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语文本色 培养人文素养

2017-12-11李银花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學生备课人文素养

李银花

【关键词】 人文素养;课堂教学;备课;學生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050—01

人文素养是一个学生成长中的精神营养,人文素养要靠人文精神去培养,一本好的书籍,一段好的诗歌,影视片中的偶像、纪录片中伟大人物的介绍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吃干净盘子里的一粒米对于中考、高考无足轻重,但是对每个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却又有很大的关系。初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本文将着重探讨语文本色回归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重要关系。

一、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本色回归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学又是传递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就像是正在快速成长的禾苗,需要阳光雨露滋润着学生的精神之地。如何将语文教学进行本色回归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我们理想的课堂呢?我们是让学生成为只会做题的冰冷的“高材生”还是首先成为具有人情味的堂堂正正的“人”?我会选择后者。语者,声也。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课堂,还是语文课堂吗?文者,字也。没有情感的撞击心灵又怎会有激情澎湃的文字喷薄而出?所以,语文,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还原其本色,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在语文课堂上,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十分辛苦,到头来学生依旧读不懂、写不好,语文成绩提高举步维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偏激行为,如:缺失语言文字的训练,只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形式而无实效;个性化阅读缺乏独特与创新,并把它理解为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都是对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语文教学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孟子云:“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语文教学的“所欲”是教学生能读会写。但我们的“所为”却是喋喋不休地讲,以“分析课文”为语文课的第一要务,结果把学生练读练写的时间都给挤掉了。如此教下去,岂不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吗?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色显得尤为重要。

三、语文课堂进行本色回归的策略

有效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将语文根植于深厚肥沃的土壤中,应该是固本培元、夯实基础的。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合理教学,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充分灌输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分数不是万能的这个道理。在中学语文学习中,要让文字升华自己的内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经验的积累,得到人格魅力的升华。这就要求中学语文课堂进行本色回归,不再拘泥于高分数的教学。本文给出了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小技巧,以帮助语文课堂进行本色回归。

1. 备课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有的老师出于对学生的极大热爱,想方设法地多传授些知识给他们,这很好,但一定要分清主次,适时适量地把知识传授给他们。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进度还必须完成,这样就造成前松后紧,到临近期末考试了,还在一味地赶进度。所以说,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一昧地追求速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另外,新学期开始时,教学进度也不能太松,要合理安排,不要在临近考试了还加紧教学内容,不能使教学进度前松后紧,应谨慎思考,合理安排。

3.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用其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只要学生喜欢,他们不仅对我们的课感兴趣,也就对这一学科分外重视。教师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知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多样化教学,使学生真正爱上课堂,爱上语文。

四、语文本色回归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深远影响

初中语文课堂本色回归,不再拘泥于学生的高分数教学,更加注重的则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在语文本色学习中,升华内心,会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再有分数的高压,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释放天性,多读书,读好书,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总而言之,语文本色回归教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使学生终生受益。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學生备课人文素养
学生作品选登
一道题的反思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