫔,苏细妮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广东 英德 513000)
目的:观察白虎加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IL-1、TNF-α指标的影响。方法: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反应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 -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1、TNF-α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安全性较好。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药合用;对照治疗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为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多发性关节炎,疾病常呈慢性持续性反复发作,本研究中西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平均(46.4±9.8)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1±1.5)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8岁,平均(45.9±10.1)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2±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1]。关节肿痛大于1个,伴滑膜炎(经影像学或临床检查证实、存在典型的放射学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改变)。②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为肿胀、关节疼痛、屈曲不利、晨僵;次要症状为皮色发红、沉重感、关节局部触及发热、烦闷不安、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符合主要症状3项,或主要症状2项且合并次要症状2项并与舌脉结合确诊。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来氟米特片(大连美罗大药厂,国药准字H20080047)口服,每次20mg,日1次;塞来昔布(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28)口服,每次200mg,日1次。
观察组加用白虎加桂枝汤。药用知母20g,青风藤20g,威灵仙15g,粳米50g,石膏30g,桑枝30g,络石藤30g,银花藤30g,雷公藤30g,桂枝12g,土茯苓60g,甘草10g。水煎至 300mL,日1剂,分早晚服用。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
3 观察指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反应因子指标,指标包括IL-1、TNF-α。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头晕、食欲下降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因子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因子指标比较 (spg/L,±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因子指标比较 (spg/L,±s )
组别例IL-1TNF-α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36.3±7.422.2±5.424.8±6.717.3±5.1观察组4036.1±7.516.1±5.224.5±6.714.2±3.7 t 0.1114.7510.1852.817 P>0.05<0.05>0.05<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5 讨 论
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多因湿、热、寒、风等邪瘀阻筋骨、关节、筋络等所致。血瘀、湿阻、痰凝、气滞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其中以湿热痹阻最为常见。张子认为“湿热为痹病之源,后兼以风寒湿毒,三气合之为痹”。因此治疗应以清热利湿、消炎止痛、通络除湿为主[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IL-1、TNF-α等炎症反应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过程中胃肠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白虎加桂枝汤能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IL-1、TNF-α指标,且不增加肝肾负担,不影响胃肠功能,安全性较好。白虎加桂枝汤方中石膏、知母清气分之热邪,银花藤解毒、清热、通络,桂枝通营泄卫,粳米健脾补胃、养阴生津,青风藤通经络祛风湿,桑枝利关节、祛风湿、行水气,土茯苓利湿清热,络石藤凉血清热、通络止痛、消肿解毒[4]。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利湿清热、消肿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威灵仙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皂苷等活性成分,有抗炎止痛之效;雷公藤中含有糖类、倍半萜类、三萜类、二萜类及生物碱类等活性成分,有调节免疫、抗炎、骨保护、抗肿瘤等功效[5]。
综上所述,白虎加桂枝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 苏志强,张程亮.二藤通痹颗粒抗类风湿关节炎活性和机制研究[J].中国药师,2017,20(1):32-35.
[3] 高利常,安新,徐彪.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32、hs-CRP水平[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2):188-189,192.
[4] 张萍.白虎桂枝汤加味灌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痹证30例[J].河南中医,2014,34(7):1309-1310.
[5] 马学玉.加味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10):1573-1577.
R593.22
B
1004-2814(2017)11-1304-02
201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