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资本主义的挑战:理解这种新商业模式的逻辑①

2017-12-12梁超

关键词:优步脸书亚马逊

梁超 译

平台资本主义的挑战:理解这种新商业模式的逻辑①

梁超 译

背景

环顾我们的四周,似乎有一系列名为“平台”的模糊实体越来越多地塑造了我们的世界。那么,这些实体是什么,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这些公司作为政治和文化行为主体来进行批判性反思。但是只从政治和文化角度看这些公司,这种看法模糊了它们首先主要是经济行为主体的这个事实。不仅如此,它们还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内经营的经济主体——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企业授予了特殊的要求。考虑到这一点,将平台看作资本主义中的新商业模式,我们就最终可以看清这些公司的一些更神秘的活动。

什么是平台?

从根本上说,平台就是基于将不同群体聚集在一起的新兴的主导商业模式。脸书和谷歌连接广告商、企业和日常用户;优步连接乘客和司机;亚马逊和西门子正在建设和租赁可构成当代经济之根基的平台基础设施。以数据为中心,是所有平台型企业的根本,也表明了资本主义更宏大的转向。数据是驱动这些公司的基本资源,这些公司获得竞争优势也在于拼数据。平台被设计为提取和使用该数据的机制:通过为不同群体提供基础设施和中介化服务,平台将自己定位于可以监视和提取这些群体之间的所有交互性操作。这种定位是其经济和政治权力的来源。

这个特征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第一个秘密:为什么科技界之外的公司也正在采纳平台的元素?无论科技界还是非科技界,随着数据成为经济中的核心资源,各类公司都必须迅速开发虹吸和汇总信息的方法。平台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案。例如,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公司约翰·迪尔公司(John Deere)正在建立一个将农民、种子生产者、化学品生产商、设备传感器、拖拉机等各方联系在一起的平台。一直以来,该公司本身提取数据并使用它来改善对客户的服务(例如,更好地预测应在何时何地种植某一特定作物),改进产品(例如,减少机械的磨损),最终如资本主义所要求的那样,获得优势,击败其竞争对手。

然而,对越来越多的数据的渴求带来某种恶劣的后果:侵犯隐私成为平台资本主义的必然特征。正如肖沙纳·祖博夫(Shoshana Zuboff)所说,平台需要越来越多的数据,就像以前的铁路垄断企业曾经吞噬煤炭那样,这意味着这些公司有一种本能的驱动力来碰撞我们目前认同的私人领域边界。谷歌的街景项目被指责在其车队经过时搜集家庭Wi-Fi数据,脸书一直被批评过多侵入私人生活; Vizio因为通过智能电视监视观众而被谴责。我们不能只是将这些事件看作是意外越界,我们必须把它们视为平台资本主义的必然后果:如果数据是一种核心资源,而资本主义的竞争又强调鼓励获取数据,那么,我们这个时代就不可避免地被侵犯隐私丑闻所困扰。

扩张,垄断,无忧

平台对数据的渴求意味着这些企业在不断扩张。这不仅导致隐私问题,而且也意味着这些类型的企业会根据以数据为中心的资本集中逻辑而发展壮大。谷歌、脸书和亚马逊等公司的兼并和收购激增,见证了数据提取是如何成为这些公司的一套新颖结构性要求的。他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其核心业务,相反,他们必须不断地将他们的数据提取设施扩展到新的领域。这些公司迅速收购了有强大数据提取潜力的创新型创业公司。即使像领英或推特这样的二线平台也成为满足这些主要平台巨大数据胃口的饲料。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公司现在正在投资自动驾驶汽车或与消费者物联网这些与其主业完全无关的风险企业——这些风险企业只是提取数据的新途径。与福特公司式的经典垂直整合不同,平台采取了根茎式的(rhizomatic)整合形式。

