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的探析

2017-12-11陈慧

中国经贸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公立医院问题

陈慧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医院加强战略控制、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医院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医院全面预算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策实践做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全面预算;公立医院;问题;对策

自从2012版《医院财务制度》在全国范围各级医疗机构颁布执行,以制度形式明确了“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可见,贯彻全面预算制对医疗领域未来发展已上升到宏观政策层面,其重要性将随着改革进程的推移日益突现,医疗行业经营发展将从粗放运作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全面预算将成为助力中国医疗再次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

一、全面预算的认识

1.医院全面预算的概念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对医院经营活动中所可能发生的全部各环节往来资金事先做出预判和测算,并结合主管部门政策与医院发展导向在适当范围内进行规划以期达成在报告期及更长周期时间段内资金使用和节源的最优化,切实促进医院完成国家宏观政策和医院自身内部控制活动的总称。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涉及编制、执行、监控、反馈和考评等五大内部管理活动工作模块,全过程紧紧围绕对人、财、物的把控,开展全维度、深聚焦的一种综合性财务管理体系。

2.公立医院开展全面预算的重要性

(1)开展全面预算是对医院运营的组织优化和系统再造

全面预算的有效编制及正确执行是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组织优化和系统再造,全面预算推进过程对提升管理层的治理水平,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发挥积极作用。

(2)转型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现实迫切性和改革发展的必然性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下,医疗领域正发生深刻变化,未来医院的主要收入源必须向提升服务水平挖掘潜力,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强化对成本管控的重视力度,希图更好借助财务管理手段推动医院运营的转型升级。实施全面预算正是帮助医院运营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发挥医院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合理兼顾其余各方利益的均衡。

(3)发挥全面预算的规划效用,激发医院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活力

推行全面预算正符合对于科学分配调度资源的目标导向,借用全面预算事前周密的资源安排,对医院过往运营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短板,利用资源划分的导向在本周期内进行纠正与完善。预算的科学组织帮助医院从财务端入手提升医院的经营状况,将资金重点分配优势项目,激发资源的最大价值效用,通过传导效果进而带动医院整体跃升。

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推行的难点

1.全面预算管理观念树立不深入,各方参与度不够积极

推进全面预算在医院管理中切实运用的首要问题之一在于医疗行业总体对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仍停滞在表面,未深入日常运营管理,对运用好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性观念树立不深刻,由此造成对支持预算工作的意愿不强,影响了全面预算的作用发挥。现今已开展全面预算的医院,其预算编制工作基本都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其余部门参与热情不高,不愿意跳出固有工作范围,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2.缺乏综合运用预算编制方法的能力,工作思路不够开拓

编制预算是经营发展中战略目标和战术手段选择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预算编制有几种形式,现阶段绝大部分医院选取“增量预算”形式。增量预算的最显著特点在于稳定性,其假定经营活动的产出方式总以不变的形式持续进行。但正由于这样的假定,也导致医院运营不易塑造新的增长活力点,同时增量预算总是以基期成本加一定的增长率,预算始终处于增长模式,不利于成本控制,容易造成预算无序增长,这样不利于科室的节约与创新,无法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3.医院全面预算执行不利、监督不到位

好的全面预算必须配备出色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倚为后盾,而这恰恰却是当下医院推进全面预算过程中的软肋。仅有计划沒有执行只是纸上谈兵,执行不坚决使预算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发挥预算编制初衷。有了执行而缺乏监督,则使预算的正确落实沦为空谈。监督是对执行的有力支撑,督促确保预算的政令畅通。医院在日常经营中的预算管理缺位最终将导致医院成本效益的控制失效,严重危害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能力。

4.全面预算考评与奖惩制度不完善

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深入,预算控制形式简单固化,执行坚决性不强,监督约束性施之于宽,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本身就不可避免患有“先心病”。预算的制定划拨的出发点是引导医院向更高层级发展,其在执行过程中注重成本核算与控制,但这也仅仅只是全面预算的一个环节,然而在现实中各别医院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上偏离了初衷,一味把全面预算管理同成本控制划等号,将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演化为单一的成本考核,人为错误地将全面预算的顶层作用狭隘化,甚至有些医院为了成本控制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服务开展,损害医院长远发展利益。

