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探讨
2017-12-12徐长福赵滋苗沈盛晖奚群英张田杰
徐长福,赵滋苗,沈盛晖,彭 晖,奚群英,张田杰,童 鸿
·诊治分析·
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探讨
徐长福1,赵滋苗2,沈盛晖1,彭 晖1,奚群英1,张田杰1,童 鸿1
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8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严格符合相关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后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及中医证型判定由医院心内科主治(主治中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结果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心气虚弱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阴虚型及心肾阳虚型,浙江汉族冠心病患者中心血瘀阻型和痰浊内阻型以冠脉多支病变为主,心气虚弱型以双支血管病变为主,寒凝心脉型则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汉族人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是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及心气虚弱型。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冠心病;浙江汉族人;中医证型;冠脉病变支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财产安全。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目前公认的冠心病诊断金标准,用冠脉造影结果对中医证候分型进行对比佐证,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是对中医辨证朝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做出的有益探索。本研究分析浙江汉族人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分布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收集患者182例。其中男103例,女79例,年龄42~83岁,平均(68.33±11.35)岁。入院诊断包含如下: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65例,稳定性心绞痛71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具有完整住院病历资料和动态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资料,中医证型的判定由医院心内科高年资主治中医师及以上职称中医师进行。
1.2 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证候辨证分型标准》[2]和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将冠心病辨证分型为如下6个中医证型: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和心肾阳虚型。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2010年指南》中有关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012年《中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4]和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5],住院期间所有入选患者均需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并有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冠心病介入医生反复确认造影检查结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分别对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狭窄病变程度进行仔细评价。上述有1个主要分支存在≥50%狭窄即确诊为冠心病,并根据累及支数分别定义为单支、双支和多支血管病变,其中累及左主干者计作累计2支病变。除外其它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川崎病、心肌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等所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全身免疫系统性疾病者均被排除。
1.3 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CMH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纳入1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标准按例数依次为心血瘀阻型66例(36.26%)、痰浊内阻型42例(23.08%)、心气虚弱型36例(19.78%)、寒凝心脉型27例(14.84%)、心肾阴虚型6例(3.30%)及心肾阳虚型5例(2.75%),以上不难看出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及心气虚弱型为浙江汉族人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
2.2 不同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比较:考虑到心肾阴虚及心肾阳虚患者病例数明显偏少,在统计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支数时将两种中医证型合并进行统计,患者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心气虚弱型以双支病变为主,寒凝心脉型以单支病变为主,心肾阴/阳虚型(两者合并)以单支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浙江汉族人不同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支数的比较[例(%)]
注:与心血瘀阻型比较*P<0.05;与痰浊内阻型比较#P<0.05;与心气虚弱型△P<0.05
3 讨论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冠心病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饮食内伤、情志内伤、劳欲所伤及年老体虚等所致,病机与五脏相关,即各种原因导致五脏功能失常、气机不利,痰阻、血瘀最终进展为胸痹心痛[6]。气虚、痰浊及血瘀为冠心病最为主要的三大致病因素,最主要的中医证型为痰证以及血瘀证。本研究入选患者均汉族,籍贯浙江,在浙江长期工作生活,在浙江汉族人群中有较好的代表性,纳入的182例患者中,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按例数依次为:心血瘀阻型66例(占36.26%);其次是痰浊内阻型42例(占23.08%)、心气虚弱型36例(占19.78%)、寒凝心脉型27例(占14.84%);心肾阴虚型及心肾阳虚型占比最少,分别为6例(3.30%)和5例(2.75%)。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痰浊内阻及心气虚弱等为主要证型[7],其它中医证型如寒凝心脉及心肾阴/阳虚型占比偏低。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8],但以中医的证候和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而判断“脉不通”主观性较强,临床实际操作中并无量化指标,而且中医证候诊断的不规范一直是中医学领域的一大缺陷。中医学最讲究“辨证施治”,辨证是施治的前提,辨证不规范,治疗的规范化就无从谈起。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脉造影结果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了重要临床依据。目前冠脉造影评价指标主要有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和冠脉狭窄程度等,本文着重从冠脉病变支数方面探讨其与冠心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分布情况。国内任毅等[9]研究表明,血瘀证和痰浊证以三支血管病变为主,气滞证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张鹏等[10]观察368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发现,冠脉单支血管病变者以气滞证、血瘀证为主,多支血管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痰浊证、血瘀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张敏州等[11]研究也认为,血瘀证和痰浊证多见于多支血管病变;国内大量文献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李晟等[12]对142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研究发现,三支血管病变者中医证型多为痰阻心脉型、气阴两虚型,单支血管病变者则多为心血瘀阻、气虚血瘀、阴寒凝滞及心肾阴虚型;而单支或双支血管病变则为阳气虚衰、气滞及血瘀型为主。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本地居民以汉族人为主,历史上饮食习性相对偏淡,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饮食有高脂、高糖的趋势,冠心病发病率也是逐年提高,查阅相关文献,国内尚无浙江汉族人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心病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报道,本研究表明,经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患者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以多支病变为主,心气虚弱型以双支病变为主,寒凝心脉型以单支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致,血瘀证、痰浊证不仅是冠心病的主要中医证型,该类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往往预示着冠脉狭窄程度也较重,反之,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和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也可以作为冠心病现代中医血瘀证、痰浊证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1]王薇,赵冬.我国心血管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2):143-146.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353-367.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6]侯发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591-1592.
[7]潘宗奇,陈伯钧,冯靖禧,等.冠心病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08,29(6):649-651.
[8]毛静远,牛子长,张伯礼.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1,52(11):958-961.
[9]任毅,陈可冀,张敏州,等.405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0,51(8):725-728.
[10]张鹏,徐伟建.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2):101-103.
[11]张敏州,丁邦晗,张维东,等.375例胸痹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型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2):115-117.
[12]李晟,程丑夫,陈晓阳.冠脉造影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3):4-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LQ14H270002);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立项项目(编号:2015ZA113)
1.31001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内科;2.310005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徐长福(1983_),硕士,主治医师
童鸿,主任医师,硕士,E_mail:themailcar@163.com
R543.3
B
1009_816X(2017)04_0312_03
10.3969/j.issn.1009_816x.2017.04.23
2017_3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