这些平台的扩张性质意味着,在提取数据的激烈竞争压力下,完全不同领域的公司正聚合在一起。谷歌最初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现在正在和脸书(最初是社交网站)竞争,并且它们都与亚马逊竞争,而亚马逊曾经只是电子商务公司。虽然目前这些主要平台之间的公开对抗处于低潮,但当扩大到新的领域,他们将越来越多地展开直接竞争。消费者物联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亚马逊和谷歌在力图管辖好其数据提取帝国领域方面是主要的玩家。在线商务形成另一个摩擦点,脸书旨在将越来越多的商业交易带入其平台,或多或少对谷歌和亚马逊造成直接的威胁。随着这些企业的扩张,当资本主义竞争本性开始发挥作用时,可以预料它们相互之间将变得越来越有进攻性。

通向垄断的反趋势平衡了这一动态。平台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对网络效应的依赖(以及营造网络效应的能力)。一个平台的用户越多,该平台对每个人而言就变得越有价值。结果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赢家通吃的市场。例如,我们加入脸书只是因为我们的许多朋友和家人已在其中,而这同时也加强了脸书在社交网络领域的中心地位和垄断性质。我们看到这种垄断趋势发生在各个主要平台:谷歌,脸书,亚马逊,更不用说他们的非西方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和腾讯。 每一家都力求在其核心业务领域拥有绝对优势,一旦安享这个位置,其竞争对手几乎就无法挑战——无论这些对手是政府支持的平台还是由劳工拥有的合作式平台。

共享经济的致命驱动

结果是平台出现垄断趋势,以越来越有进攻性的方式进行竞争,这条道路无疑将导致一些重大损害。事实上,最热门的平台类型——与共享经济相关的平台——也是最不可持续的。这些公司,如优步、爱彼迎和Deliveroo,通过外包出去尽可能多的成本来运营。司机承担了优步的燃料、维护和保险等费用,而房主则承担了爱彼迎的清洁和保险费用。对于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来说,员工也被高度剥削,低工资,无福利。与此同时,这些平台只是从它们促成的每一桩交易那里吸走一笔租金。然而尽管有这些优势,这些公司仍然无利可图,仅仅靠风险投资福利的支撑才能生存下去。硅谷(和其他地方)的资金流入这些公司,使它们尽管亏损多年但每次仍能得到注资而继续经营。虽然优步在一些城市已经成功实现盈利,但它仍然每年亏损10亿美元,同时试图击败同样亏损的中国竞争对手。(优步到目前为止已经放弃了这场缠斗,自认失败。)从更宽广视野来看,这些公司只有超前于(Leap ahead)法规和工作者才能“成功”。随着一些城市和国家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工作者动员起来反对它们的剥削性做法并且获取更高工资,这些公司在财务上将更加难以生存而非相反。结果是,共享经济将是短暂的现象。大多数这些公司将破产,或转而向富人提供高档服务,或转型为采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顺便说一句,后者是优步的策略,他们努力开发并拥有一支自动驾驶的车队。)无论如何,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共享经济平台并不会长久存在。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是应对以数据为中心的平台模式的这些固有趋势及其往往是违反直觉的后果,并制定策略对抗其力量。低估平台的支配作用只会神化它们的地位,而且随着它们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理解它们的运作功能变得愈加重要。

(责任编辑:钟宇欢)

梁超(1977-),男,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教学与研究方向为媒介翻译,消费者行为,媒体财务,编辑学理论,广告传播等传播议题以及互联网议题。

尼克·斯尼瑟克(Nick Srnicek)英国城市大学的讲师,《平台资本主义》(Platform Capitalism)(Polity, 2016)的作者,与亚历克斯·威廉姆斯(Alex Williams)合作出版了《发明未来:后资本主义与无工作的世界》(Inventing the Future: Postcapitalism and a World Without Work)(Verso,2016)。

编者按:平台的商业模式基于对数据的贪求,而这种贪欲只能通过无视隐私权(通常是工人的权利)和不断的向外扩张来满足。随着平台资本主义成为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本文作者认为,我们有责任理解它们的功能。

D92

A

1001-4225(2017)11-0133-02

①本文根据英国的城市大学尼克·斯尼瑟克(Nick Srnicek)于2017年发表在《跨界点》(Juncture)杂志32卷第4期的quot; The challenges of platform capitalism: Understanding the logic of a new business modelquot;一文摘译。

猜你喜欢

优步脸书亚马逊
为什么中国的滴滴能在优步苦苦挣扎的领域取得成功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优步转向共享自行车市场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优步是出租车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