三、促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实的举措

1.牢固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全医院工作者自上而下都必须牢固正确树立全面预算制是事关医院发展壮大之生命线这一基本理念,主动对接预算目标,从严控制预算外支出产生。医院院长作为领导医院的核心,应在医院各种活动场合积极带头宣传、垂范践行、挂帅督导提高全面预算的管理威信,助力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医院管理层应借助院周会、职工大会、党政联席会等各种会议和医院OA网、院报等各种平台,在合理范围内主动公示全年预算有关情况,使全院上下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提升预算落实质量。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加强全面预算学习,反馈其部门现阶段预算执行情况,交流讨论预算工作中的问题与经验,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创造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氛围。endprint

2.增设预算管理机构,强化预算制度保障

(1)组织建设实践。医院应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小组。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全程参与医院全面预算的方案制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负责医院预算周期内预算提案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编制全面预算草案,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后,在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审议,依据收到的有益建议,修定汇整后,确立全面预算终审稿,最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批后实施,另外对预算编制提供其工作范围内的数据和建议,并对其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向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定期反馈。预算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财务、绩效、人力资源、院办、医务、科教、采购中心、、后勤保障部、信息等部门。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常务会议,如遇紧急需要,可召开临时会议。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提升了全院对于预算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同时预算管理从原先的多头管理转变为统一集中管理,由此明确了责任分工,加强了预算工作的跨部门交流协作机制,确保全面预算的成功有效落实。

(2)建立和完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借助预算管理委员会组建契机,为预算管理工作有规可溯、依规执业开创的制度保障。制度应详实阐明全面预算工作的目的及基本要求、预算编制的范围及程序、预算批准的标准及职权划分、预算执行的监督及反馈、预算考评的奖励及处罚等,是为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提供书面条文式要求。纲举才能目张,规范以书面形式确定,对现实中的操作进行权力约束,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预算管理的每个环节按规对照、分析评价,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的产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平稳有序、切实开展保驾护航

3.完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健全预算内容

预算控制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关键,应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地选择控制形式,应加快采取复合预算控制模式替代唯一制式的步伐。诸如针对患者接诊量保持比较稳定的科室可以采用固定预算对其进行划拨及考核。而对于疾病接诊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医疗科室则采用弹性预算充分考虑预算控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再者,对有条件的业务部门积极采取零基预算。预算编制前先要对过往预算进行甄别分析,判断各项规划预算支出资金的必要性与准确性,不能盲从以历史数据照搬,必须要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科学分配预算费用,准确估算每个医疗业务事项所需耗用的资源,核算其运营效益,并按照各项目的轻重缓急和对整体的联运作用有先后的分配预算额度,最后将各分项目汇总整理后编制全面预算。准确运用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的各自特点和作用,更好实现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4.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增强预算的控制能力

公立医院的年度全面预算经过上级部门审议后下达预算数,各有关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全面预算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甚至是各工作人员,形成全方位的全面预算责任体系。同时将全面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医疗业务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度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业务目标的实现。

同时,医院应该建立全面预算报告制度,各预算执行单位通过预算执行,定期报告预算的进展情况。预算管理委员会应该利用报表和信息系统监管预算执行的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医院委员会提供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医院预算目标的影响等信息,促进医院完成预算目标,促成医院预算有力的执行。

5.“奖惩并举”扎实推进全面预算考评机制

赏罚分明,才能令行禁止。醫院相关部门应制定有关全面预算执行与绩效考评规范,详细地将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标准、预算执行范围、预算自检要求、预算反馈节点和预算环评标准等,对预算考评实行等级制管理,与年度和月度效益挂钩。为了实现考评的公平公正和特殊情况的兼顾,应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突发客观事实进行可控与非可控划设,既保证全面预算有效执行的基础上,完善现实处理紧急特殊情况的应对活力。防止因一味追求完成预算标准而可能产生的不作为、乱作为。运用考评积分表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刺激手段鼓励职工对于全面预算落实的主动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使全面预算在我院的建设发展中切实发挥战略规划作用。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医院自身管理的不断加强,全面预算在医疗机构运营中所起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医院认真落实全面预算对于提高医院的决策规划水平、财务经营管理水平、组织运作水平等,都具有建设性意义。全面预算管理为我国医疗行业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兼顾各方彼此权益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蔡战英. 有关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两点认识[J]. 财务与会计, 2016(19):58-58.

[2] 郭群英, 王涓, 刘军燕,等. 医院全面预算集成管理系统设计初探[J]. 中国医院管理, 2016, 36(11):86-87.

[3]李雁. 基于战略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 管理观察, 2017(5):121-1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公立医院问题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